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豆腐皮的车间污水横流,三无油炸出一筐筐豆腐泡直接摆在地上,车间里的酸败味刺鼻让人捏着鼻子才能靠近……昨天下午,崂山区食药监局、崂山公安分局、中韩街道办事处出动26名执法人员,集中查处了群众举报的张村河南岸三处“黑作坊”,并立案处理。此次行动是崂山区打击食品安全违法犯罪“百日行动”之一,此后还将集中处理涉嫌食品安全违法犯罪的突出问题。
作坊内环境脏乱差
昨天下午4时许,记者跟随执法人员来到张村河南岸的董家下庄。根据群众举报,在该村有3家生产豆制品的作坊。下车后,执法人员兵分三路迅速扑向生产作坊。果然,三处作坊都正在生产豆制品。
在生产豆腐皮的作坊内,记者看到现场污水满地,用于豆腐生产的水瓮上都是豆腐渣,设备根本没有任何清洗过的痕迹,一些水管随意扔在地上和设备里,作坊的墙上更是布满了霉斑。执法人员随后赶到另一家作坊里看到,在生产豆腐泡的房间内,一个大灶台上放着一个大的铁盒子,里面的油都已经煮得冒泡,一名工人正在炸豆腐泡。虽然这名工人坚持称用的就是正规食用油,但里面的油看起来几乎是泥水的颜色。在第三家生产豆腐的作坊内,记者还没进入,就已经被刺鼻的酸败味熏得作呕。在这家作坊内,使用的一些铝盆等用具,底下的积垢已经发红。
卖往早市以及城阳
执法人员抵达时,除了生产豆腐泡的老板在生产作坊里外,其他两家作坊的老板都不在。 “我刚来了一个月,不知道怎么回事,我又不是老板,什么都不知道。 ”正在生产豆腐皮的一名中年妇女说。
经过执法人员调查,唯一在现场的豆腐泡作坊老板姓马,是安徽人,在这里经营已经4个月了。每天大约能生产400斤豆腐泡,一般在附近的早市就“消化”了。生产豆腐的作坊内,一名姓孙的工人表示,作坊一天能生产大约300斤豆腐,一般往城阳卖。而这两家作坊中间,紧挨着的就是一处公用厕所。
经过执法人员现场查验,这三处作坊并没有发现违法添加剂,但均涉嫌无证生产。但在生产豆腐皮的车间外,执法人员发现了片状氢氧化钠,也就是俗称的“火碱”。 “在豆制品生产中应该是用不到这个的,工人说是用来清洁设备用,我们还需要调查。 ”崂山区食药监局副局长夏林说。
查封车间抽检采样
在生产豆腐泡的作坊一角,执法人员还发现了38桶油整齐摆放在一个小房间内。这个小房间内没有灯,执法人员只能打着手电清点。 “这些油是29斤的,都是好油,110元一桶。 ”马某告诉执法人员。但当执法人员要求提供购油凭证时,马某却拿不出任何证明。其他两家作坊的工人,对作坊的情况一直称自己“不知情”。
随后,执法人员责令现场工人立即停止违法行为,并查封了正在加工豆制品的车间,另外还查获大豆原料129袋 (每袋100kg)、豆油38桶(每桶29斤),发泡剂6箱、石膏粉6袋和豆腐等其它大量豆制品。执法人员随后对现场的豆制品进行了抽验采样,送专业检测公司检验是否存在非法添加行为,待检测结果出来后作下一步处理。
分享
大家爱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