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信网手机版移动继续看新闻
2017 01/10 09:31
· 来源 ·
城市信报
· 责编 ·
光影
阅读量
扫描到手机
用手机或平板电脑的二维码应用拍下左侧二维码,可以在手机继续阅读。

明末山西巡抚宋统殷是即墨人 曾率军围剿李自成

明末山西巡抚宋统殷是即墨人他曾督率大军围剿李自成

1966年,即墨一座明代古墓被挖开 。古墓打开后,墓主人身上还穿着莽衣玉带,但见风后衣服马上风化。坟墓里除了出土一只凤簪外,没有其他的陪葬品。当时坟墓还出土了墓志铭 ,不久以后,墓志铭和墓碑都被人推进了水井里。

40多年之后,当年的墓志铭被人找到,根据墓志铭记载,古墓的主人是明朝末年山西巡抚宋统殷。

宋统殷文武兼备,留下了很多名篇,也跟李自成交过手。今天的《发现青岛》,我们就来说说宋统殷。

曾任淮安知府,表彰驸马后人

宋统殷(1582年~1634年),字献征,即墨城南官庄(宋家官庄,后被合并到孙家官庄)人,明万历三十八年(1610年)庚戌科进士。后世对他的早年事迹,缺乏确切的资料。我们不知道他的家庭状况,也不知道他早年在哪里上学 ,只知道他学识渊博,进士及第不久,就出任户部郎中,明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外调淮安府当知府。

宋统殷在淮安都做了些什么呢?史书中记载了两件事。

第一,拒绝礼金,树廉洁之风。宋统殷出任淮安知府之初,明朝已经进入末期,官场十分腐败。在淮安当地,新知府到任,自然登门送礼者络绎不绝。宋统殷每见有人送礼,都严辞斥退,一开新政清风。从这一点看,宋统殷是个廉洁的好官。

第二,表彰本地先贤,净化社会风气。淮安城内的驸马巷,因诞生过一代伟人周恩来而驰名中外。宋统殷表彰的,正是驸马巷里的驸马后人。

驸马巷的名称来源于明初的一位驸马黄琛。黄琛原是朱元璋的部下,朱元璋爱其谨厚,就将侄女嫁给了他。洪武三年(1370年),黄琛到淮安来做官了,任淮安卫指挥使,子孙世袭淮安卫指挥使。黄琛在淮安待了许多年,曾镇压过这一带周文良、李妹儿领导的抗暴斗争。洪武十四年(1381年),黄琛被提拔为中都正留守,授骠骑将军,去替朱元璋看祖坟,后来就死在那里。黄琛死后,朝廷曾在淮安城内赐给黄家一块地方,钦建一座驸马祠,地点就在现在的驸马巷内。自此之后,人们就把这条街叫做驸马巷。黄琛有两个儿子,有一个后来便在淮安定居。到了天启年间,有个九世孙名叫黄周,是一位孝子,曾募修湖心寺(江淮名刹,亦名佑济寺、十方禅院),并有义举,淮安知府宋统殷为他的精神所感动,于是上表朝廷,旌表其门(旌是旗子,“旌表”是旧时用旗子写着死者的名字以示表彰,后来演变成为封建时代由中央朝廷或者地方官府立牌坊、赐匾额对遵守封建礼教、为国家做出贡献的人加以表彰)。

扫荡白莲教,修复古运河石堤

宋统殷在淮安任知府三年,政绩口碑俱佳。明天启年间,他又被名臣房可壮举荐,坐到了淮海兵备道的位子上。

这里有必要介绍一下明代的“道”。明代对元朝的地方行政体制实行改革,将元代的省、道、路、州(县)四级制改为省、府(直隶州)、县(州)三级制。但由于省之下直辖府(直隶州),故各类行政事务要比元代繁巨十倍。于是,明王朝就在行省之下划分若干“道”,以布政使和按察使的佐官分司,督理税务,监察府县,整伤军事,分别称为分守道、分巡道和兵备道。

宋统殷做的是淮海兵备道,自然是负责军事的 。他一个读书人,打仗到底怎么样呢?早期表现不错。据《即墨县志》载:“白莲教猖行徐、沛,宋统殷监军淮海,指授方略,旬月而寇平。”什么意思?意思就是,宋统殷在任淮海兵备道时,忙于平叛治乱。当时徐沛之地白莲教盛行,反民为患,宋统殷监军淮海指踪,出谋划策,不足十天即平息暴民。

除了扫荡流寇之外,宋统殷还注意保护当地的古迹,最著名的是两个,一个是古运河石堤,一个是觉津寺。

先说古运河石堤。据2016年6月19日《淮海晚报》刊发的《古运河石堤》记载,明永乐十三年(1415年),平江伯陈瑄修疏清江浦,于管家湖东北畔界水筑堤砌石,自淮安府城西门抵板闸,作为漕船纤道,称为“新路”,这也就是古运河石堤的雏形。早年,沿路种植桃树、柳树,横以小桥,有人将它比作西湖的苏堤。可是到了明弘治年间,黄河夺泗夺淮,加上淮安城一带地势低洼,石堤常常决口。天启元年(1621年),淫雨连旬,黄淮暴涨数次,淮安、山阳之里河、外河多处决口,水灌淮安城。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宋统殷开始修复石堤。天启四年,在疏浚清江浦、永济河工程完工后,淮海道宋统殷等将淮安城西里运河堤改为砖石工,“下埋石四层以固其根,中布砖十二层以坚其身,上覆石二层以胶其面,里凑石二层以饱其腹”,“北自西湖嘴(今河下),南抵包家围(在淮城西南),计1530余丈”。修成后,“蜿蜒长虹,湖光映带,室庐相庆”,“城市乃得安堵”。清代著名史学家顾祖禹在《读史方舆纪要》中记载,宋统殷组织当地民众奋力抗洪救灾,“力塞王公堤,患始杀焉。”古运河石堤至今保存较为完整,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大运河淮安段的保护节点之一。

