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信网手机版移动继续看新闻

李先良带保安总队崂山抗战四年 自己组建武装

2014-10-30 08:08:14
责任编辑:千竹
537×768

李先良

537×768

李先良和夫人赵士英

说起李先良,即使是青岛本地人,可能知道的也不多。李先良生于1904年,江苏省吴县人,自幼丧父,母亲靠做小生意谋生,曾就学于江苏第一师范学校,毕业于国民党中央党务学校第一期。1933年,李先良调到青岛 ,在沈鸿烈麾下任职。1942年10月任青岛市代理市长兼青岛保安总队(青保)总队长,领导崂山抗战,后任青岛市长。本期《发现青岛》,咱们就来说说李先良。

李先良是国民党CC派

所谓的国民党中央党务学校是蒋介石为了进一步控制国民党党务,在南京创办的,由陈果夫、陈立夫掌管。李先良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后,被派到国民党中央党部工作,他身上带有鲜明的国民党CC派色彩。

1929年,李先良任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干事。1933年来青岛后,任国民党青岛市党部委员、常务委员等职。李先良的才干深得沈鸿烈赏识,逐渐成为一名得力助手。1939年,李先良任国民党鲁东行署主任。1941年6月任青岛市政府秘书长。1942年10月任青岛市代理市长兼青岛保安总队总队长,领导崂山抗战。1945年8月任青岛市长。1949年去台湾,受聘为台湾国立政治大学教授,写下《抗战回忆录》、《市政学》等著作,1974年退休,后来移居加拿大,1993年去世。

综观他的简历,李先良很长一段壮年时期是在青岛度过的。现定居上海的原崂山石老人村村民、84岁的曲辉明老人以及青岛文史专家鲁海先生,都曾见过李先良。

“那是1944年10月10日,我14岁,在青岛市立初级中学读书,李先良在太清宫前的广场组织了一场阅兵,我们也被叫去参观。李先良讲了话,他瘦瘦的,个子大约在1米75左右。李先良看起来挺朴实,他的大儿子李烈青,也很朴实。”曲辉明老人对城市信报/信网记者说,他当时和李烈青在一个班读书,当过两年前后桌,所在的市立初级中学,正是李先良领导创办的,主要是供青保干部的子女亲戚读书,李先良兼任校长,有时还会来学校作报告。“我19岁时离开青岛,李烈青后来去了美国攻读燃料方面的专业,已经没了联系。”

鲁海先生则是在抗战胜利后见过几次李先良,印象最深刻的一次是在1945年10月11日,李先良在迎宾馆宴请美国的谢勃尔少将。“我家就住在迎宾馆一楼,李先良宴请美国将领,一共20多个人,他们在里面吃饭,我和母亲也过来看,离得比较近,看得很清楚,他大约1米73,脸瘦瘦的。”

沈鸿烈为什么选中李先良

李先良一直从事国民党党务工作,为什么派他带领部队抗战呢?这得先说一下当时的环境,这有点像最近热播的电视剧《北平无战事》,剧中国民党中统、军统以及蒋经国领导的铁血救国会,在抗战胜利后互相争权夺利,而在抗战时期局面更为复杂。

1937年全面抗战开始,在前两年的正面战场上,中国军队节节败退,只能采取守势,打持久战。1939年,国民党军队决定效仿中共游击战,带动沦陷区内的地方政权和抗日武装。沈鸿烈以山东省政府主席名义设立鲁东行辕,作为国民政府在鲁东地区的最高行政和军事领导机构。

鲁东地区在1937年底即为日军占据,成为全国较早的沦陷区之一。表面上,鲁东地区的军事武装力量只有国、共、日、伪四方,但实际上国民党方面的派系却极其复杂,如CC系、政学系以及军统,此外还有各路自成一系的小“诸侯”。这些派系各自为战,又互相牵制,导致鲁东的抗战局面始终无法打开。

1939年1月,属于CC系的鲁东行辕主任卢斌因任用私人、排斥异己,而被地方实力派——山东省第八区专员兼保安司令厉文礼派人暗杀,史称“鲁东行辕事变”。卢斌被杀后,由谁来接任主任成为沈鸿烈最为头痛的事情。

鲁青抗战史研究专家张成告诉城市信报/信网记者,沈鸿烈选人有三个标准——海军、青岛、湖北佬,“因为祖籍湖北的沈鸿烈曾任国民党海军司令,所以一个是选湖北人,一个是自己的海军部下,再有就是在青岛的同事。”经过一番考量,沈鸿烈选中已在其麾下效力达五年的李先良。

精彩美图 更多 >>

分享

青岛话题 更多 >>

深度报道 更多 >>

大家爱看

信网手机版

信网小程序

青岛网上辟谣平台

AI调解员

Copyright © 2014 信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40281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