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儿岛又称燕岛 ,据说明代它还真是一个“岛”,到清代中期才与陆地相连 ,形成今日的半岛。
燕儿岛因海蚀作用,礁石林立,每逢秋季大潮,惊涛骇浪拍打堤岸,非常壮观。在上世纪30年代,这里是青岛著名的旅游景点之一,名为“燕岛秋潮”,是“青岛十景”之一。今天的《发现青岛》,我们就来聊聊燕儿岛。
燕儿岛又称燕岛
岬角,有的是自古以来与陆地相连的海角,有的本来是近岸的海岛,由于泥沙淤积加之人工治理与陆地相连形成半岛似的岬角,燕儿岛便属于后面这一类。
燕儿岛又称燕岛,在浮山湾东端,是一个突出海中的岬角。有关它的早期描述,往往都与浮山所紧密相关。
据史料记载,明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五月,鳌山卫浮山备御千户所(简称浮山所)设立。同期,浮山所开始建庙宇,其中龙王庙(现已坍塌)即坐落在燕儿岛的最高处。明清时期,为停泊渔船和避风,浮山所村曾与周围各村一道在燕儿岛西北角的小海湾处垒起了一条长达50米的石墙,俗称湾子墙,作为燕儿岛的简易码头。清道光元年(1821年),湾子墙曾得到修复。
在青岛开埠之初,燕儿岛只是一个海边的荒芜之地。那么,燕儿岛是如何得名的?有几个不同的版本。清代《即墨县志》记载,每年秋天,海鸟迁徙,成群海鸟聚集,停留其上歇息,故名。1901年出版的由德国人谋乐编撰的《山东德邑村镇志》在介绍浮山所时,则对燕儿岛描述如下,“按照中国地图,岸边有一小岛名叫燕儿岛,即‘燕子的岛’,其西是绿豆岛(今太平角)。这两个岛现在与陆地相连,即使在高潮时其连接处也不被淹没。”
关于燕儿岛名称的由来,青岛著名文史专家鲁海先生,还讲了这样一个民间传说:浮山湾畔一个小岛上栖息着一群海燕,它们是渔民和船员的朋友。平常,海燕们在船帆上回旋、飞翔、鸣叫,像与人们对话,甚至有的海燕衔上鱼来丢在渔船的甲板上。当渔船航行在海上遇到暴风雨时,海燕会在前方鸣叫着为船员导航,使他们安全地回家。有一年,一只巨大的恶鹰从北方飞来浮山湾,它见到了这群海燕,展起巨翅扑来,龙王见状大怒,请来雷神保护海燕。雷神在一道闪电中一声霹雳杀死了恶鹰,巨鹰成了岸边海中一个岩礁,人们从此把小岛称为燕儿岛,把岩礁称为鹰嘴岩。
传说是民间故事,不是历史,但它传达了惩恶扬善、保护黎民百姓的美好愿望。
“燕岛秋潮”列入青岛十景
故事是美丽的,燕儿岛的景色更是美丽的。
民国时期,燕儿岛更出现了“燕岛秋潮”的奇景。聂慧哲在《奥帆基地的前世今生》中是这样说的:“燕儿岛因海蚀作用,礁石林立,每逢秋季大潮,惊涛骇浪拍打堤岸,非常壮观。在上世纪30年代,这里是青岛著名的旅游景点之一,名为‘燕岛秋潮’。”
1935年,青岛曾进行过“青岛十景”评选,当时评出的“青岛十景”是:“飞阁回澜”、“琴屿飘灯”、“穹台窥象”、“汇滨垂钓”、“湛山清梵”、“燕岛秋潮”、“东园花海”、“会崎松月”、“丹丘春赏”、“登瀛梨雪”。1937年出版的《青岛概要》是这样介绍“燕岛秋潮”的:“燕儿岛环浮山所之东,半岛孤悬,作飞入海中之势,秋高潮涌,尤为可观。”在燕儿岛上看“潮”,尤其是岛东南部,排浪趁风势,汹涌而来,如雄武的骑兵阵营,勇敢地撞击到礁石群上,澎湃有声,洁白的大小浪花飞上半空,在阳光下迷蒙落下,令人陶醉。
然而,“燕岛秋潮”这一景观却因历史的原因而命运多舛。早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由于地理位置较偏的原因,“燕岛秋潮”就一直无法与栈桥、汇泉等景点抗衡。
由于北海船厂在浮山湾的建立,这一景观受到影响,“燕岛秋潮”被人们渐渐遗忘。在青岛奥帆中心的建设过程中 ,曾有人担心大规模的建设会使本来就被遗忘的“燕岛秋潮”不复存在。令人欣喜的是,这个问题用燕儿岛山中开出一条隧道的方式解决了,使得山上的植被完好无损,更使得“燕岛秋潮”这个景点得以保存,“燕岛秋潮”又获得了新生。
“山大”曾在这里建果园
说起来,燕儿岛与国立山东大学还有一段渊源。
1935年,武汉大学教授、著名女作家苏雪林与丈夫一起来青岛避暑,住在福山路3号,就是山东大学的教师宿舍。她在游记中写道:“我们游过太平角,又驱车去游燕儿岛。”她游燕儿岛之后写道:“我要有一个理想的居处。”
燕儿岛出现在了苏雪林的笔下,这时它的身份是:国立山东大学的果圃,也可以说是山东大学植物系的实验场。原来,1932年暑假,赵太侔接任国立山东大学校长以后 ,在燕儿岛建山东大学的农业试验场,植有花木,种有果树。许多大学学子常到燕儿岛来,他们很喜欢这片土地,到了夏季他们在岛上支起帐篷,看护种植的各种植物,晚间举行篝火晚会,白天则扑向大海游泳,这里逐渐成了离市区比较远的海水浴场。
