搜索
信网手机版移动继续看新闻

青岛游轮经济步入新时期 将建“国际游轮城”

2015-02-02 10:33:10
来源:青岛财经日报
责任编辑:千竹

本报讯(青岛财经日报/青岛财经网记者 黄伟) 1月31日在“青岛港与天海邮轮战略签约暨母港首航新闻发布会”上,青岛港宣布今年5月29日天海豪华邮轮“新世纪号”将在青岛港邮轮母港首航两条国际航线,这标志着青岛港邮轮母港新时代即将开启,青岛邮轮经济步入新时期。

青岛要建“国际邮轮城”

这两条航线将于5月29日至6月8日运营,具体航线“青岛-长崎(日本)-福冈(日本)-青岛”、“青岛-济州岛(韩国)-釜山(韩国)-鹿儿岛(日本)-青岛”。

根据青岛港集团大港公司经理曹方良介绍,青岛港国际邮轮母港共建有3个邮轮专用泊位,岸线总长度达966米,其中新建超大型泊位1个,码头长度490米,陆域纵深95米,吃水-13.5米,可停靠目前世界上最大的22.5万吨级“海洋绿洲号”“海洋魅力号”和 邮轮,码头主体工程已于2013年3月底竣工验收。

而青岛国际邮轮母港码头前沿配套建设国际标准的国际客运中心将于2015年5月1日正式投入使用。该项目总建筑面积5.9万平方米,长338米,宽96米,空间最大跨度60米,主体建筑为地上三层,设计最高通关能力可达每小时3000~4000人次,规划年游客吞吐量可达150万人次,“项目主要功能为联检大厅,还可为旅客提供纪念品与特色商品销售、免税品销售、餐饮娱乐、铁路与航空客票代理、旅客个人及团体签证代理、旅行及度假产品销售、货币兑换等多方位的便捷服务,使旅客在青岛国际邮轮母港畅享一站式度假体验。”曹方良说。

邮轮母港开放建设已经与董家口港区开发建设一样,成为青岛港新发展的动力与依托。邮轮经济与港航服务等其他板块一样成为青岛港的“五大板块”业务之一。

目前,整个青岛港老港区正转型升级为邮轮母港城,未来,计划将该区域打造成为中国首个海洋主题娱乐综合体——海洋天堂,围绕邮轮母港和旅游目的地两大主体功能,打造具有现代旅游、免税商业、船舶服务、特色娱乐、餐饮购物、星级酒店等功能的商业、旅游综合体。将依托青岛的商业、文化、旅游经济等优势,吸引国内外知名邮轮公司增开航线,大力发展环球和近洋航线。

青岛港有关负责人说,将青岛全力打造成为中国邮轮产业“模式创新的先行区”、“高端服务的前沿区”和“产业升级的示范区”,最终实现将青岛建设成为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的“中国北方邮轮中心”和“东北亚区域性邮轮母港”的发展目标。同时,初步建成全球一流的集国际客运中心和金融商务、商业贸易、文化休闲、旅游度假为一体的综合性“国际邮轮城”。

发展邮轮经济青岛优势明显

邮轮经济是指以邮轮旅游为核心产品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而产生的总体经济效应。自上世纪末以来,邮轮旅游一直保持年均8%的增速,据有关机构预测,2020年全球邮轮游客数量可达3000万人次。

按照国际邮轮公司联合会(CLIA)测算,1万名游客在母港区域停靠10小时,将会带来300万美元的直接经济收入。间接拉动产业规模:根据CLIA统计,邮轮产业可以1:10的高比例带动多个产业发展。

在邮轮经济中,邮轮母港对所在区域的经济具有较强的推动力,母港的经济收益一般是停靠港的10~14倍。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包括青岛在内的众多国内城市把发展邮轮母港作为重要的新经济增长点。特别是2014年9月,交通运输部发函,将在天津、上海、厦门、三亚四港开展邮轮运输试点示范工作,先行先试开展邮轮产业发展各项工作。各城市间,关于邮轮母港的发展竞争也越来越激烈。

上海大昂天海邮轮管理有限公司执行副总裁周云则表示,邮轮经济是种需求带动供给的发展模式,青岛具备发展邮轮经济的优势。“一方面是青岛港具备非常好的自然条件,进出港口非常便利,另一方面,青岛,乃至整个山东地区经济比较发达,有邮轮经济发展的良好基础。这是我们选择在青岛作为母港的重要因素。”周云说。

而根据曹方良介绍,青岛港早在1979年就开始接待国际访问港邮轮,目前已接待邮轮300余艘,是国内接待邮轮最多的港口之一。根据统计,青岛港现有直通韩国仁川和日本下关的客货班轮航线,每周进出10个航次,2014年出入境人次超过12万。

精彩美图 更多 >>

分享

青岛话题 更多 >>

深度报道 更多 >>

大家爱看

信网手机版

信网小程序

青岛网上辟谣平台

AI调解员

Copyright © 2015 信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40281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