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信网手机版移动继续看新闻
2017 02/21 08:42
· 来源 ·
城市信报
· 作者 ·
宫岩
· 责编 ·
夜楼
阅读量
扫描到手机
用手机或平板电脑的二维码应用拍下左侧二维码,可以在手机继续阅读。

胶州宋氏出过13名进士 他们可能是赵匡胤后代

胶州宋氏家族出了13名进士他们可能是赵匡胤的后代

在胶州的名门望族中,宋氏是个不得不提的大家族。这里有做过广东布政使(正二品)的宋可发,有与“扬州八怪”之一的高凤翰齐名的书画家宋孝真,还有被称为“宋青天”的宋珂亭……

宋姓是胶州第八大姓。据不完全统计,明清以来宋氏家族共考中进士13人,其中明朝3人,清朝10人;考中举人30人,其中武举人1人;贡生48人;以援例、议叙、考授、从伍等方式,担任九品以上官职者26人。但就是这样一个大家族,却说自己是宋太祖赵匡胤的后代。这是为什么呢?

今天的《发现青岛》,我们就来说说胶州宋氏家族。

宋氏家族出过13位进士

宋姓,很常见,谁身边没个姓宋的朋友?以1107.6万的人口数,占全国总人数的0.69%,成为百家姓中排名第23位的大姓。可你知道吗?宋姓的历史更是源远流长,最古老的那一支距今有3300年左右。

关于宋姓的来源,还是看看《钱文忠解读<百家姓>2》中的说法吧:

第一个来源,源于子姓。因为微子启(商纣王的庶兄)封在宋,其实还有个更早的宋国,商王武丁封其儿子子宋于宋地(今河北赵县),即有宋国。周武王姬发灭殷商王朝,也灭了与商王同姓的宋国。周公旦平定管蔡之乱之后,便把古宋国之地封给了贤良的微子启,以奉商祀,同时监管殷商遗民。若是从商王武丁封宋算起,这一支子姓宋氏的历史有3300年左右,是非常古老的一个姓。这一支为宋氏正宗,现在宋氏族人基本上以微子启为得姓始祖。

源流二,出于姬姓。春秋时期郑国有个贵族大夫叫姬宋,那么他的后代就以先祖的名字为姓。

还有源于兄弟民族的改姓,这个比较复杂。有源于古代党项族改姓的,还有源于蒙古族的、朝鲜族改姓的。

在先秦大概1000多年的时间里,宋氏一直活跃在河北、河南、山东等北方地区。魏晋南北朝的时候,宋姓已经开始播撒到山西、陕西、甘肃、湖北、安徽、江西、浙江等地。唐宋时期,宋姓已经分布到了全国各地。

而宋姓进入山东则是在秦汉时期,进入胶州则是在宋朝。据《宋史》记载,元太宗三年(1231年),南宋海军将领宋寿春率军由海道袭击胶州境内的蒙古军队,这是宋姓人在胶州境内活动的最早记录。《胶州百家姓》中说,现在胶州宋姓大部分是元末明初从德州迁来的。明初,宋姓在胶州境内迅速繁衍,并开始在科举仕途上崭露头角。明清以来宋姓在胶州境内不仅分布广泛,人数众多,而且形成了几个比较大的世家望族,为推动胶州社会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据不完全统计,明清以来宋姓家族共考中进士13人,其中明朝3人,清朝10人;考中举人30人,其中武举人1人;贡生48人;以援例、议叙、考授 、从伍等方式,担任九品以上官职者26人。

胶州宋氏是赵匡胤的后代?

可就是这样一个名门望族,却说自己是赵匡胤的后代。这是怎么回事呢?

