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掏耳朵的害处
1.容易损伤外耳道皮肤,细菌或真菌便会趁机进入伤口引发感染,严重者发生外耳道疖肿或霉菌性外耳道炎。
2.由于经常刺激外耳道皮肤,使皮肤淤血,造成耳屎分泌增多,堆积严重。也就是说,耳屎越掏越多。
3.经常掏耳朵刺激鼓膜发生慢性炎症,鼓膜发红、变厚,外耳道也会流出少量脓液。
4.如果掏耳朵不小心 ,还有刺伤鼓膜的危险,导致听力下降。
因此,不要随便掏耳朵,如果耳内痒得厉害,可用涂有75%医用酒精棉签,在耳道内擦试几下即可。如果耳屎形成硬块,堵塞耳道甚至影响听力,可去医院请医生处理,用专用工具取出,也可用碳酸氢钠滴耳液把耳屎泡软后冲出。
中国人在春节前有理发、沐浴的习俗,把自己打理得干干净净迎接新年,到医院耳鼻喉科掏耳朵挖耳屎的人也多了起来。你知道吗?耳屎可不能随便挖!
耳屎对耳朵有保护作用
耳朵痒是每个人都遇到过的事情 ,为了解决那种令人钻心的奇痒,人们习惯上用发夹、火柴、牙签、指甲等挖耳,以图一时之快。还有的人认为耳屎是耳内的废物,要及时清理才对,即便没什么感觉也要经常挖。有些浴室和足疗店甚至把挖耳变成了服务项目。
那么挖耳到底好不好呢?耳屎,医学上称为“耵聍”,是外耳道耵聍腺分泌的黏液状物质,暴露在空气中易干燥,形成小片物,也有人的耵聍是黏状的,俗称为油耳或糖耳,常被误认为是流脓。过多的盯聍和外耳道脱落的上皮、灰尘混在一起,形成大的硬块,阻塞了外耳道,医学上叫盯聍栓塞。少量的耵聍对人的耳朵有一定保护作用。它可以覆盖在外耳道皮肤表面,防止皮肤干裂和粘附灰尘,预防感染,而且万一耳道进水,它还可以起到防止作用。一般而言,耳屎不必人工清除,它会在说话、吃饭、打呵欠时 ,随着下颌运动,借助皮肤上汗毛的推动作用被排出 。
不要轻易给宝宝掏耳朵
生活中,人们发现宝宝有耳屎,赶紧给他掏耳朵。殊不知,宝宝的外耳道皮肤娇嫩,皮下组织稀少,不正确的护理很容易导致宝宝耳朵受伤。相关数据显示,临床上患外耳道感染的儿童,85%以上都是由“掏耳朵”引起的。外耳道内腺体的分泌物一般呈弱酸性,不适宜细菌生长,其气味能赶走小虫。所以少量的耳垢不但不会影响听力,还可保护外耳道皮肤。
宝宝外耳道皮肤比较娇嫩,不正确掏耳朵,极易引起外耳道损伤、感染,甚至影响张口和咀嚼。常给宝宝掏耳朵还会引起其外耳道皮肤角质层肿胀、阻塞毛囊,滋生细菌。由于宝宝好动,若掏耳朵时不注意,掏耳勺便可能伤及其鼓膜或听小骨,造成鼓膜穿孔,影响宝宝听力。所以,当看到宝宝有耳屎,或者抓耳朵,说耳朵里痒时,家长应该帮助孩子正确护理。
◎小贴士 如何正确帮助宝宝保护耳道
1.将干净的毛巾沾湿后拧干,把毛巾一角卷在手指上,轻轻擦拭宝宝的外耳部位。也可以用棉签轻微擦拭,千万不可将棉签深入宝宝耳朵内部看不见的地方。市面上婴儿专用的大头棉签,棉花球柔软结实,纤维不会松散,适合给宝宝清洁耳朵。
2.远离噪音。避免让宝宝长期处于强烈的声音中。如,不要在宝宝旁边把音响或电视开的太大声,否则会损坏宝宝内耳细胞纤毛。
3.避免进水。给宝宝洗澡时,可将宝宝耳朵由后到前按住贴紧脸部,不易进水。如进水可用软棉棒轻轻插入耳朵旋转,但不要太深,且一定要固定好宝宝头部。
4.及时就医。如果发现宝宝耳垢过多且引起不适感,导致婴儿哭闹,或怀疑宝宝有听力障碍时,要及时就医,不可随意掏耳朵。
耵聍长住耳道,是耳朵忠诚的卫士,它的油脂能捕获入侵灰尘、细菌;其苦味还能驱逐飞入耳朵的小虫。耳内发痒除耳朵病变外,可能就是耵聍与灰尘、细菌或小飞虫争斗时的反应。如果孩子的耵聍过多、过大或影响听力时,应到医院就诊检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