再说觉津寺。觉津寺位于淮安里运河北岸的圩门外,又名檀度寺,民间俗称龙坛寺。该寺建于明万历年间,寺内有水漂韦陀像,殿角有石刻吴道子漂海观音像,殿中又有旃檀佛像,称为觉津三宝。在淮海兵备道任上,宋统殷重修了觉津寺。宋统殷是个文人,喜欢和高僧谈论佛法。《康熙海州志》中就收录有宋统殷《憨山寄谢无相禅师》的诗句,记述了他对淮安寺僧人无相大师的情意,诗曰:“忆昔初年六十余,别过十载近何如?光阴有限频频觉,妄想无边念念除。净土莲花禅水灌,心田爱草慧刀锄。百千万劫俱空过,莫使今生又涉虚。”

围剿李自成,兵败被撤职

崇祯时期,宋统殷的功绩受到皇帝的重视,升任山西巡抚,成为封疆大吏。正所谓祸福相倚,这次荣升反成为宋统殷政治生涯的一个转折点。

众所周知,崇祯一朝地方民变不断,明王朝已经走到了末路。而在全国各地中,匪患最严重的就是陕西、山西,这里有高迎祥、李自成等农民起义军,势力极为强大。崇祯三年(1630年),宋统殷出任山西巡抚,要接手的就是这个“烫手山芋”。

当时,陕西农民起义风起云涌,闯王高迎祥结成36营,分道出击,其所部将领紫金梁率数万人马向山西进攻。宋统殷督率明军奋力迎战,在阳城、高平大胜,在河南的修武重创义军。然而,农民起义已成气候,山西全境多数城池被攻破,宋统殷已经无力回天。

据李健侯先生所著《大顺帝李自成》一书记载,崇祯五年(1632年)秋八月,李自成率了大兵,由陕西入山西,宋统殷的灾难来了。当时,李自成农民军前锋攻入绛州,李自成的大队也向隰州(今隰县)一带杀了前来。大兵到处,连陷大宁、泽州,由泽州进攻沁水,所到之处势如破竹。山西巡抚宋统殷大惊,立刻飞檄总兵曹文诏,叫他率了大兵,火速向蒲州、沁水一带迎头痛剿。曹文诏打仗还是有一套的,如果农民军跟他硬拼,山西未必能破。谁想李自成采纳谋士牛金星的建议,留下小部队吸引曹文诏注意,自率大兵绕小路,扑向寿阳一带,直逼太原。宋统殷闻报大惊,急令副将吴才率领精兵五千,星夜扼守寿阳,一面飞章向朝廷告急。可李自成毕竟作战勇猛,朝廷援兵没到,寿阳就被攻下,随后和顺、顺平两县也失陷了。后来,吴才由寿阳逃回太原,宋统殷恨得咬牙切齿,大喝一声:“将他推出辕门斩首!”

宋统殷的失败固然跟农民军势大有关,却也有他个人的责任。据说,宋统殷恐怕与李自成结怨太深,通令前方将士“杀贼者抵死”(不准乱杀敌人,违令者要抵命),因此那些将士越发畏缩不前。也有专家认为,内阁首辅周延儒诬陷宋统殷,称其有“杀贼者抵死”不战之令。

明崇祯五年(1632年),崇祯帝降旨,罢免宋统殷山西巡抚之职。宋统殷结束了官场生涯,也因祸得福保全了身家性命。

墓志铭现身即墨,总结宋统殷一生

离开官场之后,宋统殷回到即墨宋家官庄村。两年后,宋统殷离开人世,被安葬在宋家官庄村的村前。

1966年,宋统殷的坟墓被挖开。据宋统殷的后人介绍,坟墓被挖开时,他的尸体上穿着莽衣玉带,但见风后衣服马上风化。坟墓里除了出土一只凤簪外,没有其他的陪葬品。当时坟墓还出土了墓志铭的一部分,不久以后,这部分墓志铭和墓碑都被人推进了水井里。

墓志铭的另一部分呢?宋统殷的后人宋祚修说,被他的父亲藏在了村东一处老宅中。

由于风化作用,墓志铭上的字越来越模糊。2009年6月28日,宋祚修找即墨市博物馆副馆长陈海波帮忙,将墓志铭的内容拓下来进行保存。经过研究 ,陈海波发现,宋统殷的墓志铭是当时的左都御史——平度人贾毓祥写的 ,贾毓祥对宋统殷十分熟悉,墓志铭上共有1328个字,对他的一生做了详细的记录和总结。

宋统殷文武兼备,他于政务与战事忙碌之中也留下了许多传世之作。即墨市史志办主任张可先在《明代山西巡抚宋统殷小传》中说,在明崇祯三年(1630年)八月二十六日的征战中,宋统殷写下了“长河怒浪拍天开,何事旌旄拂地来。野色迷漫横水陆,王师震迅失风雷。无端羯鼓中宵尽,有脚阳春绝域回。秦晋封疆缘底事 ,可能无意出群才。”现存即墨市博物馆的国家二级文物《明初拓淳化阁帖》,宋统殷是最早的收藏者,并盖有其收藏印章。 特约撰稿 田野

[来源:城市信报 编辑:光影]
精彩美图 更多 >>

青岛话题 更多 >>

深度报道 更多 >>

大家爱看

信网手机版

信网小程序

青岛网上辟谣平台

AI调解员

Copyright © 2014-2024 信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4028146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80021 增值电信:鲁B2-20180061 鲁公网安备:37020202000005号
手机版 | 媒体资源 | 信网传播力 | 关于信网 | 广告服务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