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降息了,银行存款利率“不降反升”,利率攻防战呈现百花齐放的态势,有的银行按兵不动,有的银行则一浮到顶。然而,与市场资金利率息息相关的银行理财市场上,各家银行一改市场共识,不仅各类理财产品照常发行,而且预期收益率也并未随之下调。
降息后的银行理财市场显得有些意外的平静。银行这葫芦里卖的又是什么“药”?问号背后,浮现出银行为了存款暗地较劲的真相。
1年期产品最受宠
昨天是降息后的第二个工作日,记者走访我市多家中小型商业银行网点时发现:受上周末央行宣布降息的消息影响,一些收益率超过5%的较高收益的银行理财产品受到热捧。部分短期高息理财已经售罄,而银行也在主推半年以上、收益率为5.1%-5.7%的中长期理财产品。同时,记者了解到,目前降息暂时还未能影响银行理财产品并导致其预期收益率下行。
记者走进中信银行一家支行网点,在门口显要的位置就摆放着一摞粉色的宣传单。上面写着:“理财盛宴!总有一款适合您!”记者数了一下,单页上共有9款理财产品正在发行,收益率都在5.2%以上。记者环顾四周发现,在银行座椅上的市民每人手里拿着一张单页在认真地看着。除了一位老大爷对资金流动性要求较高选择了网银的“天天快车”外,记者调查发现在座的十几位市民都是打算来买中长期理财产品的,其中1年期的产品最受欢迎。“时间太长的产品谁也说不准,不放心,我就选1年期的,正好。”市民刘阿姨这样告诉记者。“能帮我查查1年期的理财产品还有没有了?”昨日,在香港中路光大银行一家网点,一位市民在理财柜台咨询。该行一客户经理说:“42天的没有了,这期是在降息之前出的利率,下期肯定低了。这是5.0%的,83天的是5.2%,你可以考虑一下。”而该市民觉得产品期限太短,“都说还得降息,所以想买个长点的产品。”
降息前的产品成香饽饽
记者发现,银行理财市场目前仍处于相对平静期。“固定期限型理财产品因为是定期发行的,所以其对利率水平变化的反应稍有些滞后,降息的影响在这类产品身上暂时是无法感受到的。”建设银行青岛分行理财师郭琦表示。“因为央行才宣布降息,而且我们卖的产品都还是降息前发行的,所以收益率并没有什么大变化。有些客户还担心未来收益率会下降,这些产品就成了大家争抢的香饽饽。”
相比于中小型商业银行的高息理财产品,国有控股银行则继续主打收益率在4.2%-4.6%的保本收益理财产品,但部分商业银行已开始利用央行将存款利率上浮区间扩大到20%的政策上浮定期存款利率。从而抵消掉之前0.25%下调幅度,出现存款利率不降反升的情况。
开放式产品“按兵不动”
不过,就算是对利率水平最为敏感的开放式净值型理财产品,也在这次降息后“按兵不动”。记者了解到,这类产品由于流动性强、且对市场资金利率的变化敏感,因此对降息的反应最快的应该是开放式净值型产品。然而,至少到目前为止,记者还没有看到银行发布公告调低开放式产品的收益率。
事实上,与去年10月间银行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开始回暖,渐显“翘尾”走势不同,今年以来银行理财产品的平均收益水平持续下行。然而这种下行的态势,即便加上降息的压力,也可能在年末即将到来的时候被暂时扭转。
“降息后,请看看银行们在做什么?很多都在上浮存款利率。因此我觉得目前银行不太可能降低理财产品的收益率,至少在春节前是如此。”郭琦表示。
年末对存款渴求强烈
“存款决定了一家银行在业界的江湖地位,到了年末,银行对于存款的渴求更加强烈,这也导致了一些银行在降息后反而逆向上浮存款利率。”一股份制银行的零售部门负责人这样跟记者表示。这位负责人还告诉记者,银行在主观上并不愿意下调理财产品的收益率,因此虽然市场上的固定收益类资产的收益率在下行,银行也会通过多种方式让理财产品的收益率保持平稳。
而在他看来,尽管分析人士多数预测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率将在降息后下行,但是面临年末的“抢钱时刻”,“面对客户们年末的大量现金收入如年终奖金,银行一般不会主动下调存款利率,理财产品的预期收益率也因此得以保持住现有水平,甚至可能在某些特殊节点来临时还有所上升。”
多位银行业内人士指出,降息对于银行理财市场的影响并不是“立竿见影”式的。这场由中小银行发起的、为了保住存款的“战争”,会一直持续到明年春节。
“一旦某家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率明显下行,大量资金搬家的现象就可能出现。我们现在采取的办法就是理财产品收益分段式,一般1000万以上的客户一个收益、100万一个标准、不到10万的一个标准,发行高收益的产品也是先可着大客户来,保证大客户不流失。”某国有大行理财经理告诉记者,“相信银行间也在相互观望、暗地较劲,如果要下调收益率,银行未来应该也会一致行动。”
长远看银行理财预计跌破5%
央行宣布降息后,市场上对于银行理财产品的未来走向出现共识,那便是其预期收益率将会下行。有报告指出,银行理财产品平均收益水平预计将跌破5%。央行此轮宣布的非对称性的降息反映了未来央行货币宽松的总基调,同时也进一步挤压了商业银行的获利空间。从长远看,银行理财利率持续下行已成必然趋势。业内人士认为,此轮降息可能只是银行利率市场化,甚至国家金融改革的其中一环。因此,市民在选择保值及投资产品时,最好合理调配资产,降低风险。
青岛银行理财师陈岩岩认为,从目前实体经济运行情况看,市场对央行再度降息仍有预期,对资金流动性要求较低的投资者,应尽量选择期限较长的高收益理财产品,锁定当前的高收益。此次调整存贷款基准利率,意味着央行已经开启了降息通道,受经济下行压力影响,明年有可能继续降息。投资者可考虑投资较长期限的银行理财产品,以锁定现有收益,避免重新定价的风险。
此外,业内人士建议降息后,稳健型投资者可关注挂钩股指的看涨型结构性银行理财产品。不过,投资者切忌盲目追求高收益,在购买理财产品时,要认真阅读产品说明书。
降息后钱会跑到哪去?
央行降息,理财产品收益下降势必会出现资金搬家的局面。那么,这些钱将往哪搬呢?海通证券刚刚发布的报告称,随着银行负债从存款向理财的转移,其代表的是中国居民的储蓄资产假借银行渠道大规模配置向了资本市场,其将消灭一切高收益,因而无论债市和股市的风险偏好均将提升,未来将迎来资本市场发展的大时代。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的下降,凸显了蓝筹股吸引力的提升。起劲都是追求更高收益率的品种。随着降息的到来,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率的下行是必然的,这部分资金有望进入股票市场。
英大证券研究所所长李大霄也认为,中国居民财富从理财产品向股票市场的转移才刚刚开始,从对理财产品和股票市场的配置来看,理财产品还是居多,随着双方吸引力的此消彼长,将会发生转移,这种转移是一种大周期的开始,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不过,业内也有不同的看法。“如果存款利率越来越逼近理财收益,这意味着不需要购买理财产品就能够享受到理财产品的收益,这个趋势是不可避免的。银行理财的这类资金对收益率要求不高,对安全性要求较高,也不愿意花太多的时间精力,和股票市场的资金性质不一样,在打破银行理财产品刚性兑付的情况下,这类资金会进入固定收益类产品。”中信银行青岛分行理财师孟繁霖认为。 本版撰稿 记者 景虹
分享
大家爱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