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期,为学生减负越喊越响。面对课业负担以及学生成长,压力链渐渐拉长,让学生诉苦,老师很累,家长焦虑。记者采访发现,有老师因工作压力过大造成流产,而家长除了养家糊口,还要经受孩子学习压力、升学压力。新学期如何给他们降降压,减减负?这成了许多人关心的话题。
老师 流产后刚过3天就来上课
9月 18日上午的大课间,市实验小学二年级一班的班主任薛亚杰带着全班的孩子来到操场进行阳光体育活动,她和孩子们做起了学生们喜欢的老鹰抓小鸡的游戏。新学期开始了,薛老师又开始了忙碌的教学生活。“我的孩子上幼儿园大班,说来惭愧,平时工作忙基本照顾不上孩子,全靠家里老人和丈夫照顾。陪伴孩子的时间只是晚上睡前。平时孩子生个病家人都不会让我陪着上医院,因为我实在太忙了。”说起自己的工作压力,薛亚杰眼眶有些湿润。
薛亚杰告诉记者,干老师这一行真的特别累,压力很大,自己永远忘不了2007年的时候。“当时我干着两个班的班主任,临近毕业了孩子们的学习任务很重,我也不敢放松,一直靠在班级上。”两个六年级班级,100人的数学教学任务薛老师要顶着,还要担任毕业班学生的心理疏导、班级管理等工作,高强度的压力让薛老师感觉有点累 ,而当时薛老师怀孕不久。“4月份的一天,我正在给班里的孩子上课,突然肚子剧痛,疼得我直掉眼泪。”瘫坐在凳子上的薛老师被紧急送往医院,令人惋惜的是,薛老师不幸流产,这件事让薛老师全家感觉很难过。
“医生说与压力大有关,我当时带毕业班哪有时间注意自己的身体。”薛亚杰告诉记者,流产手术做完后她只休息了3天就回到班里上课。“这帮孩子是我从一年级带到6年级的,感情非常深,我必须把孩子们稳稳地送到初中。”薛亚杰说,自己顾不上身体虚弱坚持来上课,送走了毕业班自己才真的松了口气。
而在采访不少老教师和其子女的时候,记者发现,作为教师子女,许多人不愿意再从事教师职业。“我曾经极力劝自己的女儿干教师,可她怎么都不愿意,孩子说看着我每天这么累,照顾不上家庭,她不可能当老师。”即将退休的教师王爱美说。“爸妈都是老师,小时候根本照顾不上我。如果我再当老师,肯定也是照顾不了自己的家庭。”教师孩子小闫说。
家长 孩子每天晚上得学到11点
“孩子作业太多,老师直接要求有些作业家长可以给学生代劳。”家长王女士的孩子上小学四年级,她告诉记者,前不久孩子拿来一张手抄报的作业,手抄报要办出特色办出新意,这可愁坏了孩子,家长只好插手,陪着孩子一起完成作业。
李女士的孩子今年上初三,孩子繁重的作业量让她感到苦恼。9月 17日,李女士的儿子因为感冒发烧了,但是由于作业比较多,李女士的儿子只能吃了退烧药坚持写作业,这让李女士既心疼又无奈,内心很是焦虑。“觉得很难为孩子,我们也不想孩子这么累,看着孩子每天学习到11点多,做家长的也很心酸。”李女士给记者展示了一下孩子的生物试卷,这是李女士孩子初二参加生物“小中考”时短短两个月的试卷数量。“都是学校里发的,叠在一起得有十几厘米厚,这只是生物一科,语文数学等卷子更厚更多。”而记者采访了不少初三学生,有不少孩子表示,睡不够,作业多到做不完。“感觉中考越来越近,要复习的东西也多了,确实感觉有点苦。”18日下午放学时,青岛51中一位刚刚放学的张同学说。
这种焦虑的心情让家长们苦不堪言,特别是当孩子处在初三和高三的升学关键点时。肖先生的女儿今年刚高考完,考上了省内一所不错的院校,这让他松了一口气,可回想陪考时的家长压力,他深有体会。“孩子在赶考,我们家长也在赶考,整日琢磨着怎么能给孩子服务好,还要考虑着孩子能不能考上个好大学,分数出来后还要担心报考学校问题,孩子高考那段时间,我和她妈妈都出现了失眠的情况。”肖先生表示,孩子累家长也累的关键问题是孩子的升学压力太大,课业负担太重。
学生作业可以这么新潮
设计一件现代与古代风韵结合的服饰,用图片视频的方式记录为妈妈做饭的过程……这可不是广告词,而是学生的假期作业。原来,青岛19中的高中生在暑假里参加了上海教育报刊总社发起名为“中国好作业”的比赛。来自各行各业的33个专家学者每人出一道特色题目,参赛学生从这些富有创意的实践类、人文类、科技类、创意类、体育类的作业中选择一道,用心完成。青岛19中的4名高中生获得了银奖、铜奖,打破常规的作业形式也引来老师和学生的点赞。
“我当时选择的是‘为妈妈做道菜’的题目,倡导用照片或视频的方式来完成作业,我选择了妈妈喜欢吃的茭瓜饼。”获得铜奖的高三学生张梦雨说,自己平时从不做饭,拿到这个题目还真有点抓狂,在妈妈的协助下,她自己买菜、洗菜、切菜、煎饼子,最终让妈妈吃到了香香的茭瓜饼。“这是我第一次做这样有趣的作业,把我为妈妈做饭的每一个过程记录下来,妈妈的辛劳,乃至做事情的认真,都是我从做这样新潮的作业中学到的。”张梦雨说。