这事得从700多年前的南宋亡国和元朝初年赵宋先祖逃难、隐姓埋名说起。胶州赵宋研究会的宋玉秋是这样说的:“1278年,被蒙古军队追赶到广东雷州半岛附近的南宋流亡朝廷,在雷州城与蒙古大军展开陆地上的最后一战。跟随朝廷而来,并被封为东靖王的太祖赵匡胤第11世孙赵孟庐也参加了这场血战,壮烈殉国。第二年春,南宋朝廷便在广东崖门海战中彻底覆没。赵孟庐的弟弟赵孟廑死里逃生,带着哥哥赵孟庐的两个儿子赵由旭、赵由昶和一个女儿,以及自己的四个儿子,夜行昼伏,躲过蒙古军队的搜捕,先逃到山西长子县,再逃到山东。

赵孟庐的长子赵由旭落脚在德州宋家道沟村,次子赵由昶跟随姐姐落脚在兖州郜城县。此时已是元朝天下,为避免灭门之祸,兄弟俩隐姓埋名,以国号为姓,改姓宋。直到近百年后元灭明兴的明朝洪武年间,德州始祖赵由旭的重孙宋性,官做到刑部右侍郎,赵宋家族的事情在历史中才有了明确的记载。后来宋性获罪,他的长子明朝永乐年间从德州迁到胶州水寨,看破官场,隐居不仕,成为胶州赵宋家族的始祖。因此,民间有赵宋一家的说法。”

赵宋之间源远流长,已经有千年历史的望族,似乎并没有挣扎在究竟是谁的后代的问题上。反而,宋氏家族的后人们以一种平淡的心态为家族做着自己的努力,也因此在政界、书画界留下了“宋”姓。

政界出了个“宋青天”

要看一个家族有多强大,不得不提政界。明朝永乐年间,宋臻考中进士,这是胶州宋姓第一位知名人物。明清以来,宋姓家族出了26个当官的,其中代表人物是宋可发和宋珂亭。

宋可发,字艾石,胶州水寨人,清初名臣。关于他的事迹,胶州市政协文史办主任石业华在《胶州百家姓》中是这样介绍的:“清顺治六年(1649年)考中进士,授福建将乐县知县。当时,清兵刚平定福建,仍有明朝抗清余部活动,又因战乱人口大减,老虎等野兽为害甚重。宋可发单骑招抚抗清溃兵,又率众入山林猎兽,然后‘与民休息,善政多端’。在任河南彰德府知府时,针对清兵烂踏百姓农田的现象,下令禁止农田屯旅,而让他们驻扎在荒地上。”宋可发后任福建巡海道、山西按察使、四川按察使,康熙十年(1671年)升广东布政使(正二品)。这年冬天,宋可发晋京陛见康熙皇帝。

宋珂亭,又字珂江,胶城人,清朝地方官员。宋珂亭以廪贡授官学教习,以才学特优升山西临县知县,调芮城县知县。刚上任时,数百人站在衙门口台阶下,要一睹新官上任的风采,门吏要驱赶,被宋珂亭制止了。每次判案,他都持案牍向围观百姓示意:“如果不公允,大家可以提出质疑。”百姓齐呼:“宋青天!”在安邑县有杀人案,审讯多日没有查出凶手,上司把这个案子交给宋珂亭。审案时,他不动声色,忽然察觉有一个人颜色微异,突然大声喝道:“莫不是你?!”此人大惊,磕头称罪。洪洞县有大盗13人,严刑下不得口实,后来宋珂亭以诚道之,皆哭泣坦白,人称“神明”。归乡后,宋珂亭给三个儿子各10两银子,语重心长地说:“为父不擅长经营生计,居家不能守先人遗产,今岂以一官职为你辈饱囊乎?廉吏不足为异数,当局有多少未了事,惭负初心。”

宋孝真与郑板桥比画

在书画界,宋氏家族也有名人,此人就是与高凤翰齐名的宋孝真。

宋孝真,字样村,胶城大石头街人,清代乾隆年间著名书画家。青岛大学教授郭泮溪在《明清胶州的丹青高手》中介绍说:“宋孝真擅长书画诗文,尤其喜画淡墨竹石。据《胶州志》记载,宋孝真的画作曾与高凤翰齐名。宋孝真的传世画作在北京故宫博物院等多家博物院馆均有收藏。

位于李沧区的十梅庵村,曾经有一座明代以前建成的古庙宇。因为该寺庵前有十株古梅树,所以有了‘十梅庵’之名。十梅庵在清代乾隆年间大修时,该寺庵的住持特地邀请宋孝真前来挥毫作画。宋孝真便在十梅庵的内墙粉壁上精心画了一幅墨竹图。由于这幅墨竹图画得极为潇洒灵秀,吸引了众多文人雅士前来观赏,十梅庵也因这幅墨竹图而愈加知名。”

