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七十年代说个有意思的现象,工作在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的青岛人对一种火车有一种特别的称呼——马笼子。
“当时,大部分青钢工人都居住在老城区,去楼山后上班没有公交车可坐,即使后来有了公交车,票价也比较贵,于是,如果不骑自行车,大部分工人就选择去四方火车站坐‘马笼子’上下班,价格较为便宜。”1970年进厂、现年59岁的青钢工人胡健说。但是这种交通工具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时候就已经退出历史舞台了。
分享
青岛话题 更多 >>
北宅樱桃花进入盛花期 不少市民游客盛装组团来打卡
“定制餐厅”暖胃暖心又便捷 青岛拓展“公交+”服务
青岛上榜“南方人爱游的北方城市”名单
跨年夜青岛地铁延时3小时40分钟 送14万乘客返程
深度报道 更多 >>
当青岛老城遇见“新新人类” 里院变身体验式社交空间
历史街区底蕴+超绝情绪价值 青岛不辜负这“一手好牌”
青岛馆陶路打造“老城沉浸式市井文化休闲街区” 营造品质风尚生活
哪吒壁画亮相老城 打卡经济让青岛老城区“潮”出圈
大家爱看
信网手机版
信网小程序
青岛网上辟谣平台
AI调解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