“其实,我们获奖的这四个学生都不是班里非常拔尖的学生,但是他们有着各自的创意和想法。”青岛19中的大赛带队老师范鑫告诉记者,平时枯燥的作业内容单一,学生做起来兴趣也低,无法真正调动起不同孩子的创造性和潜力,把家庭作业的形式变化一下,能够让许多学生非凡的个性突显出来。
“教育应该鼓励每个学生发展个性,我们将结合学校科技发展特色,将设计推出各种类型的‘好作业’,让不同形式的‘好作业’成为学校教育的名片。”青岛19中校长李安刚表示。
原因 成绩“枷锁”绊住减负脚步
“现在社会总在提减负,可不管是老师、学生还是家长都把分数看得很重。”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初二学生家长告诉记者,前不久一份2014年青岛市九年级中考考试统计的信息在家长中流传,里面记录了多个初中学校的普高达线率以及排名,哪个初中考上的多一目了然。这位家长表示,学生拼命往高分赶,家长“逼”学生往高分赶,这让整个家庭围着成绩转。
“家长的压力来源于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期望,学生喊苦喊累源于分数、成才和升学的压力。”岛城一位高中校长告诉记者,减负年年喊,可家长和学生总是感觉累 ,源于社会用人用工的现实,一个高文凭是一个好工作的敲门砖的现象依然没有得到改变。另外,考试制度的改革依然没有实现人才的立交桥,家长和学生依然拼了命地去挤普高和好大学,这才让焦虑和压力增加。
“老师的压力有一方面是来源于学校的压力,一些学校和区市教育主管部门还是根据老师的成绩优劣来衡量教师的工作好坏,而一些老师在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上都存在欠缺,只能通过增加作业量搞疲劳战来提高学生学习成绩。教师的能力差也是他们感觉到压力大的一个原因。”该高中校长称。
成绩的“枷锁”牵住了减负的脚步,这样的现实让学生喊苦,家长焦虑,老师喊累。
探索 还老师尊严正确评价学生
“针对老师们压力过大,我们学校也在进行一些改变。”市实验小学校长邓晓红说,针对老师,特别是工作比较繁重的班主任工作,他们学校会定期请心理专家对老师进行心理辅导以达到舒压的目的。而李沧区实验小学则为老师们准备了老师社团,老师们在课余时间根据自己的兴趣特点,选择羽毛球、瑜伽等特色社团进行舒压。青岛实验初中则在每年的11月到12月期间举行“班主任节”,为班主任成立心理导师团,在节日里会有针对老师的感恩活动。
除了针对老师的排压活动,怎样才能让老师感到幸福呢?李沧区实验小学校长杨剑英表示:“我们学校呼吁家长参与到学校工作中,老师和家长成为‘同事’,共同为学生成长做点事,这样或许双方可以多些理解和尊重。”
而针对为学生减压,孙睿则指出,应该转变家长以及社会对于孩子成才的看法。要改变对学生的评价观点,为孩子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道路,另外,家庭教育也要更加关注孩子的综合成长,不应眼光只盯在学生成绩上。学生减压了,家长则自然轻松了许多。
政策 招生考试改革意在为考生减压
除了一些学校管理理念的创新以及开发,记者了解到,在提高教师待遇等工作上 ,青岛市也在进行着一些改变。据悉,近年来,市教育局不断探索学校分配制度改革,建立了多层次的激励机制,努力提高全体教职工的待遇。
“一是配合校长职级制改革,在绩效考核中对考核优秀的学校,在核定全校教师绩效工资总量时可按10% 的比例上浮。”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二是将班主任津贴提高至每个月 800元。另外,今年青岛市又在全省率先启动了事业单位特殊津贴制度试点,包括部分学校在内的一些事业单位开始试点,基层一线教师的某些岗位最高津贴每个月可达5000元左右。
另外,9月初,国务院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出炉。意见针对唯分数论影响学生全面发展,一考定终身使学生学习负担过重,区域 、城乡入学机会存在差距,中小学择校现象较为突出,加分造假、违规招生现象等进行改革,提出了取消文理分科、取消体育等特长加分等措施。
届时,将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模式,健全促进公平、科学选才、监督有力的体制机制,构建衔接沟通各级各类教育、认可多种学习成果的终身学习“立交桥”。
文/图 记者 魏海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