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信网手机版移动继续看新闻

胶州湾小白虾冬天最肥美 30元一斤市面难见

2014-12-04 08:54:54
来源:青岛早报
责任编辑:亚麦
\

冬天的小白虾肉质最肥味道最鲜 胶州湾沿海居民习惯将其作为主菜招待贵客

小白虾是胶州湾沿海渔民对一种小虾的俗称,体长只有四五厘米。它没有大海虾的秀色可餐,也没有末货(一种体型微小的虾)的袖珍稀罕,却是海边人一直以来津津乐道的美食。在今天的上马、河套、红岛一带,仍流传着一道冬令菜——小白虾拌韭菜,据说曾上过大席,至今仍是当地人冬季待客的必备佳肴。昨天,渔民告诉记者,冬天是小白虾肉质最肥的时候,因为它们喜欢“抱团”取暖,也是捕捉的最好时机。

冬天爱“抱团”肉质最肥

“很多人存在误解,说小白虾是一种河虾,实际上完全错误。”上马街道70多岁的吴元珍说。吴元珍研究史志,小时候出过海,说起当地特色小海鲜来头头是道。“小白虾是一种海虾,是胶州湾渔民对一种小虾的俗称,当地常见的有四五个品种。”老吴说,河虾的头要大得多,而且吃起来完全两个口味。做法上也千差万别,小白虾讲究原汁原味,而河虾则多是油炸来吃。

小白虾喜欢群居,在胶州湾的海边生活,平时很难长大,留有长长的虾须。鲜活时呈现白色透明状,煮熟后身体弯曲、颜色也变成白里透红。和虾蟹等同类一样,生长过程中,小白虾需要经历多次蜕皮,蜕一次皮个头就长大一些,这个过程通常在夏天完成。但到了冬天,小白虾就不再蜕皮了,用渔民的话说就是“只长肉不长个”,所以,虽然一年四季都能吃到,但冬天的小白虾肉最肥、味道最鲜美。

看准潮水选对地方

目前市场上销售的小白虾主要来源有两种,一种是渔民“下小海”捕获,另一种则是在虾池中捕捞。“捕捞小白虾要选好地方,还要看准时机。”老吴说,在上马、河套沿海一带,当地渔民习惯在涨潮、退潮的时候“赶小海”。在海滩上有水沟的地方打下木桩,安插好网具。“选择水沟插网很有必要。”老吴强调说,因为鱼虾游动多是跟着海水“随波逐流”。退潮的时候,一些行动慢的鱼虾跟不上潮水,这时候,见到有水的低洼处就往里钻;涨潮的时候,海水先流入低洼的地方,这时候,鱼虾最容易游进来。渔网是特制的,既然进来了,就不会让鱼虾轻易逃脱,事后渔民只等着收获就行了。

上马西张社区的老刘在海边承包了20亩虾池。虾池留有闸口,与大海相通,方便给养殖虾换水。每年春天开闸放水,虾苗随着水流进入虾池,在这里繁衍生息。所以,即使是养殖池中的小白虾,也完全是海里的自然苗。担心和养殖虾争食,养殖户都会控制小白虾的数量,等到了秋季,养殖虾收获以后,就开始专心饲养小白虾,确切地说,小白虾是虾池的衍生物。到了冬天,新鲜海虾进入一时空白期,这时候小白虾就开始上市。通常头天下午放好地笼网,第二天一大早就可以收获。

“这几年,下小海的少了,虾池捕捞的小白虾渐渐成了主流。”老刘说,从三四十年前的几毛钱一斤,到如今小白虾的价格长到每斤30元左右,而且在市场上很难买到,多数被渔家饭店提前收购了去。

\

套着网兜海边摸白虾

上世纪70年代以前,上马一带有一条直通大海的大水沟,当地人俗称大港(念jiang)。“最早捕捉小白虾是不需要网具的。”吴元珍回忆说,那时候小孩子没有那么多功课,放学后小伙伴们喜欢结伴去捉虾。从家里拿一个网兜,来到大港的岸边,网兜一头套在脖子上,挂在胸前,人背对着大海的方向下水。捕捞时,双手放入水中,沿着港边行走,每走几步,起身向网兜里扔一把,如此反复,网兜很快就满了。即使是这种最古老的方式,每次也能收获三四斤。