苏雪林游览“山大”果圃,写下《岛居漫兴》一组游记,为后人留下那时燕儿岛的情形。果圃中都有什么呢?苏雪林发现,“这园子面积虽不及中山公园之大,规模也极可观……果圃所种大部分是苹果。除北方土产 ,外国名种也搜罗了来试植。据说美国苹果有200余种:小如核桃的,大如柚子的,青如翠玉的,红如玛瑙的,滴溜滚圆如皮球的,腰肥颈细如葫芦的,专作果品吃的,专供酿酒用的,颜色、形状、味道、用途,各有区别。”燕儿岛“山大”果圃距市区偏远,而无车马喧,除了培育果木,还养育鸡鸭,颇有乡村风味。苏雪林置身绿荫,听鸟声虫语,觉得果圃管理员的生活很惬意,“很觉羡慕”。
青岛有好几个海水浴场,苏雪林都去过。她说,燕儿岛浴场海湾宁静,环境幽美,海天一色,虽然距市区远,游泳的人很少,但这正是它的特点。
燕儿岛经历沧桑巨变
百年中,燕儿岛经历了沧桑巨变。
据鲁海先生介绍,上世纪20年代中国政府收回了青岛,到20世纪30年代市区已经扩大,原是乡村的燕儿岛进入市政府的视线。当时的政府学习西方国家,在少年中建立“童子军”,看好了燕儿岛,在岛上建了童子军训练营地,少年儿童们在这里训练野外生活能力。白天一片天真儿童的欢声笑语,晚间燃起篝火,在岛上唱歌跳舞。
1933年,为筹集资金兴建浮山所小学校舍,浮山所村出让燕儿岛10亩土地准许万国体育会建青年营(国际夏令营),所得资金全部用于兴建浮山所小学校舍。
青岛市的信鸽协会也在燕儿岛上建了基地,有许多鸽舍。在通信设备还很落后的时代,用信鸽由郊区、县向市区的报社传递新闻。有一年,还举办过由青岛至北京的信鸽长途飞行比赛。
这时,一条滩堤将燕儿岛与陆地相连,燕儿岛也成为青岛一处旅游胜地,甚至还成为电影取景地。1936年联华影片公司拍摄故事片《浪淘沙》,该片的绝大部分是外景。导演是孙瑜,他曾于1926年至1928年在青岛生活了两年,熟悉青岛,决定来这拍外景。《浪淘沙》的内容是写一个探长追捕一个嫌犯海员阿龙,途中海船触礁,游上一个荒岛,二人患难与共,成了朋友。孙瑜选择了燕儿岛作为片中的荒岛。影片男主角是中国第一个影帝金焰。每遇晴天,车身上写着联华影片公司的汽车由太平路驶往燕儿岛,往往有影迷不嫌路远来一睹明星风采。
据说,当时孙瑜带领电影摄制组来青岛同时拍摄两部电影,为了避免重复,《到自然去》选在第三海水浴场拍外景,《浪淘沙》则选在燕儿岛拍外景。今天,我们看老电影《浪淘沙》,如果仔细一点,仍然会辨认出燕儿岛的轮廓。
抗日战争时期青岛沦陷,在敌伪统治下民不聊生,燕儿岛鲜有人迹。
鲁海先生说,抗战胜利后,他又回到了这里:“我在读中学,一年夏末与几位好友骑自行车去燕儿岛洗海澡,当天只有十几个人在这里,十分安静,不像汇泉浴场的喧嚣,岛上有几间已破旧的旧房,已无人居住。有人说是昔日的龙王庙,有人说是昔日的童子军营地,不过它被我们当作了更衣室。”
奥运让燕儿岛重获新生
燕儿岛之于青岛,一度是军事要塞,兵家必争之地。因此,燕儿岛见证了青岛的历史,战争的烙印留在这个美丽的小岛上。
1914年8月23日,日德战争爆发。日本为了从德国手中抢得青岛,主动发动攻击。日军以海军为急先锋开路,陆军强行登陆青岛,和德军展开阵地战,燕儿岛铭记下入侵者的脚印。8月至11月 ,德军在浮山湾布下防线,日军所属部队派出一个小队攻占了燕儿岛。日军以燕儿岛为跳板,直扑小湛山堡垒。那一段战争的硝烟虽然消逝在历史的天空,但燕儿岛之于青岛的军事价值凸显出来。
1947年夏,燕儿岛西海滩被美国海军辟为专用海水浴场,禁止村民在此赶海、捕鱼。1949年5月,美国海军撤出青岛,一个时代结束了。
青岛解放后,海军北海舰队在燕儿岛建了军用品仓库和靶场。1968年8月,交通部红星船舶修造厂(即后来的北海船厂)在浮山所湾建厂,燕儿岛及其周围的浮山湾均被圈在厂内,燕儿岛从此与世隔绝。
随着新世纪脚步的到来,青岛与奥运结缘。奥运,其实是以和平的方式,在演绎战争的艺术。奥运也赋予了军事要塞燕儿岛新的生命。北京奥运会成功申办之后,决定在此建设奥帆中心,北海船厂从2003年2月12日开始西迁。这一次,燕儿岛好似脱胎换骨一般,彻底改变了容颜。2006年6月底,青岛奥帆中心在燕儿岛建成。2008年8月20日,青岛奥帆中心千帆云集,万船竞渡,殷剑拿到了中国自参加奥运会以来的第一块帆船金牌。
从此,燕儿岛褪去自然的记忆,成了享誉全国的人文景观,奥帆中心也成为青岛又一个标志性景点。城市信报记者 宫岩
[来源:城市信报 编辑:夜楼]大家爱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