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平度市旧店镇,路边随处可见枝头挂满果实的苹果树。现在地里的“红将军”等中熟果正好赶上中秋节,晚熟的红富士还都套着双层袋,要等近一个月才能成熟。作为苹果之乡的旧店镇,果园面积达到了7万亩,年均产量达2亿斤,盛果期一亩地的苹果产量过万斤。和往年不同的是,今年受到干旱影响,树上苹果的数量少了,但是个头很大,比往年更甜更脆了。被“催甜”的苹果招来了全国各地的果品商,一场抢购苹果的“战争”提前在果园里打响。
在68岁果农张希升的果园里,泛红的苹果挂在枝头,随便摘下一个,老张都能打包票地说,“绝对是又甜又脆! ”一位从安徽赶来的果品商在村里苹果中介徐向波的带领下,来到老张的园子一言不发地绕着果园转圈。老张对此已经习以为常了,他说:“每年中秋前后都有浙江、安徽、江西等地的收购商来看果子,只要色泽、光洁度、口感不错达到他们的标准,我这一个果园无论大小全部被包了。 ”
平度旧店果品专业合作社经理胡玉欣告诉记者,今年产量比往年少,很多果子还没来得及采摘已经被预订了,有的果品商干脆把看果的活交给了更熟悉情况的当地村民,只需事先交代自己的标准,看果村民会得到每斤1毛钱的提成。 “这样也拉动了当地居民的收入,让果农的果子更好卖了。现在,南方的果品商居多,很有经商头脑。 ”胡玉欣说,目前中熟果已经陆续采摘完毕,全部送到合作社进行分拣包装,再发往全国各地,最远卖到了东南亚。
分拣
帮工的村民都是园主
昨日上午10时许,记者在平度旧店果品专业合作社内,看到来自周边村子的30多位村民们正在忙着分拣成熟的 “红将军”。大家分工有序,男人们负责把冷库里冷藏过的苹果,倒到塑料筐内。眼疾手快的女人们能够一眼瞅出直径80毫米的苹果,并迅速把它们分拣到另一个筐内,然后按照苹果大小排序装盒。
从上个月开始,平度旧店镇大大小小50个果品合作社内,忙碌着100多位分装苹果的村民。从早上6点半一直忙碌到下午6点,每人每天可以赚60元。可别小看这些打工者,其实他们个个都是深藏不露的果园园主,家里的果园少说也有10亩地。 “家里果园里的红富士得10月中下旬才能成熟,家里没事就来打打工。”家住旧店镇上的林晓华已经是第四年来合作社打工了,全家更大的一笔收入还要等到红富士成熟时:“今年光红富士一亩地少说也能赚个1万多块钱。 ”
交易
做苹果生意像下赌注
“这些是好的吗?还够不够装一盒?”在旧店果品专业合作社的一角,来自浙江台州的商人徐学德手拿一个长柄铁钩,钩住塑料筐拉到正在分拣的村民旁边,不时检查每个分拣工的工作情况。年过50岁的徐学德2000年来到旧店镇,租下了能装3000吨苹果的冷库。徐学德常年在这里收购苹果,之后运到浙江、上海、吉林等地批发给超市销售。“旧店的苹果品质好价格便宜,批发量很大。 ”徐学德告诉记者,每年他经手发往外地的旧店苹果,多达五六千吨,他也由此成为旧店经营规模最大的外来果品批发商。徐学德还在旧店周边的村子设了代收点。在徐学德看来,收苹果就像下注一般:“最关键是你多少钱收购的,市场价涨了你就赚了,赔钱也是常事。去年行情好,一斤就赚了8毛钱左右。 ”
更多的南方果品商只在苹果成熟的季节才来收购。 42岁的王家洼社区果农徐向波做苹果中介已经13年了,很多外地果品商都会选择找苹果中介,带着到村里收苹果。 “你现在看的这车是运往安徽巢湖的,我们这边苹果主要是往南方走,包括江苏、浙江、安徽等地,每年都有很多果品商来。现在直径75毫米以上的苹果地头价在2.8元左右,直径80毫米以上的就要3.5元一斤,还有要直径85毫米以上的,那就更贵了。 ”徐向波告诉记者。
出路
40年老品种不输富士
“在上海,我们的黄金帅非常受欢迎。 ”在经营了十多年苹果生意的胡玉欣看来,日渐被人们遗忘的老品种也逐渐找到了自己的出路:提前上市价格高、口感脆甜、放的时间越长越面越沙。早在40年前,旧店镇周边的近百个村子开始种植苹果,个头小、外观是红绿相间的“国光”在上世纪90年代逐渐退出了种植舞台。然而,和“国光”同时期的品种“金帅”还一直保留了下来,现在的种植面积至少有100多亩。胡玉欣告诉记者,在1990年前后,苹果开始分为早熟、中熟、晚熟三大类,中熟苹果基本上都是老品种,后续增添的成员还有“红将军”、“红星”,它们看上去和富士一样红彤彤的,但放的时间长了,也会和“金帅”一样吃起来肉质是沙沙的,更受到老年人、孩子的欢迎,尤其是南方人非常认这类苹果。今年这些老品种早被收购商预订下了。
此外,经过三年的培育,旧店镇还在100多亩的试验田内,种出了中熟的有机苹果。“从施肥到打药,全部按标准进行,现在产量只有5万斤,种类是‘嘎啦’苹果,采摘前,会把样品拿到青岛的检验部门进行农残检测。 ”胡玉欣说,“嘎啦”价格至少可以卖到8元/斤,是红富士价格的一倍多。
分享
大家爱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