除了摸虾,捞虾也是快乐的事情。小白虾还有个习性,到了冬天,喜欢成批地聚在一起取暖,养殖池闸口便是最佳的捕捉地点。天气寒冷的时候,闸口附近水深的地方,当地人称为“水门窝”,这里的小白虾通常一片一片的,用网具轻易就能捞上十几斤来。再后来人们的需求量大了,便开始使用各种网具捕捞。

兄弟姊妹吃“糊糊”争虾

那个年代,十几岁的孩子就能捕捉小白虾,拿回家交给母亲,免不了一番自我炫耀。家里孩子多,为了让每个孩子都能分享美味,母亲自有办法。将小白虾下水煮熟,借着汤水,把事先准备好的玉米面下到锅里,反复搅拌,待汤变成浆糊状,“糊糊”便做好了。

吃时每人盛一碗,父母家教严,兄弟姊妹讲究谦让,所以每个人只允许吃盘中靠近自己的 “糊糊”,小白虾则剩在最后。要是碰上嘴馋的,因小白虾的须长,舀“糊糊”时,一勺下去,虾须就露出来,勺子再用力一挖,在虾须的扯动下,整个虾身从另一头滑过来,名正言顺成了自己盘中餐。倘若被人发现,就“小白虾靠谁近谁来吃”的问题,免不了一番争执。

【吃法】

小白虾拌韭菜上大席

“很多小海鲜,搁现在是稀罕物,而在以前则是上不了大席的,唯独小白虾是个例外。”吴元珍解释说,在以前,交通工具不发达,渔船出海靠风力,尤其是冬天,渔民习惯在这个时候“猫冬”,几乎不出海,所以在冬天是捕捞不到大海虾的。而小白虾捕捞要容易得多,这个时候,对于不常下海的人家而言,能吃上一顿鲜美的小白虾也是一种奢侈。每逢新女婿上门或是家里来了重要客人,海边人的冬季餐桌上,小白虾就成了一道必上的主菜。

“现在的年轻人吃虾,喜欢用手指提起虾须,直接放到客人盘中,还美其名曰‘提拔’,这要在以前是对客人的大不敬。”老吴感慨地说,时代不同了!以前,海边人吃小白虾,通常要事先掐掉虾须,但为了完整,一定要保留虾头,掐掉的地方刚刚到眼睛部位,这样吃起来才美观,当然,更不会直接用手拿。

“小白虾拌韭菜,一道菜吃了几十年。”吴元珍说,现在吃小白虾,当地人多喜欢水煮,保留原汁原味,搁以前则显得太奢侈。小白虾下锅煮熟后,掐掉虾须,新鲜韭菜下热水焯一下,颜色鲜艳刚刚好,两者混合后加入调料,韭菜的香融合了海鲜的鲜,是餐桌上最受推崇的下酒菜。如今当地人邀请宾客,小白虾拌韭菜仍上得了大席,外地人图个尝鲜,对当地人而言,更多是一种传承和记忆。

【典故】

玉米秆捕虾犒劳丈夫

在城阳上马一带,曾流传着一个古老的传说。话说明朝末年,上马海边有一岩石,渔民习惯称其为“望夫石”。原因是当地男子多从事海上捕捞,一出海就是个把月,所以每当远航归来时,渔家女总是早早站在岩石上等候丈夫。这时,过路人总是喜欢调侃,“在这干什么呢?”渔家女害羞,只是微笑而不作答。

等候丈夫期间也不闲着,随手拔起一根玉米秆,插到海水中再提起,据说也能带出很多小虾来,这就是小白虾,足见当时小白虾之多。小虾拿回家中做给丈夫吃,也算是犒劳一番,可见当地渔民自古就喜欢吃这种美味。

结束语

莲藕、紫蛤、牡蛎、光鱼、槟榔芋、扇贝、小白虾……连日来,早报连续推出了“冬日寻鲜”系列报道,寒冷的冬季,给市民送上舌尖上的新鲜体验,绘就了一幅冬日岛城美食地图。当然,这样的冬季美味在岛城还有很多,它们收获的过程,饱含着人们的艰辛和喜悦,体现了人民群众丰富的创造力。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冬季特产的食材不仅是一种美食,更多是一种地域风土人情、文化习俗的传承,承载了人们的美好记忆和对未来生活的向往。

本版撰稿摄影 记者 王涛

精彩美图 更多 >>

分享

青岛话题 更多 >>

深度报道 更多 >>

大家爱看

信网手机版

信网小程序

青岛网上辟谣平台

AI调解员

Copyright © 2014 信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40281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