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7年,德国强占胶州湾,青岛从此沦为德国殖民地。
作为一个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为证明自己的殖民地经营能力,德国力图把青岛打造成为一个“模范殖民地”,与英国在中国的殖民地香港一决高低 。
1898年9月2日,青岛首个建设规划正式公布,在这个规划中,大小建筑罗列了很多,其中最耀眼的还是胶澳(青岛,旧称胶澳)总督府。胶澳总督府1904年正式开工,1906年1月落成投入使用,至今已经历了100多个春秋。青岛著名文史专家鲁海说,从18世纪到现在 ,世界上共留存100多个总督府,但综合规模、艺术、布局等诸多方面,胶澳总督府是最雄伟、最具代表性的一处。
今天的《发现青岛》,我们就来说说胶澳总督府。
缘起:强占青岛第二年就要建,但七年后才开工
胶澳总督府位于沂水路11号,是德国在胶澳租借地的最高军政长官胶澳总督办公的地方。整个建筑气势宏大,给人一种庄严肃穆的感觉。
提起胶澳总督府,就不能不说它的兴建。细心的读者会发现 ,在德国强占青岛的前七个年头,总督府都是不存在的。总督府对树立政府的威望极为重要,为何七年不见动静呢?
实际上,德国占领青岛之初,就想把它建设成为“模范殖民地”,并在1898年9月提出在观海山南麓建总督府。但是,当时其主要财力、物力都用在军事要塞和港口、铁路、矿山建设上,政权机关和军营主要驻扎在清军所留下的营房、官衙内。那胶澳总督怎么办公呢?这个简单,最早的总督府就设在登州镇总兵章高元建的总兵衙门(今人民会堂所在位置)内。
1903年,青岛军事要塞、港口、铁路等重大工程建设接近完成,德国殖民当局开始对城区进行重点建设。也正是在这一时期,相继建成了总督府、总督官邸(今迎宾馆)、警察厅等重要建筑,其中总督府在观海山南麓,面对青岛湾和小青岛。
建设:选址当时市中心,建筑钢材从德国运来
无论是胶澳总督府的选址、设计、建造,还是装饰,德国人都费了不少心思。
先说选址。胶澳总督府选择在观象山南麓,现在看来处于西南一隅,但当时却是青岛的要害位置。1958年,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来青岛时曾这样评价:“总督府是当时的市中心,它占用了青岛前海地区,也是观海山下最重要的位置。从这里可以控制山海,指挥全市……”
再说设计。胶澳总督府由德国政府建筑师路德维希·马尔克设计,是典型的欧洲公用建筑,庄重严肃。据《总督官署》一文称,整个建筑的中轴线极为鲜明,立面为横三纵五的传统对称模式,有两层券廊和方形爱奥尼壁柱。平面呈凹字形的总督府总建筑面积7500平方米,高20米,共分四层。大门外依地势被设计成二层花岗岩台阶,上层为18级,下层为15级。这一处理增加了建筑的威严和高大感,使总督府的中心地位被突出地强化了。就连建筑的屋顶,设计师也力求保证美感,本来突兀的避雷针被设计成铁栏杆,十分精巧。
接下来说建造。为了保证总督府的工程质量 ,德国殖民当局也算下了血本。据鲁海先生介绍,由于此楼是德国最高军政长官的办公场所,意义之重大不言而喻,因此德国人兴建之初,选用了上好的石材和木材。当时,大楼外表均采用浮山最优质花岗岩石料砌成,屋顶覆盖红色筒瓦。为修建此楼,德国人特意在青岛周围开辟了几处采石场。整个建筑选用的木材 ,则是结实耐用的红松。“当初,国内的钢铁制造行业较落后。”鲁海说,德国人为了确保工程质量 ,还专门耗巨资从德国本土运来建筑钢材。
最后说说装饰。总督府的室内一般没有什么装饰,只装有深褐色的护壁和厚重的门窗。依照设计要求,总督府内的门、窗等木工皆用柚木做成,此种木材在气候变化的情况下很少变形。
见证:德国人在里面8年,北洋政府收回青岛
胶澳总督府采用了当时一流的设计和施工,工程质量过硬,德国人本指望在这里待上千百年。颇具讽刺意味的是,从大楼建成到最终的溃败离散,德国人在里面行使权力的时间,没超过8年。
1914年日德战争爆发,日本取代德国占领青岛后,这里成为日本驻青岛守备军司令部。直到1921年11月12日,华盛顿会议开幕,美国因不愿看日本在中国坐大,而出面干预。又经过数月谈判,1922年,北洋政府才以6100万日元赎回青岛……
1922年12月10日,青岛回归典礼在胶澳总督府前举行。鲁案善后督办王正廷、山东省省长兼胶澳商埠督办熊炳琦与日本驻青岛守备军司令由比光卫出面举行仪式,在仪式进行之前,中日双方代表在督办公署内,就交接事宜作了最后商定。中午12时整,当午炮鸣响之时,日本国旗降下,在军乐声中,北洋政府的国旗徐徐升上了胶澳督办公署大楼的上空。至此,被德国、日本强占26年之久的青岛,经过中国人民的努力抗争,终于回到了祖国的怀抱。据说,在回归典礼上还发生了一个小插曲,按照中日双方的协定,日方士兵撤离、中国士兵进驻大楼岗位时,日方士兵应向中国士兵敬礼后再走下台阶,但是中国士兵到岗接防后,日方士兵骄横地不顾中国士兵,傲然走下台阶,现场一片哗然。
