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税改革在全球范围内渐渐形成一股浪潮,特别是奢侈品税的开征,则再度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对于奢侈品税收不收,怎么收,在全球国家都经历着激烈的争辩,开征奢侈品税到底有什么困难?奢侈品税征收背后的矛盾该如何解决?或是,我们真需要征收奢侈税吗?
有利于财政收入
近日,当尼日利亚宣布开征奢侈品税的计划后,外界和业内有一种看法很统一,那就是增加政府收入。西非税收研究所前任所长孔勒·夸德无疑是这一政策观点的坚定拥护者。他认为,奢侈品税不仅可以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还能够作为“劫富济贫”工具。
中投顾问研究总监郭凡礼告诉记者,征收奢侈品税提案的目的主要是为了使尼日利亚政府收入有所增加,以缓解石油价格走低对尼日利亚政府带来的冲击。“尼日利亚的经济结构对石油依赖程度过高,石油在其经济中占据绝对主导地位,石油部门占GDP的40%,占政府收入的80%以上。但近半年国际政局动荡,油价一度跌破成本价,对尼日利亚政府造成了较大打击。”郭凡礼分析道。在郭凡礼看来,尼日利亚也是在寻求一条能够补贴财政收入的“新道路”。“很多国家都开始对奢侈品征收消费税,这成为一些国家增加财政收入的办法之一。”一位南京大学的经济学教授告诉记者,对白兰地、雪茄和名牌汽车等高档商品征税是最为普遍的。除此之外,有些国家还计划对企业征收水和土地的资源税。“开征奢侈品税是一个大趋势,我们不能避免也不能阻止。”这位教授表示。
有利于财富再分配
在相关人士看来,奢侈税和奢侈品消费税是作为政府调节生产消费和社会财富再分配的手段之一,被世界各国广泛采用。
记者了解到,美国规定,对价格超过3万美元的汽车加征10%的奢侈品税。瑞典的消费税一般是20%至25%左右,对政府不鼓励消费的一些商品,如奢侈品等,税后价格可能翻几番。在日本,如果人们在餐馆吃饭超过一定标准后必须交奢侈税,以避免人们大吃大喝,造成不必要的浪费,正是这种从小处着眼,细节入手的国民素养在一定程度上铸造了今天的经济强国。
中国有没有奢侈品税呢?其实,早在1994年,我国开始对烟、酒及酒精、化妆品、护肤护发品、贵重首饰及珠宝玉石、鞭炮烟花、汽油、柴油、汽车轮胎、摩托车、小汽车等11类商品征收消费税。时隔12年,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联合下发通知,从2006年4月1日起对消费税制进行调整,取消了“护肤护发品”税目,调整了白酒、小汽车、摩托车、汽车轮胎等部分应税消费品的税率,并新增了高尔夫球及球具、高档手表、游艇等奢侈品税目。
在奢侈品分析师杨盼盼看来,中国人其实很早就开始缴纳“奢侈品税”,只是国家并没有“明文规定划分”。
如今,国家对消费税的改革也是箭在弦上,关于高档消费品和奢侈品税收的开征也成为新议题。“今后消费税的发展方向是要强化调节作用,这种强化势必从加重税负开始。”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财政与贸易经济研究所所长高培勇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指出,消费税的调节功能主要是通过税率起调节作用,因此这一次消费税改革主要针对部分奢侈型高端物品,以及一些容易产生环境污染、严重消耗资源的产品等,纳入消费税征税范围或提升税率。
争议犹存
不可否认的是,目前中国国内对是否明确征收奢侈品税的问题一直存在争议,虽然消费税改革不断推进,可是“奢侈品税”征收的消息却只闻其声,不见明确政策下达。
据记者了解,支持征收奢侈品消费税的人多认为,通过对奢侈品征税,让富人的消费转化为对国家税收的支持,以此补贴给其他社会公众,既能使税收功能得到更公平的体现,有效抑制奢侈性消费,同时对解决日益加大的收入差距问题、平衡社会各阶层利益也具有积极的作用。
直白地说,在一些人眼里,对奢侈品征税就是“挖富人的钱”,“劫富济贫”,实现所谓的社会公平。
但是,对于开征奢侈品税是否真的可以遏制国人奢侈品消费爆棚现象则遭到很多人的质疑。“你得研究业主的购物心理,愿意掏巨资买房的业主根本不在乎再多掏钱。”一位房地产分析师对记者直言,在他看来,花大钱消费的多半是成功人士,面对那区区的几千块“奢侈品税”,他们完全不介意。
在英国的香奈儿店工作的Betty告诉记者,一些从中国大陆来的富人,进到店里以后,不问哪个是这个季节的最新款,而是不加思索地问“哪款是最贵的”。“他们似乎习惯了不买最漂亮的,而是选择价格最贵的。”Betty说道,“他们(中国买家)几乎不介意价格,只是觉得昂贵的必然是最好的。”
