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蒋世龙 通讯员 宋香宁 王诺) 记者昨日从市环保局获悉,2014年我市水环境质量整体好转,胶州湾流域污染综合整治步伐加快,市环保局对胶州湾开展水质监测结果显示,胶州湾整体水质状况稳定。2015年,我市将进一步加大水环境保护和治理工作,致力做到我市“有河皆清”。
去年完成10条河道污染治理
据环保局负责人介绍,去年,我市出台了《2014-2016年全市河流污染综合治理规划》,从6大方面采取20项措施,全面开展河道截污治污专项整治。2014全年,我市完成10条河道污染综合治理,新改扩建污水处理厂5座,新建排水管网322公里,整治污水直排口237处,水清沟河、板桥坊河等河道实现了全面截污,城区无序排污现象明显减少。初步测算,全市重点监控河流主要污染物化学需氧量和氨氮浓度同比分别约下降10.2%和6.5%,部分河道呈现水清岸绿的生态景观。
在大沽河流域环境保护规划和重点水源地保护规划的实施中,截至目前,纳入年度计划的18项大沽河和水源地保护工程项目均已完成。另外,有7项大沽河流域污水处理与管网建设工程已开工建设,1项正在办理前期手续。
2014年,我市全面实施河长制,增强辖区治污责任。全市10个区市共确定17名区市级领导担任相关河流的河长,93名乡镇、街道及区市部门负责人担任220条河段的河段长,所有河长、河段长向社会进行了公示,逐级落实的流域治污防污责任体系和全方位的社会监督体系正在形成。拟制了大沽河流域水环境生态补偿办法,明确了17个生态补偿考核断面,确定了具体监测方案。
农村水环境治理步伐加大
青岛市环保局2014年持续加强农村水环境治理步伐,出台农村污水治理三年行动计划。在落实《青岛市生态文明乡村建设行动计划(2014-2016年)》时,将农村污水治理纳入全市农村环境整治督查内容,先后开展了6次督查活动。组织推进农村污水治理项目,全市已启动80余个农村污水治理项目,增加农村污水日处理能力7800立方米。
在保障生活饮用水水源地生态环境和水质安全方面,组织完成了18处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状况调查与评估。发布实施新一轮青岛市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划,制作了保护区划图。开展崂山水库环境污染综合整治工作,建立了崂山水库水资源保护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制定了《崂山水库水源地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方案》,并组织实施。落实水源地保护规划,完成12项水源地环境治理项目。水质达标率100%。
胶州湾整体水质状况稳定
2014年,市环保局继续对胶州湾开展水质监测,全年监测结果显示,胶州湾整体水质状况稳定。
据监测,2014年胶州湾水质功能区达标率为64.3%,同比升高7.2个百分点。一、二类水质面积所占比例为63.4%,同比升高4.7个百分点,四类、劣四类面积比例较上年同期分别减少2.0和2.3个百分点。湾内无机氮达到二类海水水质标准,年均浓度超过四类海水水质标准的区域主要分布在湾东北部墨水河、楼山河河口附近海域。无机氮年均浓度同比下降8.6个百分点,李村河口、湾西北角海域无机氮浓度有所下降,水质有所改善。
2015致力于全市“有河皆清”
2015年,全市水环境管理的总体目标是,以改善民生、保障水环境安全为根本,加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深化重点流域水污染专项治理行动,解决一批人民群众关心的流域环境热点难点问题,推进全市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确保全市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地水质总体保持良好、安全。实现城市河道水环境的明显改观和大沽河、墨水河等省控重点河流水质稳定达到年度改善目标,胶州湾水质继续好转,致力做到“有河皆清”。
全市还将因地制宜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推广村镇污水处理示范典型,继续开展农村污水社会化运营试点,及时总结社会化运营管理阶段性经验,积极探索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长效运行有效管理模式。
分享
大家爱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