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军后起三名将,其一即是章高元。1892年,随着清政府批准在胶澳设防,时任登州镇总兵的章高元被调驻青岛,成为青岛建置后的首任总兵 。滑稽的是,短短5年之后,伴随着德军强占胶澳,他就黯然退场了。
翻开斑驳的史料,我们仿佛能看见两个截然相反的章高元:哪一个是作战勇猛,视死如归,单刀赴会的猛士;一个是畏首畏尾,贪生怕死,擅长作秀的庸才。究竟哪个才是真正的章高元呢?历史的趣味也就暗含于此了。今天的《发现青岛》,我们力图梳理历史,还原一个真实的章高元,描述那段胶澳失守的往事。
率500人大败法军保台湾
章高元(1843~1912年),字鼎臣,安徽合肥西乡人。
章高元的戎马生涯从淮军开始,因作战勇猛,受到刘铭传的青睐,加上他是刘铭传的同乡,因此得到擢升。按《清史稿》记载,章高元的成名之战当为安丘剿杀捻军一役,此时的章高元作为刘铭传的骑兵先锋“以功擢总兵,赐号奇车巴图鲁。”可惜正史之中对于章高元的战功语焉不详,倒是野史之中对他的具体作战多有描述,这里面最详尽的当属《清朝野史大观》,可圈可点的是保卫台湾基隆一役。
1884年,法军入侵中国台湾,章高元随刘铭传渡海守台,“平日认真操练,临敌尤能奋不顾身”。据说章高元作战骁勇,有“章疯子”之称,曾自云:“我章迂子岂畏死者乎。”他在基隆之战的表现果真不负“章疯子”的称号。
据《清朝野史大观·记章高元二则》记载,当时的形势颇为复杂,基隆由于守将孙开华初战不利,导致陷落。时章高元所部仅二千兵,分防各地,在麾下者仅五百。听到基隆失陷的消息,急欲恢复,誓于所部率以进,到达基隆。据记载,章高元在基隆之战前,曾与士兵立下誓约:“国土失陷,乃是我等的耻辱,我今日在此立下誓言,必将今晚收复基隆。如若天亮之前没有收复,我章高元将拔剑自刎,不复与诸君相见。”立誓已毕,章高元即下令士卒而进,进至法军营垒。章高元在此役中使用了前后包抄的战术,使部将李世鸿、章保胜分兵由小径抄其后,章则率兵士百人,提刀直击法兵营垒。“此时法兵忽觉章来袭,枪炮如雨射出。海中法舰复以大炮榴弹击章军。章氏帽檐被炮弹击去半,左耳受炮震失聪。然是时袒臂大呼而进,不用枪炮,挺短刃直斫法兵,法兵大败,死者二千余,折其兵官二人,余众凫水逃入法舰,法舰亦于夜中引去。章氏果践其言,于夜中蹅破法垒,夺还基隆。”
为了表现章高元在此战的勇猛,书中还从另外两个角度记述了战后余波。一是章高元的同僚们,“时他将闻章氏短兵进战,咸为震栗失色”,等他们天亮率兵来援之时,则见基隆早易法帜树章军旗。二是法军的反应,“是役法兵死伤残骸筑为京观(尸体聚集,封土而成的高冢),大冢巍然”,据说在那个年代每年都有法舰到基隆,祭奠此役阵亡军士。
甲午战争被紧急调守辽东
因为在基隆一战中的出色表现,章高元获得清政府的褒奖,此前,他已经被赐勇士号“奇车巴图鲁”,此时论功,更勇号“年昌阿”,并除登莱青镇总兵。1892年,章高元正式到青岛布防,可是脚跟尚未站稳,他就因为中日甲午战争的爆发,而被调往辽东前线,驻守盖平。
章高元此番入辽带去的是他的嵩武军等八营,本来的目的是驰援旅顺,可是军未发而旅顺已陷,“遂奉旨会同宋庆赴前敌,守牵马岭”,后转守盖平。当时中日两方争夺的重点在海城,此地有被围困的二军第一军第三师团,为了解救被困军队,日方派第二军第一旅团长乃木希典少将由普兰店北犯盖平,和章高元交手。
熟悉日本历史的人都知道,这位第一旅团长乃木希典少将后来在日本有着怎样的荣光,在此后的日俄战争中 ,他因攻克旅顺口而一战成名 ,到现在都被日本人奉为“军神”,然而此时的他还寂寂无名。乃木希典来犯时,章高元亲自率嵩武军、广武军一部守南门外,抵抗正面进攻的敌人;令张光前及嵩武军分统杨寿山、营官李仁党守东门外凤凰山,谁能想到,凤凰山后来成为此战成败的关键。
