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年末,本应火热的银行理财市场却遭遇寒冬,多数理财产品预期收益大幅萎缩,对于寄希望于年终理财市场的投资者而言是不小的冲击。理财专家表示,受到宏观面资金宽裕以及银行考核新政等因素影响,年末理财收益不会出现明显上涨,投资者不妨关注中长期产品,锁定相对高收益。
根据银率网数据库统计显示,11月第2周共有768款人民币非结构性理财产品发售,平均预期收益为5.04%,已经连续两周出现下跌。其中,预期收益达到或者超过6%的理财产品仅有22款,且多为期限超过一年的中长期产品。从不同期限类型的产品考察,平均预期收益率也是跌多涨少。
农行理财规划师蒲春花认为,由于央行定向宽松政策持续,虽然临近年末,宏观面资金依然处在宽松状态,因此各类现金管理类的理财产品收益一直在低位徘徊。与此同时,三部委针对商业银行存款偏离度管理出台的新政效果进一步显现,银行揽储从“冲时点”转向“细水长流”,因此银行理财产品“季末效应”也逐渐消失,双重因素导致年末理财产品收益遇冷。
不过蒲春花指出,为了保证年末及明年初资金稳定,在接下来的一个半月中,各银行可能会推出期限超过6个月、收益率相对较高的理财产品吸引投资者。对此,蒲春花建议投资者可以抓住这一投资机会,配置中长期理财产品,提前锁定相对高收益。
分享
大家爱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