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信网手机版移动继续看新闻

青岛将形成三大职教园区 青岛旅游等学校外迁

2015-01-21 08:51:08
来源:信网-城市信报
作者:孙祥辉
责任编辑:每皮
409×216

1月20日,全市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召开,会上同时公布了《青岛市职业教育发展规划(2014~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对于到2020年的职业教育发展目标及总体布局等内容做了详细的规划。据了解,到2020年,职业院校在校生将达到22.5万人,涉海专业学生占比达到40% ,届时青岛将形成东岸城区、西岸城区和北岸城区以及即墨、胶州、平度、莱西四市联动的职业教育布局形态。

职业教育发展规划布局(部分)

目标 到2016年职校在校生将达21.6万人

据了解,目前青岛市共有职业院校82所,在校生21.2万人。按照《规划》,未来将构建适应青岛城市化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需求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到2016年,职业院校在校生达到21.6万人,涉海专业学生占比达到35%;中、高职生均建筑面积分别达到20平方米和24平方米;形成3个紧密型职业教育集团;公共实训基地建筑面积达到12万平方米以上;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基本完善。

到2020年,职业院校在校生达到22.5万人,涉海专业学生占比达到40%;大中型职教集团成为办学主体,建成3个职业教育园区;公共实训基地建筑面积达到18万平方米以上;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完善,建成蓝色特征鲜明的区域职业教育中心。

完善 引导普本高校部分学院或专业转型

按照《规划》要求,青岛将进一步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立以中等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应用型本科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为主体,相互衔接、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逐步扩大3年高等职业教育与2年本科教育(“3+2”)、3年中等职业教育与4年本科教育(“3+4”)对口贯通分段培养试点院校范围和专业覆盖面。同时,探索以校校对接方式与本科高校合作开展高职教育本科、专业硕士、博士学位教育试点,引导青岛普通本科高校将部分学院或专业向职业教育转型。

另外,以促进就业为导向,保持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招生规模大体相当,统一制定实施全市中等职业教育招生办法。扩大高等职业院校招生考试自主权和单独招生试点工作,探索“文化水平+专业技能+职业素养”的“技能高考”入学考核体系。探索本科院校面向高等职业院校和中等职业院校自主招生的制度,适当提高招收中高职毕业生的比例。实行职业继续教育注册入学制度。

探索 支持社会力量兴办职业教育

按照《规划》要求,将拓宽社会力量发展职业教育的路径,并落实相关政策。据介绍,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和行业组织发挥资源、技术、信息等优势,以独资办学 、参股职业技术院校、承担专业人才和技能型人才培养培训任务等多种形式开展职业教育,形成以政府办学为主体、全社会积极参与、公办与民办共同发展的格局。探索发展股份制、混合所有制职业院校,允许以资本、知识、技术、管理等要素参与办学并享有相应权利。

同时,给予社会力量兴办的职业院校与公办职业院校同等法律地位。积极推进营利性和非营利性民办职业院校分类管理试点,符合条件的非营利性民办职业院校享受与公办职业院校同等的税收政策,并在中等职业教育免学费、基础设施建设收费与税收减免、实训基地建设、职称评审、教师培训、评奖评优等方面享受同等待遇。完善民办职业院校教师参加社会保险办法。将民办职业教育纳入发展规划,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形式进一步加大公共财政支持力度。探索公办和民办职业院校相互委托管理和购买服务的机制。

布局 部分职业院校将迁出中心城区

按照《规划》要求,在东岸城区集聚发展与城市生活和高端服务业相关的职业教育,在西岸城区集聚发展与高端制造业、生产性服务业相关的职业教育,在北岸城区集聚发展与高新技术产业、生产性服务业相关的职业教育,在胶州、即墨、平度、莱西四市重点发展与当地主导产业和现代农业相关的职业教育,形成“三城集聚优化,四市均衡推动,集团特色发展,全域统筹协同”的职业教育布局形态,优化全市职业教育布局。

城市信报/信网记者也了解到,按照岛城对于青岛职业教育发展的布局,部分位于中心城区的职业院校也将外迁。《规划》中指出,顺应制造业和部分生产性服务业向周边产业功能区外迁趋势,逐步将部分主要为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职业院校迁出中心城区。比如,将在崂山建设青岛市现代服务业职教园区,届时青岛华夏职业教育中心、青岛旅游学校等职业院校也将成为重要依托。而在北岸城区的规划布局当中,也将承接青岛电子学校、青岛交通学校等院校。

城市信报/信网记者 孙祥辉

信网版权稿件,欢迎转载。转载时请保留完整信息,否则追究侵权责任。

分享

Copyright © 2015 信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40281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