中国收回青岛后,胶澳总督府又成为胶澳商埠督办公署,1925年7月改为胶澳商埠局办公地。1929年4月成为青岛接收专员公署,同年7月成为青岛特别市政府所在地。1938年1月日本第二次侵占青岛,总督府成为青岛特别市公署和后来的青岛特别市政府驻地。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南京国民政府接管青岛,再次将总督府作为青岛市政府的所在地。
这座大楼也成为影视导演们拍摄电影的绝好选择,早在上个世纪30年代,电影皇后蝴蝶主演的《劫后桃花》在这里拍外景;《济南战役》影片中,这里当作王耀武的司令部;冯巩主演的《埋伏》中,这里又当了公安局。
变迁:市政府东迁,改变布局
1949年6月2日,青岛解放,昔日的胶澳总督府成为青岛市人民政府办公楼,马保三就任新青岛第一任市长。此后,总督府一直为青岛市人民政府办公楼。不过,问题也渐渐凸显出来,历经近百年的发展,青岛的市中心难道要一直困在“西南一隅”吗?1958年,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在青岛评价总督府时曾提出:“从整个城市的发展来看将偏处一隅。”随着青岛城市的发展,这一评价的正确性凸显出来。
1992年4月6日,时任青岛市市委书记的俞正声第一次在公开场合批评青岛得了“红瓦绿树综合征”,提出青岛建设要向东部发展。4月14日,他在济南召开的全省对外开放工作会议上宣布:青岛将出让处于黄金地段的市委、市人大、市政协和市纪委的办公楼,吸引外商投资开发房地产和发展第三产业。
1992年5月3日,青岛市发出了《加快东部开发建设的决定》,市委、市政府决定带头东迁。后来,在不到22个月的时间,新市级机关办公大楼就在荒凉之地拔地而起,这曾让很多青岛人都为之震撼。此后,随着城市空间的开放,青岛在获得经济发展的同时,东部也成为青岛崛起的一个新名词。随后几年,青岛市区急速东拓,东部新区开发了成片的住宅小区。如今,东部已经成为青岛最具现代气息的区域。
而沂水路上的胶澳总督府,则成为青岛市人大常委会和青岛市政协的办公场所。2005年,德国胶澳总督府旧址作为国家文物,被列入“十一五”规划名单。至此,这座百年建筑被纳入了国家级文物保护宏观统筹范畴。1984年,胶澳总督府被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992年6月,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周边:门前小路是青岛路,有德国驻青领事馆
胶澳总督府尽管辉煌不在,但依然是人们的向往之地。今天,这座百年前的德式建筑,成为国际化青岛的独特点缀,从它的身上,我们嗅到了颇具西洋风情的老青岛的味道。
当年,总督府依山傍海,处在观海山的山坡上,面对青岛湾,其左右分别建有基督教堂和天主教堂。楼前留有很大的空间,并以总督府为中心,向周边放射出六条道路。总督府的周边,则建设了法院、看守所和高级住宅,再往前方的广西路、太平路一带,是洋行、旅馆等重要设施。
如今去总督府,会看到它的背面有一幢和总督府一模一样的对称建筑。据青岛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所专家巩升起介绍,这是上世纪80年代末期,市政府根据总督府大楼原貌在其北侧“克隆”的一幢外形、材料与老楼相同的新楼,“克隆”得非常成功,使总督府旧址成为一个宏大的方形建筑群。
在胶澳总督府门前,有一条小路一直延伸到海边,是从总督府到大海最近的道路,据说也是青岛最早的道路之一,它就是青岛路。青岛路起于总督府前的花园,止于太平路上的海边花园。
青岛路上的老建筑不多,仅有青岛路1号,是早年德国驻青岛领事馆旧址。建筑坐落于总督府东南面的一处坡地,呈自由式布局。有资料显示,这里最初的主人曼弗雷德·齐摩尔曼,从事法律方面的工作。王雷在《“总督府”前的花园小路》一文中说,1926年,当德国政府决定在青岛设立领事机构时,筹建并兼任德国驻济南领事馆领事的希古贤租用了这座房子。此后的近20年,德国领事馆一直设立在这里。大约在1943年,一个叫做沃尔特·奥维恩的德国人买下这座房子。德国投降后,德国驻青岛领事馆也随即关闭。二战结束后,曾任青岛实业银行总经理和银行公会理事长的孔祥勉购买了这幢住宅,并将其命名为“南园”供家人居住。1986年,孔祥勉的后人将房屋捐赠予政府,并设立“南园孔子纪念馆”。
顺路前行,穿过广西路,路西边是现代的楼房。据一些老青岛人介绍,当年这里是一片空地,还曾经驻扎过保护总督府的德军。
特约撰稿 田野
[来源:城市信报 编辑:夜楼]大家爱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