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变化:
新都心板块转向争夺“刚需”
此外,其他板块的定位也悄然发生了变化。去年新都心板块的楼盘均价普遍在14000元/平方米左右,被认为是面向改善型需求的主阵地,如今新都心则更多地关注刚需。早在7月底,一品牌房企就打出了 “12345元/平方米起价”和“总价108万精装入住新都心”的宣传口号,另一新盘也打出“79万抢住新都心商圈”的口号,紧接着附近一在售盘推出“首付11.5万、送储藏室送车位”的大折扣。而预计近期将开盘的另一新盘在9月推广中更是将起价定在10666元/平方米,使得新都心成为和李沧争夺刚需的劲敌。从位置上来看,市北区更加接近主城区,显然对于购房者来说,市北区更受青睐,而“万元线”回缩无疑是一个在此定居的好机会。
进入10月份,楼市的销售黄金季节变得越来越短,开发商的销售压力却丝毫没有减少。从2014年前三季度的销售情况来看,多数企业销售目标完成情况不甚理想,四季度销售承压。今年1月至8月,20家代表房企中有7成房企销售目标完成率不足60%。尽管政府多措并举出手救市,放松限购限贷政策,但短期内的刺激无法改变需求预期。
购房心态:
购房者从“疯抢”到“理性”
今年8月1日,我市率先在黄岛、城阳两地放开限购,时隔1个月后,又在全市全面放开限购,9月底央行发布消息松开限贷,楼市政策从紧绷到放松,开发商的定价也一步步放低身段,那么购房者的表现及心态又有什么变化呢?
“去年限购令还在念 ‘紧箍咒’,但楼市火爆买房靠抢。今年限购松绑,但买房的却开始观望。”这样的调侃来自网友,然而细细回顾发现此话不无道理。从2013年的“万人抢房”到现如今开发商不得不“以价换量”,市场却越来越平淡。
去年购买了李沧区九水路附近一新盘的小李回忆起去年买房的场面,至今仍觉得震撼。“几百人坐在体育馆里,开发商滚动抽号,抽到的都兴奋不已,而没抽到的则唉声叹气。”小李说。而有意在市北区合肥路附近买套改善房的于女士则对自己去年的抢房行动至今无法理解。“当时脑子都蒙了,就感觉所有人都在抢房,本来我只打算买100平方米左右,最后非132平方米那个户型不买,而且这个户型价格是最贵的,均价超过了14000元/平方米,现在想想特别后悔。今年周边带装修的新房才13500元/平方米,里外相当于跌了至少1500元/平方米,一套大房子相当于赔了20万。”于女士懊恼地说。
从8月到9月再到10月,3个月内频繁出台的新政让购房者的 “抗新政”能力明显增强,不会再像以前一样盲目跟风,而是重新回归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