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专家说青岛是海洋气候,气候比较湿热,岛城人湿热体质者较多,这类人群不太好用温补,需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养生专家说并不是每个人都要冬令进补。非虚症患者是不需要进补的 。而虚症又分阴虚、阳虚、气虚、血虚和气血两虚等,对症服药才能补益身体。
养生专家说“虚不受补”,是人们放弃进补计划的最常见理由。其实,这一认识有一定错误。问题出在进补前没有做好“引补”,导致肠胃无法耐受“大补”。
眼下已经立冬,俗话说:“冬季进补,上山打虎。”于是家家户户无不大张其口,各种补品膏方都敞开来吃。但记者采访了解到,岛城多家医院的急诊室里最近出现了很多补大了病人,对此,中医专家表示,虽然说冬天是身体积蓄和保养的好时机,但过多地进补不仅给肠胃造成很大的负担,损伤肠胃功能,还会适得其反。
A 流鼻血,你可能是补大了
冬至刚到,一年中最冷的时候也到来了,岛城的家家户户为了抵御严寒都提前上演了冬季进补的“生死时速”。在海慈医院国医堂的养生科内,记者看到了一名看上去很健壮的年轻男子 ,他告诉医生总觉得自己肾虚,所以买了一些鹿茸来进补,结果导致流鼻血前来看医生。而另外一名50岁的男性患者到医院就诊也是因为吃了朋友送的一盒鹿茸。他将鹿茸打成粉末,每日早晚一小勺。结果数日之后,身体开始长红疹,也开始无缘无故流鼻血,所以不得不赶紧就医。“冬至前后是进补的好时机,建议每个人进补要根据自身体质来,不能盲目进补”。海慈医院中医养生专家王鹂说,每年这个时间段都会有这样的病例前来就诊,以年轻男性为例,他阳虚并不是很厉害,平时火气旺,出现流鼻血症状明显属于进补不当。
购买固元膏也是市民进补所采取的方式之一。“这些膏类多是偏温的。容易上火。就女性而言,如果是有阴虚湿热体质,就不太适合。”王主任说:“一般吃膏方前医生都会开出一至两周的汤药来调理脾胃,以便于身体吸收。否则起不到温补的效果,一些市民盲目吃膏方反而会感觉腹部胀满、大便稀溏。”她说,而且制作膏方的成分里也会放半夏、陈皮等健脾成分。
B 冬季进补先辨体质
“‘多吃补药,有病治病,无病强身’,这是毫无科学根据的。”市南区人民医院中医内科副主任医师于功浩强调:“是药三分毒。无论什么补药,长时间过多服用,必然会产生毒副作用。“他举例说,孕妇、儿童、高血压病人等,是不宜进补的。孕妇滥用补品可殃及胎儿甚至导致流产、早产,儿童滥用某些补药过多可造成性早熟。黄芪在高热、大渴和便秘等实热症时服用,无异于“火上浇油“。患有肾结石和高血压等实症的老年人,服用人参可使病情加重甚至发生意外,过多服用人参可导致“人参综合征”,过量服用参茸类补药,可引起腹胀、不思饮食。“进补还要注意的一点就是切勿以药代食、重药物轻饮食 。许多食物同时又是有效的药物,合理调节饮食 ,也能起到帮助治疗作用。”他补充到,如多吃芹菜可防治高血压,多吃南瓜可治糖尿病,多吃萝卜可健胃消食、顺气宽胸、化痰止咳,提高机体的免疫力等。
冬天太冷,很多市民总觉得家人都要补补,以使得身体健康,安全过冬。不分虚实诸症,乱用补药,只能越补越糟。因此,冬季进补要想辨别体质,明确是否需要进补。然后再根据自身体质特点,决定如何进补。切记盲目跟风,人家补什么我就补什么。比如体质偏热的人吃羊肉就易流鼻血,患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的病人和消化不良的人不宜吃高热量和高脂肪的东西。冬天食补忌油腻、辛辣,以清淡为主,并且要多吃富有维生素的水果蔬菜,保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除此之外,进补时,要使肠胃有个适应过程,最好先做引补,一般来说,可先选用炖牛肉红枣、花生仁加红糖,也可以煮些生姜大枣牛肉汤来吃,以调整脾胃功能。
C 进补之前先“引补”
对于中老年人、办公室工作者、脑力劳动者、身体较虚弱者或者平日容易感觉疲劳力不从心者,冬季进补能很好地去病驱邪,调和气血,使身体达到最佳状态。但进补也要避免几个误区,否则会令效果大打折扣。青岛济青中医医院中医科陈建功主任说,有的人在进补之后常觉得肠胃不适,便认为自己是“虚不受补”,就放弃了进补计划。他认为,其实问题不在于进补的食物,而是因为进补的方法不对。“冬季进补 ,最好先做‘引补’,调理好肠胃功能,才能令进补收到事半功倍之效。”什么是引补呢?就是先把脾胃功能调好,可吃些健脾开胃药物,如党参、太子参、炒薏苡仁、山药、莲子、砂仁等,然后再吃大餐。
补品虽好,也要细水长流。有人喜欢一次用药材较多,导致出现“上火”,也有人“惜药如金”,一点药材煲汤给全家喝。“进补的药材,必须遵循‘量要少,持续时间长’的原则。”陈主任说,人参每人每次不超过5克,每周服一到两次。阿胶每人每次不超过10克。剂量大了会出现副作用,但剂量太小也不奏效。
同时,他还强调,尽管药食同源,药材可以制作成食物入膳,但药材也是药,进补要遵循服药的原则,不能用浓茶送药,同时也要注意中药的“十八反”、“十九畏”原则,以免药物相互作用,给人体带来伤害。这些服法禁忌大有讲究,详情可咨询中医师。
本版撰
分享
大家爱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