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机场方位示意图。(资料图片)
半岛都市报10月20日讯(记者 马正拓) 记者10月20日获悉,今年10月11日,青岛市新机场项目获国务院和中央军委批复,新机场建设进程取得重大突破,将由前期准备转入具体实施阶段。据了解,青岛新机场本期工程以2025年为目标年,工程总投资约381.75亿元,建设2条平行远距跑道,航站楼面积45万平方米,建设工期约4年。除配套规划了新机场综合交通体系外,还同步规划研究了临空经济区,近期将带动35万~50万就业人口。
据了解,根据批复,工程总投资约381.75亿元,其中机场工程300.45亿元,建设2条平行远距跑道,跑道长度3600米,跑道间距2200米,航站楼面积 45万平方米,建设工期约4年,建成后可满足年旅客吞吐量35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50万吨、飞机起降30万架次的保障需求。
根据规划,青岛新机场运行等级为4F,可起降空客380、波音787等目前最大机型。空管工程、供油工程、东航基地工程和山航基地工程,分别由各自业主投资,合计81.3亿元。远期以2045年为目标年,规划将再建设2条近距跑道,跑道长度3200米,航站楼面积达70万平方米,可满足年旅客吞吐量5500万人次、终端60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100万吨,飞机起降45万架次的保障需求。
在国家批复项目内容外,青岛市还配套规划了新机场综合交通体系,高铁、地铁、城轨、公路等各种交通方式将在机场交通中心实现“零换乘”。城轨方面,规划建设的主城区M8线、西海岸R9线、蓝色硅谷R7线均接入机场交通中心,形成新机场与市域快速连接的轨道网络。公路方面,改造升级青银高速、204国道、正阳路、胶州湾高速以及沈海高速、滨河路、双元路,规划建设机场西高速、机场高速,形成“四横五纵”的新机场公路集疏网络。三个交通网络的有机结合,可以实现1小时通达青岛全域、1.5~2小时覆盖半岛主要城市的客货集疏目标。
大沽河东岸将建高端居住区
据了解 ,按照“依托新机场,统筹陆海空,建设航空城,发展大青岛”的理念,本市还同步规划研究了临空经济区,其中核心区221平方公里,拓展区240平方公里,将重点发展航空基础产业、高科技制造业、高端服务业、通航相关产业等。近期将带动35万~50万就业人口,实现经济产值600亿美元;远期将带动67万~95万就业人口,实现经济产值1000亿美元。为确保城市功能的配套,拟在大沽河东岸规划建设高端居住区、特色商贸区、国际学校等基础设施,打造环境优美、风景宜人的蓝色智慧型滨河特色风情小镇。
目前,本市已通过国际招标、专家评审、公众投票,确定了航站楼概念设计方案。该方案采用集中尽端式构型、放射式指廊,设置近机位71个,安检区距最远登机口650米,两项指标在国内同规模航站楼中突出,中转流程高效便捷。采用陆侧扩展模式,近期集约高效,节省初期投资,提高投资效益;远期发展自由,扩展灵活,适应性强。近期“海星”造型,关联青岛地域文化;远期“齐”字总体布局,回应齐鲁悠久文明。方案整体体现了“现代时尚、舒适便捷 、绿色环保、文化传承”的设计理念。
新机场的建设,将形成集航空、铁路、公路、城市轨道于一体的立体交通中心,打造国家级关键交通节点、面向日韩地区门户机场、东北亚地区重要的综合枢纽。
青岛市域不再建重大机场
为确保新机场的建设,在“互利共赢、融合发展”的原则指导下,本市在城市规划和国防建设融合发展上进行大胆探索和尝试,积极与部队机关进行协调沟通,争取支持,全力推动多个机场布局的调整和军民融合发展示范区的建设。最终,在部队相关单位的帮助支持下,青岛地区空域调整取得重大突破,2013年2月,总参批复了青岛地区军民用机场建设布局方案。
根据方案,未来青岛市域范围80公里内除新建的民用机场外,再无其他重大机场,从根本上解决了未来民航发展的空域需求,为青岛未来新机场的可持续发展创造了首要前提。机场布局调整,得到了军地双方的一致认可,也为全国其他机场的建设提供了借鉴。
新机场1小时通达青岛全域
青岛新机场周边拥有青银、青兰、沈海3条高速公路,胶济、胶黄、胶新、胶济客运专线4条铁路和胶济客运专线胶州站,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1780公里,公路密度达到147公里/百平方公里,铁路通车总里程达到85公里。
本市将有效整合新机场周边现有交通资源,规划建设集航空、铁路、公路、城市轨道等多种方式于一体的“全通型”综合交通枢纽,实现1小时通达青岛全域、1.5~2小时覆盖半岛主要城市的客货集疏目标。依托发达的地面交通网络和空中航线,青岛新机场将成为内联全国,外接全球的世界级中转枢纽和国际门户。 记者 马正拓
分享
大家爱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