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
在2014年《中国财富管理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共提出了八个核心观点:
核心观点一:各主体财富管理需求不同
报告表示,需求主体的不同导致了财富管理偏好以及财富管理目标特征的差异。私人财富管理主要是为私人家庭设计合理的财务规划,实现私人对财富的创造、保值、增值和享受。法人财富管理则是为企事业单位、政府部门以及各类社会组织的资产、负债、权益、现金流做长远、具有持续性和成长性的计划,并筛选和提供合适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方案,以求达到客户财富保值、增值、防范和规避风险等目的。而主权财富管理则是由投资机构对一国由于财政盈余和外汇储备盈余积累而成的国家财富进行投资管理,以求平滑国家财政收入波动和外汇储备波动。
核心观点二:我国财富管理潜在需求很大
对于私人财富管理而言,一方面我国居民家庭可支配收入大幅增长。在2000至2013年间,中国城镇居民平均可支配收入从6280元增长到了26955元,增幅达到329%,年均增幅10.96%。另一方面,城乡居民用于食品消费的支出比例在这一阶段整体呈现下降趋势。2000至2013年期间,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从39.4下降到35;农村则从49.1下降到37.7。恩格尔系数的下降意味着居民用于维持基本生活之外的消费支出比例在增长。收入总量的增加和支出结构的变化使得居民家庭可能用于管理财富数量大幅增加。
从法人机构角度来看,2005至2013年,中国非金融企业、机关团体和财政性存款余额从15.15万亿元增加到55.17万亿元。而上市公司提供委托贷款或者委托机构进行理财的金额也在2013年开始大幅飙升,达到611.2亿元,比2007至2012年的均值水平高出312%。这表明,即便对于投资机会相对较多的上市公司而言,同样有着强烈的委托理财需求。此外,地方社保基金、企业年金和保险资金的规模在逐渐壮大。一旦相关政策限制解除,这些机构的资产管理需求也将在短期内爆发出来。以上因素表明中国法人机构拥有巨大的财富管理潜在需求。
从国家角度看,中国外汇储备余额在过去十多年的时间内快速增长。2013年,中国外汇储备余额水平达到38213.15亿美元,是2000年的23倍。巨额的外汇储备存量使得国家有迫切的需求对其进行投资管理,以实现保值增值目的。
核心观点三:财富管理是综合经济活动
报告对私人财富管理涉及的相关理论进行了梳理,我们指出财富管理是集利率理论、现代投资理论、风险管理、生命周期理论和家庭金融理论于一体的综合性经济活动。从供给角度而言,财富管理机构需要在了解利率决定机制的前提下,通过投资组合的构造和风险管理为客户提供一系列的产品组合,并销售给合适的客户。从需求的角度看,投资者需要了解自身的生命周期阶段,并以家庭为单位进行投融资规划,进而实现家庭的效用最大化。因此,作为财富管理机构,既要能够为客户提供优秀的投资组合管理服务,又要能够充分地了解客户的需求特点,为客户提供家庭财务、税收和保险规划服务。
核心观点四: 财富管理机构分层服务客户
报告根据私人家庭可投资资产规模的大小,将私人财富管理划分为一般理财、贵宾理财、私人银行和家庭办公室四个层次。其中,一般理财客户的可投资资产额在5-30万元;贵宾理财客户资产额在30-600万元;私人银行客户资产额在600-5000万元;5000万元以上资产的客户则归类为家庭办公室客户。随着需求层次的提升,财富管理的需求从获得一般的资产组合管理服务向家庭财务规划、税收规划、遗产规划、家族财富传承等更加全面、更加深入的服务转变。而相应地,提供不同层次服务的机构类型也有一定的差异。商业银行大众理财、证券公司、公募基金和互联网金融更多的提供的是中低端的财富管理服务;而PE投资机构、私募基金更多的提供的是高端服务;私人银行、信托公司和第三方财富管理公司提供的服务范围跨度较大,能够覆盖中端到高端的服务。
核心观点五:财富管理供需存在差距
2012年资管业务牌照的全面放开开启了中国“泛资管”时代的到来。商业银行、信托、保险、券商、第三方财富管理机构、基金子公司等多类机构业务范围既不断扩展又相互交叉,财富管理出现了跨领域、跨行业竞争合作的特征。在这一过程中,信托行业受到券商和基金子公司的竞争;公募基金受到券商、险资和私募的竞争冲击。而券商、保险和基金子公司则得到较多的制度红利,表现为券商可与公募基金、信托展开竞争;保险可与公募基金和信托展开竞争;基金子公司抢占信托项目资源和通道业务。
报告认为,不同机构之间竞争的加剧将从整体上提升中国财富管理行业的发展水平和服务质量。但是,就目前而言,中国财富管理行业的供需之间依然存在如下几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以产品为导向发展模式与投资者个性化服务要求之间存在差距;二是理财产品刚性兑付与投资者风险认知不足之间存在差距;三是普通净值客户投资需求与中长期固定收益产品缺乏之间存在差距。在短期内,中国财富管理行业的发展需要着力弥补上述差距,通过金融市场和机构的发展,实现供给和需求的平衡。
核心观点六:2020年中国财富管理规模将达227万亿
报告认为,家庭财富潜在增长幅度依赖于居民收入水平的增加和居民消费倾向的变化。但是,考虑到中国特殊的二元经济特征以及尚未结束的城镇化进程,社会总财富的增长并不是线性地取决于全社会居民家庭收入增长水平。在同时考虑了城乡居民收入增长速度、城镇化速度以及居民家庭消费支出结构三个因素的情况下,我们测算了2014-2020年期间中国居民家庭财富增量水平。