1895年1月10日,日军分左、中 、右三路向盖平进犯。由正面进攻的中路日军,在盖州河南岸遭到章高元嵩武军的猛烈迎击。章高元令所部“集中炮火,发大炮攻之 ,炮弹如雨”,“鏖战甚猛,使不得进”。左路日军在盖平西南的龙王庙子也受到清军的顽强抵抗,死伤“将校以下十余名”。日军左、中两路进攻受挫,其右路乃集中力量进攻凤凰山。在激战中,杨寿山、李仁党不幸中炮阵亡,张光前畏惧,率军退走。凤凰山阵地遂被日军夺占。日军右路队攻占凤凰山后,立即越过盖州河,由城墙缺口处攻入城内,“绕出章高元军后,拊背夹攻”;由正面进攻的中路日军在盖州河南岸大道两侧,排列八门大炮,向隔岸南门外章高元嵩武军阵地猛轰,章高元腹背受敌,这正是他当年进攻法军所用的前后夹击的伎俩,此番他受困于此,不知作何感想。最终,攻入城内的右路日军登城向清军开炮。清军前后受敌,“各军站立不住,同时败退”
章高元此役虽然败退,但和后来的胶澳失守不同,后世对他在战争中的评价颇高。首先,章高元在此战中可调动的资源不多,宋庆始终没有施予援手;其次,对手乃是后来赫赫有名的乃木希典,章高元并没有露出怯相。因此,时人说此战是“中日战事中第一恶战,日本军人至今称之 。”据日方资料记载,此役日军“死者将校以下三十六名,伤者二百九十八名”,章高元“虽败犹荣,可谓有价值矣。”
驻防胶澳,因梦修筑栈桥
甲午战争之后,章高元再度回防胶澳,上文已经提到,他于1892年成为青岛建置后第一任总兵,只不过此番回防是在战败之后,而且此时的他已经脱离刘铭传部,遭新上级排斥,部队又在甲午一战中消耗不少,元气大伤,因此勇气不在。
章高元两番驻防胶澳的表现反差是巨大的。1892年时,章高元首度驻防胶澳,即于青岛村建起了规模宏大的总兵衙门,筑起了兵营,在前海修造了一座铁码头。关于章高元驻防胶澳的详情 ,《胶澳志·沿革志·历代设治沿革》云:“乃调登州镇总兵章高元率兵四营移驻胶澳,高元建衙门于青岛村天后宫侧,即俗呼老衙门者也。又相地于青岛山及团岛(旧名泥洼村),筑土垒设炮台,置骧武、广武、炮兵等营。相传今之鱼山路日本中学,即炮兵营故址。警察厅即骧武营故址。车站前第五公园乃广武营故址也。又用旅顺船厂铁材筑南海栈桥,以便军旅起卸;后经德人续修以迄于今。”
上文所述的铁码头,也就是现在的栈桥,即是章高元首度驻防胶澳时所建。据说,栈桥的修建源于章高元的一个怪梦。一天,章高元去深海水区钓鱼,不料被大浪掀进海里,幸亏被士兵救起。当晚章高元做梦重现落水这一幕,这时海中出现面对面排成两行36对仙女,手臂平伸握在一起,一直排到海边礁石旁,用绿绸子搭成一道长绸桥,一个小仙童扶着章高元把他接到桥上护送上岸。章高元醒后,便令画师把梦中所见画出来形成一个海桥图,这就是栈桥最初的模样。
1895年,章高元二度驻防胶澳,但是雄心壮志已经不在。据青岛文史专家鲁海先生回忆,“民间传说,重回青岛之后,章高元督军不力,吸食鸦片,夜打麻将,已无台湾、辽东对法、日侵略作战时之英勇。”章高元后来的表现也可以从他的新上司、山东巡抚李秉衡的秘本中看出一二,李秉衡曾密参章高元一本,揭发他“习气太深,利心太重,在任年久,骄恣日形。”并有扣军饷、吃空额的问题,还有“更纵容其子,招权纳贿。”“且复性耽曲蘖,日在醉乡。”
章高元的这种变化于他个人事小,毕竟他已深谙官场套路,加之年事已高,到了颐养天年之时,丧失进取之心尚且可以理解。但对于青岛却实在不是什么好兆头,因为青岛当时的守备实在是太薄弱了,当初布防之时,原计划在青岛山、坦岛、团岛各建炮台一座 ,但直到1894年李鸿章赴胶州湾察勘设防时,只有青岛山与团岛的炮台建成,且“尚嫌单薄”,如果外敌入侵,后果实在是不堪设想。
后来的事实证明,章高元的疏漏,实在是造成胶澳失守的重要原因。
特约撰稿 田野
分享
大家爱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