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信网手机版移动继续看新闻
2020 05/19 08:58
· 来源 ·
青岛早报
· 责编 ·
光影
阅读量
扫描到手机
用手机或平板电脑的二维码应用拍下左侧二维码,可以在手机继续阅读。

莱西两千年前古城揭开面纱 城墙厚20米能跑马车

原标题:消失的古城——2000年前汉魏古城渐揭面纱

作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莱西市沽河街道的西沙埠遗址——北魏长广古城城址,一直有许多未解之谜。城池的大小、城墙分布和城市功能区等深埋地下的历史真相,等待考古发现还原。随着2020年考古调查勘探工作的不断深入,这座早已消失在人们视野的古城,慢慢揭开面纱。

5月中旬,记者探访了解到,在刚刚结束的调查勘探中,考古人员经过40多天的考古勘探,采集发现的城墙、窑址、古井和大量瓦当、古砖等建筑构件,还原了古城2000年前的模样。根据城址发现的大量沉积黄沙判断,当年古城突然消失,很可能是因遭遇洪水灾难而被废弃。考古勘探基本揭开了遗址的范围、布局等谜团,为以后大遗址的保护与开发利用提供有力证据。

多次勘探揭开古城谜团

近几年来,根据莱西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强西沙埠遗址保护管理与利用工作部署,莱西市文化部门积极组织申报保护规划立项,并通过了国家文物局的批复立项。为配合西沙埠遗址保护规划的编制,补充和加强已有考古资料的整理和研究工作,早在2014年3月、2015年6月和2018年5月,青岛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所和莱西市博物馆文物考古人员,前后开展了三次调查勘探工作。

2019年7月,根据上级文物部门的要求,进一步开展系统考古调查和勘探工作,对西沙埠遗址进行“精准考古”,搞清遗址范围、布局、保存现状,为规划编制提供科学依据。因此,青岛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所联合莱西市博物馆,第四次对西沙埠遗址进行考古调查勘探工作。今年3至4月份,青岛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在莱西市文化、文物部门的积极配合下,顺利完成了调查勘探工作,并取得了重大成果。随着进一步的考古勘探,这座深埋地下2000年的古城,将慢慢浮出水面,还原本来的历史面貌。

大量文物还原古城模样

如今的长广古城城址上,是一片绿油油的农田。在普通人眼里,这里哪还有什么城址存在。但随着考古人员连日来的勘探,2000年前的古城却依然存在,清晰的文化层记录下了的岁月痕迹,大量的文物向后人诉说着当年生活在这座城里的人和事。 5月中旬,记者踏上这片曾经繁华的古城旧址,在考古人员的讲述中,一座千年古城慢慢出现在眼前。

“这里就是长广古城了,经过40多天的勘探工作,已经初步弄清了古城址的分布范围。 ”

站在古城址上,很难想象早在汉魏时期,这里到底是一幅怎样繁华的都市画面。然而,考古勘探的神奇之处,就是随着实物证据的不断出现,慢慢将已经消失不见的古城“复原”。

“我们在南城墙处开一条南北向的探沟,试掘过程严格按照国家文物局规定的《田野考古操作规程》的要求,了解西沙埠遗址的城墙结构、夯筑方法、年代和保存状况等相关问题。 ”莱西市博物馆工作人员说起古城勘探工作,显得十分兴奋。他告诉记者,这次调查勘探取得了重大成果,经过密集的探孔勘探,明确了城址分布范围、城的格局分布及保存现状。在对古城南城墙进行试掘中发现,城墙的厚度在20米左右,马车可以在城墙上行走。

青岛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所工作人员綦高华介绍,经过深入的勘探工作,西沙埠遗址城墙分布范围,东至西沙埠村,西至邹家疃村村东,北至威海西路位置。东西约525米,南北约370米。遗址现绝大部分为邹家疃自耕地,邹家疃沿袭古称,称该区域为“古城里”,从村民口述情况来看,“古城里”原有地表起伏,后期平整土地时削高垫低,将遗址全部平整为现在的农田。

记者了解到,为了能最大精度地记录下调查过程中发现城的格局、功能区的分布、每个勘探孔的地层分布情况等,这次在城内及部分城外区域的勘探,每间距5米,重要的区域探孔进行局部加密,每个探孔都有精准的经纬度、高程和地层分布情况,为探究古城面貌起到了决定作用。

古城外发现汉代窑址

“考古人员勘探时,在一片树林里发现一处汉代窑址。 ”据綦高华介绍,由于窑址位于古城遗址西墙以西约30米,让考古人员猜测这座窑址和古城有着十分紧密的关联。在清理过程中发现,当地居民在种树过程中,已经将窑址破坏。

考古人员清理后发现,窑址由操作坑、火门、火膛、窑床和排烟道组成。通长6米,操作坑略呈不规则椭圆形,南北两侧各有一二层台用来上下,底部有一层草木灰,火门呈拱形,内壁经过细致地修整,火门底部用红色菱形格花纹砖砌成一道矮挡火墙,窑室略呈马蹄形,火膛呈半圆形,窑床处呈长方形,火膛底部发现有堆积较厚的草木灰痕迹,草木灰堆积中可见平整的河道淤沙,推测该窑使用过程中曾被水浸泡过。通过进一步的抢救发掘发现,这处窑顶部应是一馒头状的穹窿顶。从窑室内出土的大量的花纹砖标本、板瓦、筒瓦来看,窑址的性质应是烧制建筑构件的砖瓦窑,年代在西汉晚期。

记者在现场看到,新发现的这处汉代窑址紧靠长广古城址,如果将窑址和古城联系在一起,把目光回到2000年前,从窑址烧制的众多砖瓦等建筑材料,源源不断地运往城里,可见这座窑址和修建古城之间存在必然联系。当然,一座古城的建设不可能仅靠这一处窑址,可以想像在古城周边肯定还有其他更多、更大的窑址存在。另外,考古人员还在附近一处农田采集到几枚铜钱,虽然锈蚀较为严重,依稀能辨识出的有 “五铢”和“大泉五十”字样,这也从一方面再现了古城的真实图景。

更完整展现古莱夷文化

青岛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所所长林玉海介绍,西沙埠遗址对丰富青岛尤其是莱西的历史文脉、增加历史文化厚度有着重要作用。遗址包含了从新石器时代到魏晋时期的文化层,延续时间长、范围广,并且文化内涵较为丰富,是莱西市重要的大遗址。这次对西沙埠遗址进行的较全面考古勘探后,能够清晰古城的城市格局和建筑构成,勾勒出了汉直至北魏时期长广县治的历史面貌,增加了莱西的文化厚度。

“西沙埠遗址是胶东半岛古莱夷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胶莱平原历史文化序列中重要一环。 ”林玉海介绍,作为一处文化内涵丰富的遗址,西沙埠遗址与周边遗存共同构成了早晚延续、相对完整的区域古文化群落,形成了一个从史前到汉魏较为完整的区域古文化序列。结合周边平度、即墨古城遗址,融合先秦龙山文化、莱夷文化、战国齐文化和魏晋古城文化,能够更加完整地展示胶莱平原的历史文化序列,也为青岛的历史文化增添了浓重的一笔。[来源:青岛早报 编辑:光影]

精彩美图 更多 >>

青岛话题 更多 >>

深度报道 更多 >>

大家爱看

信网手机版

信网小程序

青岛网上辟谣平台

AI调解员

Copyright © 2014-2024 信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4028146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80021 增值电信:鲁B2-20180061 鲁公网安备:37020202000005号
手机版 | 媒体资源 | 信网传播力 | 关于信网 | 广告服务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