在给定城乡居民名义收入增速继续维持在2010-2013年的水平(城镇12.02%,农村14.39%),以及《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中计划的“到2020年,我国的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0%左右”的城镇化速度这两个基本参数的情况下,我们测算出2014-2020年间城、乡居民家庭名义收入累积增量将分别达到76.89万亿与20.07万亿人民币,其总和将达到96.96万亿人民币。
如果进一步考虑到城乡居民收入增速在当前均值水平上下波动1-2个百分点,我们的测算结果大体维持在90万亿至105万亿人民币之间。给定当前市场对2013年中国私人财富市场规模为130万亿的起点判断,我们认为,到2020年中国私人财富市场规模大体将处在220万亿至235万亿人民币之间。
核心观点七:青岛30余项先行先试政策获批
报告表示,近年来,青岛市依托优越的自然禀赋、坚实的经济基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完备的金融体系,积极探索差异化、特色化的金融业发展道路,并在学习借鉴全球知名财富管理中心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建设财富管理中心城市的发展思路。2014年初,青岛市财富管理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正式获得国家批复。这不仅是青岛金融业改革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也是中国财富管理行业发展历程中的一件大事,标志着财富管理成为国家金融发展战略有机组成部分,财富管理迎来了健康规范发展的新时期。
经过近一年的探索实践,财富管理试验区建设路径进一步清晰,创新试点、资源聚集、环境营造等关键环节取得积极进展。创新试点方面,青岛市向11个国家部委报送了试验区建设实施方案及首批创新政策清单,得到了有关部委的高度肯定和大力支持,目前已有30余项先行先试政策获批并逐步推进实施。其中,青岛保税港区贸易项下前置美元保证金制度、外商投资企业资本金意愿结汇等试点政策已率先落地。全国首单中韩货币互换项下韩元贷款业务在青岛开展。合格境内有限合伙人(QDLP)试点、人民币跨境投融资创新试点等重点创新政策近期有望实现突破;资源聚集方面,青岛市高度重视并大力推进与境内外各类财富管理机构及市场总部、知名教育科研机构、重点财富管理中心区域的深度合作,达成多项合作成果。民生银行全国首家直属总行的私人银行、宜信财富全国首家旗舰店、恒天财富集团华北区总部等一批重点项目顺利落地。环境营造方面,密集举办了“2014金家岭财富论坛”、中国证券业协会财富管理研讨班、“齐鲁峰会2014” 、宜信财富管理创新与投资者保护论坛等财富管理高端论坛研讨活动,与境内外知名媒体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财富青岛”的城市品牌正在形成。
未来,青岛市将按照财富管理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的总体部署,积极适应中国财富快速增长的市场需求,不断加强财富管理组织体系、市场体系、业务体系、环境体系、监管体系建设,努力培育打造新兴的财富管理中心城市,为探索中国特色财富管理发展道路贡献力量。
核心观点八:财富管理应成金融整体战略的组成部分
报告认为,财富管理应该同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人民币国际化、人民币利率汇率自由化、人民币资本项下可自由兑换等重大事项一样,成为深化金融体系改革的重要内容,成为金融整体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央层面,各金融管理监管部门有必要进行资源整合,加强沟通协调,形成合力。对于财富管理的法律法规、机构设立、业务开展、人才培养、国际合作等等,进行统筹规划,在国家宏观规划的统一指导下,有计划、有步骤、分阶段地逐步开展。有必要对这些相关产业进行认真的梳理,分解开来以制订专项产业发展规划,整合起来以促进整体发展。
随着财富管理规模的不断壮大,我们有必要对财富管理机构的市场准入、产品发行、风险控制等方面建立统一的监管标准。并从顶层设计层面统一和完善财富管理行业相关的法律法规,从而推动财富管理业务的规范发展。
报告认为,围绕财富管理,需要从机构准入、产品设计、服务提供,到安全保密、税收优惠、人才激励,从鼓励创新到审慎监管,从与国际接轨到突出中国特色,尤其在推动金融机构的综合经营和混业经营,衔接好离岸与在岸服务等方面,尽快制定出具体的政策细则。有必要培育和发展财富管理市场体系,建立和完善各种市场功能。这是促进财富管理健康发展的要求,也是财富管理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一方面我们可以通过市场竞争,实现优胜劣汰,推动财富管理机构的成熟;另一方面也可以利用中国庞大的财富管理市场需求吸引国际一流财富管理机构参与到中国财富管理机构的发展过程中。在产品、服务、平台、教育、科研、信息、人才等各个领域,开展全方位的合作。从而在短期内加快中国财富管理机构的发展。在有效控制风险的前提下,大力开展财富管理产品创新,是中国财富管理实现突破的重要选择。
有必要通过多种渠道,建立完善的教育培训体系,提高我国财富管理行业从业人员的整体层次。有必要借鉴瑞士和新加坡的相关经验,一方面在目前的高等教育体系中设立并推广财富管理专业的教学与科研环节;另一方面也可以建立独立的财富管理学院,来完成相关的研究工作,促进财富管理的专业化和职业化。
分享
大家爱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