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8日上午,在郑州市花园北路城中村邵庄,一名刚刚研究生毕业的小伙疑似因求职屡屡受挫跳楼自杀。“早上他给我发短信说,‘我走了,你照顾好咱爸妈,我没能力’。”小伙的弟弟痛不欲生地说。据了解,该小伙今年9月才从大学研究生毕业,找工作并不顺利。
疑因求职受挫,研究生自杀,这样的悲剧让人心痛。还记得今年4月,中山大学一研究生自缢身亡,原因就是因为“毕业论文、找工作困难重重,无颜面对家人”。中大研究生的那一句“无颜”,与郑州研究生的这句“没能力”,都让人看得百感交集,悲愤交加。
自杀的小伙当然不够坚强,但悲剧所暴露出的还有高等教育的短板。关于挫折教育已经是个老话题,但以往多在中小学生问题上提到,可现在连大学生、甚至研究生也如此脆弱。这就不仅仅是挫折教育的问题,背后还有高等教育中的就业观问题。
其实,关于“研究生不值钱了”之类的感慨,早已在社会中流行。目前在诸多招聘会上都能看出来,很多企业已经摆脱学历崇拜,将研究生与本科生一视同仁。很多研究生在心理上还是难以接受。随着教育成本逐年上升,一个本科生本来就已耗费父母大半生的心血。而本科毕业后不就业而选择读研,更是顶着巨大的压力。在这样的情况下,当一个研究生就业时屡屡碰壁,发现自己根本帮不了年迈的父母,能不愧疚吗?当然,不直面现实肯定不行,一味逃避起不了任何作用。
我认为,教书育人的高校,最有责任帮研究生接受这一现实。数十年,大学一直标榜的就是精英教育,而研究生更是“专业人才”。如今,如何改变这种观念,让研究生直面求职中的挫折,这是高校必须解决的问题。如果不能帮学生树立起合适的就业观念,那就是高校的无能。
此外,家人和社会也应对研究生就业抱有平常心。当学生自己已经面临巨大压力时,外界再追加“羞耻感”,会致使压力爆表,悲剧发生。近年来类似事件的频发,早就应该给社会敲响警钟了。(作者系岛城时评人)
分享
大家爱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