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的发展总能让我们看到未来的希望。青岛市教育局、城市信报联合推出“寻找青岛好少年”大型活动,今天让我们一起认识一下其中的两位好少年。
于淼
青岛第二十六中学
推荐类型:勤奋好学好少年
水池堵了,她挽起袖子掏开
初一新生军训时,班主任孟文波老师听说班里同学都在议论一个女孩的“英雄事迹”。军训宿舍女生公用卫生间的水池子堵了,半米长的水池子里全是脏水,这是女生们公用的卫生间,女孩子们在卫生间里一筹莫展,这时一个女生冲了出来,挽起袖子,伸手就将水池子淘开了……
这个女生就是于淼,“也没有多想,觉得应该的,就干了。”提起当时的壮举,于淼爽朗地说。眼前的于淼颇有点男生气概,提起她擅长的排球,于淼大叫“弱爆了,社团里同学都很厉害。其实我比较喜欢机器人,现在已经加入了机器人社团。”“不知道最后一道题做对了没有?”她会担心刚刚做完的随堂测试因为赶时间而做错。可是这个曾获得校“学习标兵”、区级“三好学生”、各种竞赛一等奖等称号的女孩,提起这些成绩,却“没放在心上” 。
家里贴满了记忆小纸片
班主任孟文波老师介绍,于淼钢琴、舞蹈、唱歌等方面都表现不错,学习成绩优秀,是一名全面发展的好学生。在学习上,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在班级里,乐于助人。因此,于淼在班里很受同学们的尊重。
在学校中,于淼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在学校的各级考试中,她的成绩始终名列前茅,连续四次蝉联班级总成绩第一名,连续三次获得校“学习标兵”称号。参加学科竞赛,成绩优异:2013全国中学生英语竞赛获得全国三等奖;2013全国中学生数学竞赛获得青岛市一等奖;2013全国中学生语文竞赛获得青岛市一等奖。
而于淼坦言,刚开始时自己的成绩并不突出,直到有一天老师对他说,“你看你的成绩,现在都不如别人了。”于淼忽然意识到,自己的成绩竟如此,便开始发奋图强。
于淼的妈妈告诉记者,为了加强记忆,于淼制作了大量帮助记忆的小纸片,“家里到处都贴满了,餐桌上、茶几上到处都是,随时都背一背。”
“求知欲很强。”于淼的妈妈说,她读书还有一个最大的优点,那就是爱思考、爱发问。由于偏爱理科,她的语文基础稍弱,为了提高语文成绩,在语文老师孟文波的指导和帮助下,她养成了坚持写日记的习惯,日记字数不断增加,日记内容由最初的见闻杂记到后来的童话、故事、小说……写作技能都有了较大飞跃。在2013年全国奥林匹克作文大赛中,她获得国家级二等奖。于淼悄悄地告诉记者,其实她最爱看的是金庸小说,“一本小说翻了十多遍。”
爱看的小说是金庸武侠,自己的兴趣是组装机器人……班干部加学霸总能让人联想到一脸严肃的学究,在采访中,于淼让我们更多的看到了她爽朗可爱的一面。
◎校长访谈 学校发展“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走进青岛第二十六中学,依山面海,风景宜人,是一所充满激情与活力。而更让人称赞的不仅是学校优美的学习环境,更有学校丰厚的教育底蕴与优秀的教学成绩。
翻开26中的校史,一系列荣誉奖状是其中不可忽视的部分,学校曾荣获山东省首批教学示范校、山东省规范化学校、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华东师范大学教师教育教席联席学校、北京奥林匹克教育示范学校、全国中小学棋类教学课题研究实验基地、山东省语言文字示范学校、山东省绿色学校、青岛市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青岛市德育工作先进单位、青岛市依法治教示范学校、青岛市中小学艺术教育示范校、青岛市中小学课外文体活动示范学校等称号。
青岛第二十六中学李成胜校长告诉记者,学校以“建设崇尚人文的现代化示范学校”为办学目标,走内涵发展的道路,通过现代学校制度的建设和共同文化的构建推进课程改革,形成为学生终身发展负责、培养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课程体系与框架。
“这几年来,学校开启了‘书香校园’的特色发展之路,让学生感受知识的魅力,丰富学生的文化底蕴。”李校长还说:“学校不断开展富有特色和实效的专题德育,让学生体验成长,发展才能;以科研引领的教师发展之路,使教师体验专业成长的幸福;优质高效的课堂教学和管理模式,促进学校整体办学水平的持续提高。”在青岛第二十六中学,多功能、现代化的校园让人眼前一亮,“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的永恒办学追求,将继续推动学校教育特色发展,促进学生健康快乐成长。
分享
大家爱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