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研发平台的企业化与市场化是主导趋势,也诱导出研发集聚这一新课题。与楼宇或总部经济不同,高端人才集聚、高技术创新与高产业带动力,让“智库”在布局上更有前瞻性,也带上了更多文化的软环境因子。
半数“智库”扎堆崂山科技城
此次刚刚落成的海信新研发中心,是海信以青岛为核心,美国、加拿大、德国等七大全球研发布局的核心环节,是未来青岛市参与国际化多媒体显示技术研发的核心力量。
一个“中心”,展开后是多个“国家级”站点。记者采访获悉,海信规划形成海信多媒体研发中心、光通信技术研发中心、智能交通技术研发中心、智能商用设备研发中心、用户体验中心、工业设计中心等研发机构。同时,国家级技术中心、数字多媒体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城市道路交通装备智能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多个“国家级”科技平台将一并落成。
科研平台近年来“偏爱”崂山区。青岛高科技工业园管理委员会统计显示:青岛市50%以上海洋科研院所、海洋科研人才选址崂山区。以青岛蓝色硅谷产业创业带为例,截至目前,已经集中了中国海洋大学等3所高校;中科院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等9家国家级科研机构;3家国家级重点实验室;4家国家级、12家省级、29家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这一趋势仍在延续。日前国家科技部公布2014年度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组建名单,青岛海信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申报的“国家城市道路交通装备智能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入围。成为全国计划单列市唯一获批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截至目前,崂山已经拥有“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家,占全市总数半壁江山。
“高智”钟爱崂山山水
近年来,技术人才开始腾出城市中心寸土寸金地,全国“研发型”平台的个性化与郊区化成为趋势,花园化案例层出不穷。
青岛也开始主动响应人才的“软性需求”。反响不错的国际创新园,依山傍水,楼顶有巨型草坪,有休闲咖啡厅,楼下是静水浮萍。还将国内第一餐饮企业、知名物业公司引入。这暗合企业心意,其中入驻的电商平台企业,雕花的木栏隔断,甚至还为员工和客人辟出酒水吧台。花园式结构与传统“格子间”布局全然不同。其CEO告诉记者,企业搬迁的主要原因是为了“有地停车”,此外,工作环境要好是员工的一致要求。
青岛高科技工业园管理委员会副主任王刚分析,崂山依山傍水的自然环境,区域医疗、教育、服务业的国际化,都为吸引高智,凝成智库积累了优势。而反向高智集聚带动产业提升,也与崂山定位相合,能为区域发展带来无可比拟的推动力。
这是对产业园同质化的一种破题。有统计数据显示,截至去年,青岛市已有产业聚集区100个,其中,产值10亿元以上工业园区76个,有规划但尚未形成规模的园区24个,工业园区总产值6549亿元,占青岛市工业总产值51.8%,聚集青岛22.3%的就业。而如何突破重围,构建园区吸引力?
在王刚看来,青岛城市空间利用一直在发生变化,区域化产业分工核心是人才。而无论是内生型还是引入型人才的扎根,都不仅需要硬性的人才落户政策,还渴求精神文化层面的融入感。结合区位优势,专注软性环境与服务,而非单纯比硬件拼价格,是一条出路。
研发“引燃”经济态势
“智库”扎堆的最大推手依旧来自市场,其反哺也反馈给了产业与经济。研发集聚后,会带来泛化的区域整体“气质”。
近日,中海油海工英派尔海洋工程设计研究基地、中科院兰化所青岛研发中心、山东海洋生物研究院先后竣工启用……一批科研机构陆续落户增势崂山。据崂山区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截至目前,企业研发投入,占全社会科技投入的比重约80%。而“研发氛围”又反身引导产业发展形态。截至目前,崂山区拥有3家国家级、7家省级、23家市级创新型企业。
研发扎根后值得期待的更多。前不久,世界风电设备龙头企业SSB集团,也已将其原设于德国的研发中心功能陆续迁入崂山区。迁入之后,埃斯倍风电科技(青岛)有限公司在原有制造的基础上,增加了自主设计与研发功能,为青岛市的风电力量带来新突破。
当地产业发展升级之外,还意味着承接更大范围产业转移能力的提升。在TSC海洋工程及石油装备研究院,面对全球用户在建与交付的自升式海洋钻井平台已达10座,机械吊装总包180个,打破了国际巨头的行业内垄断。这一以青岛为核心的研发体系,形成了更大的聚拢力。据TSC海洋工程及石油装备研究院副院长李宏伟透露,目前,TSC集团整体战略正向青岛集聚,不仅产业链下游郑州机械加工制造工厂将转至青岛,年底,TSC集团总部将移至崂山,意味着青岛海洋高端装备制造领域再添新势力,其背后的潜台词,就是研发集聚带来的区域力量。
分享
大家爱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