冻疮是冬季常见病,冻疮的发生常常让人不知所措,因为冻疮一旦发生就很难治愈,红肿、瘙痒更是不可避免。冻疮主要表现为皮肤末梢部位局限性、淤血性炎症。“受寒冷因素影响后,皮肤的小动脉就会收缩,持久收缩之后,血管的收缩能力就丧失,造成扩张,然后血液淤积,造成局部血液循环不良而引起病发。”刘丽萍医生告诉记者,“冻疮也会给身体带来极大的损害,应及时防治,避免病情恶化。”
一、预防法
冻疮一旦发生,在寒冷季节里较难快速治愈,要等天气转暖后才会逐渐愈合,而且容易反复。欲减少冻疮的发生,关键在于入冬前就应开始预防。
预防冻疮首先应注意保暖,手部经常摩擦,防止潮湿,保持干燥。在家里做家务,比如洗碗、洗衣服时,可以用热水保持手的温度,洗完之后一定要及时擦干,因为潮湿是对冻疮来说一个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是冻疮的一个诱因。手套、鞋袜、帽子都要宽松舒适。如果爱出脚汗,就要选用舒适、吸汗能力强的鞋垫,以保持双脚的干燥,女性应避免穿尖头高跟鞋,会造成脚部的血液循环不流畅,应尽量穿舒适平底鞋。其次要加强体育锻炼,促进血液循环,提高人体对寒冷的适应能力。同时,还要积极治疗已有的相关性的疾病,比如营养不良、贫血及一些慢性疾病,这些疾病也是冻疮的诱因。
二 、外敷法
有冻伤病史者,往往每年都在同一部位发病。从每年秋季开始,就用手掌搓热患处,每天早晚各一次,如此坚持到次年春天,若能连续控制两个冬季不发病,就说明基本治愈了。对于已有的冻伤处,没有溃烂的话可以用等量的冬瓜皮、茄子根煎水洗患处,或者用30克辣椒粉,加250毫升水煮沸,擦洗患处;如果冻伤处已溃烂,可将蜂蜜涂在消毒纱布上,贴敷患处,患部溃烂处新生时,可用红油膏掺生肌散外敷。
三 、中医偏方
用生姜搓、用雪水搓、用热水烫……治疗冻疮有很多土办法,但有些偏方有奇效,有些偏方却缺乏科学依据,容易事倍功半甚至对身体造成伤害。得了冻疮用热水泡,发生冻疮马上热敷,受冻后的耳朵使劲搓都是治疗冻疮的几大误区。发生冻疮后,不能马上热敷或按摩冻伤部位,以防加重局部水肿;把患部直接泡入热水中或用火烤患部则会使冻伤加重。而冻伤后搓耳朵,这种做法也不可取的,用力搓会引起局部血液循环障碍,容易发生耳廓假性囊肿和耳廓软骨膜炎。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曾提出“春夏养阳”治疗法则。根据中医阴阳四时消长变化论,人体阳气春夏多生发而旺盛,秋冬多收敛而衰弱,这是人与自然相应的结果。利用夏季气温高,机体阳气充沛的有利时机,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可使一些宿疾如冻疮得以恢复。除了冬病夏治外,有些偏方也是有效果的,比如用辣椒秆2两、茄子秆4两、辣椒3个用水浓煎,熏洗患处,每日1次,并注意保暖,避免重新冻伤。
四、小贴士
一般冻疮分两种:一种是非冷冻性冻伤;另一种是冻结性冻伤。非冷冻性冻伤,是指人长期处在低温环境下 ,一般是在零下十摄氏度至零上六摄氏度之间,引起的人体某部位受损害,这种病患相对好治疗,不必去医院,选择一些冻疮膏以及抗炎和改善血液循环的药物即可。而冻结性冻疮,是指人在极度低温状况下,一般在零下二十摄氏度以下,迅速受冻,引发冻疮。这种病患治疗起来相对麻烦,创口会出现组织性坏死,血管收缩严重,皮肤局部干燥坏死,伴有感染等现象。对于这种系统性的冻结性冻疮,必须要到医院进行治疗。
见习记者 王聪
分享
大家爱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