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月25日晚,微信朋友圈的第一批FEED流广告进行了投放,宝马中国、VIVO智能手机、可口可乐三个品牌广告分别投放。在这之前前,微信官方就提前放风说,这次的广告投放是基于朋友圈大数据分析,通过分析用户朋友圈语言特性,以及朋友圈图片内容,涉及到了自然语义理解,以及图像识别这些人工智能技术,所以名义上是推广告服务,实际上是对腾讯内部秘密研发已久的人工智能技术的实验。
大数据、精准营销、人工智能等够原本已经够吸引人了,然在广告投放之后,迅速出来一种解读:
1、年收入 100 万以上,消费能力强,收到的是宝马广告;
2、买不起 iPhone 6 但买得起小米的,收到的是 vivo 广告;
3、连小米,甚至红米都买不起的,收到的是可口可乐广告;
这广告一经投放可不得了,这尼玛收到的哪里是广告啊,分明是屌丝与土豪身份地位的PK嘛,虚荣心作祟的小伙伴们一下子沸腾了,再也不抵触广告了,收到宝马广告的赶紧截图炫耀下,收到可口可乐广告的,我也不甘落后,赶紧截图吐槽几句说匹配不精准,赤裸裸的仿佛在宣扬:土豪我们是朋友,我们是一个战壕的,只不过人家很低调而已……一时间全民参与、全民广告、全面刷爆朋友圈。
不得不感叹微信这一招实在是高,只要激起消费者的虚荣心,消费者就愿意消费,愿意被宰,微信用户就无不开开心心地为这些广告买单,并且大肆宣扬一番,以此证明自己的身份(其实稍微懂点营销心理学的人,都明白这一点),炫富、攀比似乎在中国的营销市场上一直深得人心、大家此乐不疲经久不衰。
同时,我发现一个规律:一旦出现一个牛逼的事件后,各路专家各种分析也如雨后春笋般的井喷,同时也被各路营销大神开始效仿,不一会功夫,我的朋友圈多出十多个昵称为宝马中国、头像为宝马标的账号,都借机为自己的品牌或者企业做宣传的,最让人不可忍受的是,还有酒业相关企业,摇身一变来借机宣传自己的酒,还美其名曰:宝马中国战略合作指定供酒。当时看我的就想骂人,且不说公德心何在,我说作假也专业点啊,基本的广告常识得具备吧,酒业借汽车广告的势来做营销,这事你老板怎么看?你问过法律法规的感受吗?
虽然我一直认为,借势营销是一种非常好的营销方式,而且内心也一直认为能做借势营销的企业或者个人,大多都是对热点新闻事件比较敏感,拥有敏锐的洞察力、超强的执行力的人,但是如此这般改名换姓、改头换面的营销,我还是接受不了,尤其是针对朋友圈的好友。
今天是宝马中国的广告比较火,换成宝马中国的昵称和图标,如果明天是奔驰、再往后如果是杜蕾斯或者是七度空间呢?全去效仿?为了做营销可以任意更换自己的头像和昵称,这是在做营销吗,试问自己的品牌何在?
中国有句古话叫:行不更名,坐不改姓。如此基本底线和原则都没有的营销,纯属投机倒把,说的严重点叫欺诈,更何是在朋友圈,我不知道大家的朋友圈都是什么样的人,至少我的朋友圈就是由朋友组成的一个圈子,如此运用诈骗犯惯用的行径营销,这是在挑战朋友圈好友的智商吗?朋友圈的朋友如何看待?假如某品牌,花几十万买很多人的头像和名字,一时间鱼龙混杂,是不是也可以搅动一池春水呢?我相信如果微信广告被这么玩,估计很快就会被玩坏。
再加上,朋友圈经历了或正在经历着微商的洗礼,经常听到身边的朋友说:现在朋友圈的小伙伴们都学坏了,卖起面膜化妆品了。一句话道出朋友圈现状:尤其早期的面膜、化妆品行业,经历了赚快钱的过程,而后大家一窝蜂的杀进来,发现钱不那么好挣了。于是又挖空心思的把传销的模式,嫁接众筹的思维开始大张旗鼓的干起来,结果发现众筹的结果要么是吃大锅饭,要么就是为了发展下线扩展渠道而散货,最后沦落的结果就是朋友圈的杀熟和欺生的慢钱过程……
一个消耗自己人格来做营销的人,即使你的营销做的再好,我相信也不会成功到哪去,毕竟大家谁也不欠彼此,人格也会有破产的时候。如前段时间,火遍全国的55°保温杯的微信营销案例,抓住受众贪小便宜的心理,大肆鼓吹已达到营销吸粉,不可否认累积了一大批粉丝,可最后骗局终究被戳破,随之而来的是漫天的谩骂和不满,试问这时候的营销带来的关注,你认为你他的粉丝呢还是一个能量巨大的原子弹?
经历种种,不知朋友圈的朋友,还有几分真,所以建议朋友圈营销还是多一点真诚,少一点欺诈。
最后,我跟朋友圈里“改头换面”的朋友聊了下,有几位朋友很快的接受我的意见并删除相关信息后,换回自己的真实信息和头像;当然也还有几位,在为自己的小聪明而洋洋自得,我只有默默的打开手机,点开朋友圈把他们一一拉黑,删除!
作者信息:
秦鑫:伯果儿创始人、自媒体人,社会化媒体营销专家、专栏作家。擅于洞察互联网用户需求,精准将品牌个性通过创意手段传达至互联网人群。在创意表现、网络整合营销、创意营销、事件营销等方面拥有丰富的经验。2014年自主创业,从事生鲜水果电商,创办伯果儿品牌。
分享
大家爱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