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信网手机版移动继续看新闻

信网独家:双十一电商玩虚的 坑爹价格大调查

2014-11-12 07:21:51
来源:信网
作者: 孙雅琴 实习生 崔晓婷 茹雪 扈健
责任编辑:洛克
●虚标原价后打狠折

“坑爹”报告:一款型号为MZY-WG25DA的美承全自动按摩足浴盆在“双十一”当天上午的销量已达到六千多件,这款商品吸引顾客的最大卖点在于打折力度大。页面显示这款足浴盆的专柜价格为2499元,而双十一狂欢价仅为299元,接近1折的打折力度。可是根据“购物助手”显示这款足浴盆在8月份刚刚上架时的价格就是299元,在九月份十月份也一直稳定在399元,没有变过。所谓的专柜价2499元只是在11月4日的时候才突然挂到了网上,狂欢价格也只是与之前的最低价持平而已。许多并不知道真相的“网购控们”却被表面的“钜惠价格”蒙蔽,生怕自己下手晚了买不到“实惠”。

●打折出售旧款商品

“双十一”不少店铺的主页里用“新款”、“上新”等字样吸引消费者的眼球,这样的商品是不是都是新货?记者近日整理淘宝收藏夹时发现,两年前“双十一”放在收藏夹里的一款“季候风”品牌大衣今年又上“狂欢节”了,还放在了店铺首页很显眼的位置上,相比两年前的售价599元,如今的“狂欢价”为578元,两年的时间只便宜了21块钱。

款式是几年前的服装,几年前上市的鞋子,这些产品是因为“太经典”而经久不衰,还是因为库存太大一直没卖出去?但是从商品外观以及商品描述当中,消费者根本看不出商品上市时间来,没经验的顾客就会把几年前的旧货当新品买回家了。

●特惠商品根本抢不到

“真郁闷,之前放在购物车里的十几件商品,零点过后犹豫了半小时半数都下架了,降幅小的还在,但降价几百元的已经下线了。”11月11日一大早,在岛城某大型企业上班的贾女士说,根据以往经验,她担心网店玩先提价再降价的狠招,所以她早在一个月前就把自己要拍的大衣、鞋子等商品放在购物车里。可到了“双十一”零点之后,贾女士又对购物车里的商品进行了筛选,这一犹豫不要紧,半小时的时间,贾女士发现半数商品竟然下架了。

“降价幅度最大的几件全下线了,而且成交量显示售出的数量并不多。”贾女士说,询问店铺客服一直都是自动回复,估计客服正忙得不可开交。以某样“特惠商品”吸引客户进店消费,从而带动别的商品销售,这种促销手法也是店铺商家常用的方式,不过这种商品商家一般放货量很少,通常几分钟甚至几秒钟之内就会被抢购一空。

●费时费力抢来的品牌产品竟比实体店还贵?

市民王女士反映,她发现参加“双十一”的某些线上活动品牌比线下的实体店还要贵不少。“我去年买了一件秋水伊人的新款冬裙,网上抢购价是360元。”王女士说,满心欢喜等了半个月,宝贝终于到了。王女士立马穿上,跟朋友一起逛街去了。结果,在逛某商场时,竟然发现同款裙子在实体店内打4折,仅售260元。费时费力抢来的品牌产品竟比实体店还贵?线上线下的价格差异又是什么样的呢?11月11日,记者走访各大商场,对服饰、家电、化妆品三大类商品进行了线上线下的价格对比。

信网版权稿件,欢迎转载。转载时请保留完整信息,否则追究侵权责任。
精彩美图 更多 >>

分享

青岛话题 更多 >>

深度报道 更多 >>

大家爱看

信网手机版

信网小程序

青岛网上辟谣平台

AI调解员

Copyright © 2014 信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40281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