宋孝真画的竹子形神俱佳,声望很高,而“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更是擅长画竹子的大家,于是在胶州民间便产生了宋孝真与郑板桥画竹子比高下的传说。相传郑板桥任潍县知县期间,听说胶州有一位精于画竹石的丹青高手叫宋孝真。郑板桥在处理完公务之余,带上画具微服来到胶州。郑板桥与宋孝真相见之后,两人分别画了一套竹子四扇屏画,摆放在胶州城外空地的东西两头。不多时便飞来一群麻雀,冲着空地东头宋孝真画的四扇屏画飞去,竟被画屏撞昏了8只。看热闹的人们为了让两位画家比得公平,便把两人的四扇屏画调换了位置。不多一会儿,又有一群麻雀飞来,还是冲着宋孝真画的四扇屏画飞去,又有8只麻雀撞在屏画上昏了过去。郑板桥被眼前的情景惊呆了,深深佩服宋孝真画的竹子能以假乱真。虽然此传说纯属虚构,但是从中可以看出宋孝真在胶州民间的影响之大。

“神童”宋观炜

宋氏家族还有个“神童”叫宋观炜,原名恩溥,字润生,咸丰戊午(1858年)举人,第二年成进士,官礼部主事,加四品衔。因纂修《佩文韵府》为侍郎庞钟璐所嘉赏,礼部尚书徐桐见他长于经史,文笔优美,每有题奏均委托他主笔。光绪八年(1882年)宋观炜病逝于任上。宋观炜博学而精于诗文,有吟胶州大秧歌诗多首,描写各种人物栩栩如生。

关于“神童”的由来,周恩惠在《宋观炜求学》中曾经这样说:“宋观炜八九岁时跟南乡塾师张轶山读私塾,和他一班的有十几位学生,他是最小的一个。那时候上学启蒙课就是背《三字经》,老师教三四遍别的同学就能背诵,可宋观炜七遍八遍也记不着。时间长了,老师对宋观炜失去信心,让他退了学。两个月后的一天,宋观炜跑到私塾后园里捕捉小鸟。他用自己做的夹板,把小虫拴在夹板的中心点,吸引鸟儿来吃小虫,鸟嘴触动板弦,小鸟就被捉住了。老师看到宋观炜捉小鸟的方法很灵活,就走过去拿起夹板反复端详,心想这小孩子心灵手巧,有些创造性,叫他再到私塾试试看。”

之后,宋观炜的天分便充分展示出来了。私塾后园里一棵树长满了红红的樱桃,老师怕学生偷摘樱桃,外出时把园门关得牢牢的。宋观炜眼尖,看见一个小狗洞,就侧着身子从狗洞钻了进去。老师得知后说:“为师今出一对联,我吟上联,你若能对出下联,今天偷樱桃之事就不追究了,否则打你20板子。”于是,老师捋着胡子吟道:“爬狗洞偷樱桃。”宋观炜略微思索便答:“登蟾宫折桂枝。”对仗工整,词意切合,老师大惊,心想此子将来定会有出息。从此,宋观炜被誉为“神童”。

近代史上,宋氏后人也很活跃。比如,以宋姓命名的马店镇宋家屯村是胶州农村共产党的发祥地。据资料记载,1927年7月山东省委特派员傅书堂等人执行“高密向平度山区发展党组织”的计划,最先于该村“发展党员5名”,建立了胶州第一个农村党支部。城市信报记者 宫岩

[来源:城市信报 编辑:夜楼]
精彩美图 更多 >>

青岛话题 更多 >>

深度报道 更多 >>

大家爱看

信网手机版

信网小程序

青岛网上辟谣平台

AI调解员

Copyright © 2014-2024 信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4028146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80021 增值电信:鲁B2-20180061 鲁公网安备:37020202000005号
手机版 | 媒体资源 | 信网传播力 | 关于信网 | 广告服务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