路虎捷豹经销商李先生对记者坦言,买得起豪车的人,不会在意这一笔税费,如今市面上一款车型加价几十万元的情况非常多。“而且越是有钱的人购车的心理是越豪华越奢侈的东西,越是想买,因为这样会更有面子。”李先生说。
定义困难
“‘奢侈品税’征收起来很复杂。首先,你得划分什么是奢侈品,这一点才是征收奢侈品税的最大问题。”奢侈品行业研究员林丹分析,要想开征奢侈品税,必须先要对征税的对象奢侈品进行定义。
奢侈品行业专家、英国布莱顿大学高级讲师保拉·舒克拉表示,最初,低收入者买不到,而精英们能买到的东西就是奢侈品,随着社会的发展,在原有奢侈品行列中诞生了一些被称为“可获得的奢侈品”或者“大众奢侈品”的新门类,这些产品针对中产阶层。
符合舒克拉这一定义的一个例子便是汽车。20年前,个人买车无疑很奢侈,而现在,“有车”已是跻身中产阶层的一个必要条件。而另一方面,中档车市场并没有影响到高档车作为“奢侈品”的地位。
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财税专家葛长银也表示,奢侈品是一个相对的概念,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有些商品已经由奢侈品变成了中档商品甚至普通商品,而奢侈品消费划分也不见得就是买东西,比如打高尔夫球等。
实际上,学界争论了许久,也没能对奢侈品总结出一个清晰的定义。正如舒克拉所言,随着奢侈品向大众消费市场不断地渗透,要定义“奢侈品”将变得越来越难。也因为如此,我国官方没有专门的“奢侈品税”,而是针对不同的商品,依据各自的特性在税率上进行区分。
如我国海关税则中,对“高档手表”的界定为“价格在1万元以上”;进口轿车的税率划分则是依据发动机排气量,排气量4升以上的车型税率高达40%,3到4升的车辆也有25%的税率。
这也符合国际通用做法,实际上,国际上专门征收“奢侈品税”的国家寥寥无几,像印度,虽有“奢侈品税”的税种,但这个税种是针对高档酒店征收的。
分析
操作标准是关键
“税收是国家调控经济的重要杠杆之一,通过开征奢侈品税,可以强化税收的调节作用,对于缩小贫富差距,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全国政协委员潘庆林指出,“构建和谐社会,也就是建设更为公平的社会。通过调整政策和制度安排,综合运用税收、财政等手段,加大调节收入分配的力度,是符合国家大政方针的。”
不可否认,在全球金融危机后,中国的奢侈品消费能力让全球侧目。高盛发布的数据显示,2010年中国奢侈品消费高达65亿美元,连续3年全球增长率第一,销售量第一。据高盛预测,未来5年内,愿意消费奢侈品的中国人口将从4000万上升到1.6亿。
一份报告更指出,尽管美国仍然是奢侈品消费大国,但销售往往向价位较低的引领型奢侈品行业倾斜,而中国的消费者则专买最贵的奢侈品。面对如此的财富外流的情况,更多业内人士提倡中国在政策上加以“修正”。在他们看来,正确的方式应该是加大奢侈品税的征收力度。我们知道,“ 反对加征奢侈品税的理由主要集中在会抑制消费、转移消费等方面。但这无法回应一个事实:一个人均收入并不算太高的国家,却消费了全世界1/4份额的奢侈品,为什么不能开征奢侈品税?”一位南京大学经济学教授向记者说道。“对于‘肥水流入外人田’的问题,完全可以通过对携带入境的奢侈品进口税进行调整来解决,根本不成为下调税率的理由。”奢侈品分析师杨盼盼认为。不过,她也承认,开征奢侈品税可在一定程度上调节社会收入分配,将在更广泛的范围内体现社会公平。
所以,在一些专家看来,对华而不实的奢侈品加征高额税收非常有必要,在现阶段可以起到有效防止财富外流、促进社会公平的重要作用。这样一来,我们对奢侈品交易,便可遵循“买不买随便,卖不卖随便”的原则,而且鼓励多买多卖,只要你缴税就行。有专家指出,在征收环节上,在进口商品时就可以加以预扣,商品出关或是售出后再结税。在应征税奢侈品上,应以进口大件为对象,如飞机、游艇、钻表和豪华轿车等。
不过,在香港媒体人何亮亮看来,如果要征,首先社会上要有广泛的共识觉得应该收这个税。其次,要有一套很严格的、比较科学的、可操作的标准,比如奢侈品的标准是什么?哪些奢侈品的购置应该是要缴税的?如何来收这个税?异地消费又该怎么收?“总而言之,我们可以将征收奢侈品税看作税收发展的一个必须环节,不论那些冠冕堂皇的好处和后续影响,只有先解决操作的标准问题,再谈如何开征奢侈品税。”杨盼盼总结道。
分享
大家爱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