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指昨日上演剧烈的过山车行情,上午一度大涨逾2%逼近3100点,午后却暴跌逾5%,接连失守3000点、2900点大关。值得注意的是,昨日两市成交量突破1.2万亿,创历史新高。股谚道“天量见天价”,难道牛市刚开始就夭折了吗?到底是哪些因素导致暴跌?还要跌多久?还有没有板块可以跟进?昨日收盘后第1财金第一时间采拮各家券商首席分析师观点,为投资者后市投资提供参考。
为啥跌?
债市降杠杆施压基金流动性
东吴证券高级策略师包卫军表示,此次市场的调整主要源自中国证券登记所发文《关于加强企业债券回购风险管理相关措施的通知》的负面影响。这项政策的变化,将引起部分企业债不能再加杠杆,预计总体规模大约5000亿左右。城投债将加速分化收益率可能会分别向地方政府债券和产业债看齐。
包卫军表示,机构配债资金的流动性压力可能因为去杠杆的需要而变大,从而导致机构抛售流动性较好的利率债,这将引导利率债的收益率和资金利率上行。过度剧烈地降杠杆有可能会导致重仓城投债的基金爆仓。
包卫军认为,这种流动性紧张反映至周二盘面,与2013年6月份那轮资金市场价格大幅上涨类似,可以发现盘中出现明显的恐慌性抛售行为。
包卫军指出,鉴于大盘自7月以来上涨幅度已经过大,而融资规模的不断创新高与11月份后分级B溢价的持续增加都可能在市场预期发生反转时反手成为加速市场往下的速率,因此建议这一阶段投资者应该持相对保守的策略,将本金安全放在第一位。
跌多久?
本轮调整或持续到年底
长城证券研究所所长向威达表示,昨日市场的大跌可能是一大波调整的开始,此番调整有可能持续到年底。但其同时指出,牛市的根基并未改变,股市长期仍将向好。
向威达指出,在近期的强势行情中,很多人可能会认为昨日的大跌是非常意外的,但其实这是股市的运行规律使然。
向威达将昨日A股的大跌归结为三点:首先,A股连日来涨幅巨大,尤其是以券商股为代表的金融股涨势迅猛,因此,两市积累了不小的获利回吐压力;其次,两市交易量屡创新高,这暗示多方和空方分歧较大,因而昨日的大跌很可能是空方的力量盖过了多头;最后,监管层近期采取了种种提示风险的举措,尤其是中证登发布的企业债回购新规,对于股市的流动性产生了巨大的冲击。
向威达分析称,未来一段时间内股市可能会以震荡整理走势为主,投资者在选择投资标的时需要从基本面、政策面等多方面进行甄别。向威达指出,投资者未来可关注银行、地产、医药等板块的热点轮动行情,同时还可以关注政策预期较强的“一路一带”概念股。
怎么办?
转战固定收益类产品对冲调整
恒泰证券首席分析师季小军表示,对于本轮行情是否结束,主要还是看政策面和资金面是否低于预期,目前还没看到当前政策改革支持力度降低和资金面收紧的确
定信号,还不能就此一天的高位恐慌就断定大盘本轮牛市终结,只能说是短期有调整风险,投资者应通过调整仓位来规避传闻恐慌性下挫的风险。
季小军认为,大盘一旦转为弱势调整格局,将引发获利盘恐慌性下挫,届时投资者就要关注前期高位股票,特别是财务估值、板块估值、技术估值等出现溢价的股票,将成为率先下挫的板块。昨日跌幅靠前的板块也将是引领大盘进一步下挫的板块,主要为保险、银行、石油、煤炭、航天军工等涨幅靠前的板块。但是大盘一旦调整将会在权重板块引发调整后,权重板块一旦持续下跌,也将引发其他高位的有题材的中小盘股大幅下挫,形成补跌效应。可以避险的板块主要还是跟大盘调整形成对冲的板块标的或者固定收益类产品,如分级基金A、融券做空、套利、逆回购、货币基金等。
不过首创证券研发中心副总经理王剑辉表示,昨日的暴跌是一个技术性的调整,较好的情况是本周内结束,短期技术性调整有助于中长期趋势确立。
分享
大家爱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