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学习效率、重视史地生三科的学习、调整初二的学习策略……随着新中考政策的实施,改变的不仅是老师、考生和家长对学科的重视程度,还有整个初中三年的教学方式和策略的转变。
史地生每天多学半小时
晚上10时,用两个半小时完成了书面作业的陈睿豪掏出了生物课本,开始背诵当天生物课上老师标注的知识点。陈睿豪是市北区一所初中学校的初二学生,开学之后,他每天花在写作业的时间比上学期多了近一个小时,“学的学科比去年多了。”陈睿豪说,物理课从初二开始学,难度比较大,老师留的书面作业有点多,不过书面作业并不是全部,“我基本上每天都会花半个小时左右时间背地理和生物。”陈睿豪说,初一的时候地理和生物课老师很少留书面作业,但进入初二之后,这两个学科的书面作业明显多了起来,并且老师在留书面作业的同时也要求学生加强记忆和背诵。“初二这一年,要把地理和生物提高到跟语数外同等重要的地位,甚至是比这几个主科还重要。”陈睿豪是个听话的学生,成绩一直在班上排在前几名,上一所热点高中是他的目标,也是父母对他的要求。“学习负担重了些,但我们要适应政策的变化,付出的更多一些。”陈睿豪说有时候老师没有布置作业,他也会主动背半个小时的生物和地理,“这两个学科是初二考试,成绩直接计入中考总成绩,不得不重视。”
初二学习策略要调整
“地理和生物成绩要计入中考总成绩,初二学生的学习策略肯定要调整。”青岛实验初中初二年级组长崔霞认为,在中考政策调整前,初二的学生也会重视地理和生物,但大都是成绩比较好的学生,也就是有成为直升生、指标生资格的考生,因为青岛2中等学校会要求小三科达到2A1C,考双A这是学生们的目标;但对成绩中游的学生来说,地理和生物成绩只要达到B档以上就行了,毕竟这个成绩对他们中考升学没有太大影响;对成绩偏下的同学来说,生物和地理学科他们就更不重视了,对他们来说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及格就够用了。“但现在不一样,对任何一个考生来说,都必须重视地理和生物的学习。”崔霞说,以往考生都会特别重视初二学年的期末考试,因为各初中学校在推荐直升生、指标生时初二期末考试成绩将是一个重要参考指标,很多考生会花费很多的精力用于期末考试的准备。不过政策调整后,指标生和直升生不再由初中学校推荐,初二年级的期末考试成绩对直升生、指标生甚至是中考影响不大了,地理和生物两个学科的学业水平考试将成为初二学年的重点,“不仅老师会引导,学生和家长也会主动地重视这两个学科的成绩,毕竟这两个学科的成绩会直接影响中考总成绩。”崔霞说,这是一个学习策略的转变。
“副科”不再“打酱油”
实验初中初二生物教研组长王梅旭表示,从初二上学期看,生物和地理学科的课时、教学进度、难度和容量都没有变化,但她表示到初二下学期肯定会有变化,“下学期肯定会调整时间,合理突出这两个学科的学习。”王梅旭教初二年级4个班的生物,尽管生物学科算入中考总成绩了,但她依然保持自己的教学特色——不留课后书面作业,“练习题在课堂上就完成了,课后作业主要是复习和预习,也就是记忆性质的。”王梅旭说,现在还是有些考生没有适应中考政策的变化,对生物和地理两个学科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她开玩笑说政策调整后这两个学科老师们的压力最大,主要是着急学生们的水平不一致,“我们教的班多,需要关注的学生也多。”王梅旭说,她教了十几年的生物课,从来没有因为学生的学习找过家长,但现在不行了,对成绩跟不上或者没有引起足够重视的学生,她需要跟学生单独聊,效果不明显的需要找班主任帮忙,或者找家长聊聊,“有很多家长也没有转变观念,还是认为生物、地理是副科,不如语文数学重要。”
王梅旭说,以往初二年级准备生物和地理的学业水平考试时,会提前近半个学期进入系统复习备考阶段,她预计今年系统复习备考时间会提前,备考时间会更长,“到时候各个学科会相互兼顾,语数英等学科老师留的课后作业也会适当减少,为这两个学科让路。”
平日成绩依然重要
不少老师提到初二学年考生的学习重点要调整,要重视地理和生物的学习,但更多的老师提醒考生,不能因为地理和生物学科的学习,而耽误了其它学科的学习,首先初二学年是各个学科课程较为集中的一年,也是知识量学习较多的一年,在初中三年起到承上启下打基础的作用,如果初二的基础学得不够扎实,到了初三系统复习时肯定会出现问题,因此考生一定要兼顾各个学科的学习。
从明年开始直升生不需要初中学校推荐,全部实行自主招生的方式,考生可以自愿报名参加某所高中的直升,但高中学校一定会设置考生报名参加测试的门槛,以今年在海洋班实施提前自主招生的青岛39中为例,规定了“地理、生物和信息技术会考等级,初中学校校长推荐学生不低于2A1C,自荐生不低于3B或1A1B1C;初中三年学业成绩优秀。”尽管目前青岛1中、2中、9中和58中四所招收直升生的学校尚未研究制定明年的直升生报名办法,但报名门槛的设定是必然的,而门槛的设定无疑将集中在初中三年学业成绩、地理生物和信息技术三个提前考试的学科上。一所高中学校的校长表示,该学校会借鉴大学自主招生的报名测试办法,例如要求自荐的考生初中三年成绩排名在年级一定比例内,比如前10%或者前20%等。
相关链接
市区高中录取率已达60%
近年来随着高考录取率不断攀升,考生和家长们看到了读高中考大学的希望,希望教育局扩大普通高中的录取率,甚至有人称考普通高中比考大学还难,因为市教育局一直执行的是教育部对普高和中职1:1的招生比例。
记者了解到,这几年,青岛市教育局在保持城乡高中教育和职业教育发展的前提下,已经对市区普高录取率进行了调整。去年,市内三区初中毕业生进入普通高中的比例已经达到60%。从今年开始,青岛启动了普高和职高的融通教育试验。如66中和轻工学校进行普高和职业高中融合实验。这两个学校从高一开始的课程和师资可以共享。通过这个改革,扩大学生接受普高教育的比例。当然具体的比例问题,还要根据国家、省关于高中教育发展意见和青岛实际情况进行研究。
结束语
改革不能一改了之
中考政策的调整会带来一连串的反应,尤其是这次政策出台经历了一波三折更是引人关注,在听取了民意的基础上,此次中考改革的步伐放缓了一些,但每次改革都有利有弊,不可能获得所有人的满意,至于改革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需要历史去评价。不过就此轮改革来说,教育部门的初衷是为减负、为公平,也为更好地与高中教学对接,至少从目前来看直升生、指标生的产生办法得到了绝大多数考生和家长的认可,认为更加公平。但中考算入总成绩科目的增加,加重了学生负担是不争的事实,在减负和增负中该如何取舍,显然教育部门做了一些考虑,增加了地理、生物和历史,也减掉了思想品德和体育……
不管改革如何推进,既然政策出台了,对老师和考生来说需要积极应对,适应政策的变化,做出对自己更有利的调整;对教育主管部门来说,每一次改革都不应该是一改了之,而应该有相应的配套措施和科学的监测,对显而易见的弊端,应该用配套措施进行修正并进行微调。改革不是目的,达到减负、高效、公平才是检验一项改革是否合理的根本。
本版撰稿记者 臧旭平
分享
大家爱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