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上一段坡度平缓的石板路,浙江路上高大雄伟的“双塔”建筑便映入眼帘。它就是德国人在1932年始建的圣弥厄尔大教堂,又被青岛人称为天主教堂。作为青岛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天主教堂是青岛地区最大的哥特式建筑,也是中国唯一的祝圣教堂。
天主教堂坐落在观海山麓,当年来青岛的船只驶进青岛,看到的第一座建筑便是这座大教堂 。今天的《发现青岛》,我们就来说说青岛天主教堂。
青岛最大的哥特式建筑
青岛天主教堂位于浙江路15号,由德国设计师毕娄哈依据哥特式和罗马式建筑风格而设计。
教堂始建于1932年,1934年建成,占地面积11480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6301.54平方米。教堂以黄色花岗岩和钢筋混凝土砌成,表面雕以简洁优美的纹案。窗户为半圆拱形,线条流畅,显得庄重而朴素。大门上方设一巨大玫瑰窗,两侧各耸立一座钟楼,高56米,红瓦覆盖的锥形塔尖上各竖立一个4.5米高的巨大十字架。据资料记载,西钟楼有一口大钟,东钟楼则是三口小钟,四口钟的钟声是按震动频率比的声学原理巧妙设计的。大钟一响,小钟配合,便能奏出悦耳的旋律,声传数里外。
进入教堂,是一个高达18米、可容千人的宽敞明亮的大厅,色彩斑斓的玻璃花窗透射出柔和的光线。大厅东西两侧设有走廊,后面设有两个大祭台,四个小祭台,厅的穹顶绘以圣像壁画,灯光炫目,充满浓厚的宗教气氛。天主教堂是青岛地区最大的哥特式建筑(今称法国式建筑),也是中国唯一的祝圣教堂(祝圣是对祝祷对象的赞美),同时也是基督教建筑艺术的杰作。
天主教堂看上去很完美,但仔细看看,会发现一个奇怪的地方:在钟楼顶部的东西南北四面,都有用铁板遮掩的一个圆形洞,似乎和这座宏伟的建筑有些不协调。这是为什么呢?青岛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的《青岛文物与名胜保护纪实》一书为我们揭开了这个谜底:“按原设计是在钟楼上端的4个方向各安装一个大型的机械表,使岛城市民无论在哪个方向都能及时准确地知道时间,这在手表还没有普及的时代确实是件大好事。为此,教会曾和当时的市政府商讨,这8块大型表应由政府安装,但协商未果,教会也因经费短缺而作罢,从而造成钟楼顶部这种特异的装饰。”
青岛近代建筑中主要有五大钟楼。天主教堂钟楼是青岛五大钟楼之一,另四座是:湖北路29号市公安局钟楼、泰安路2号原火车站钟楼、江苏路15号基督教堂钟楼和观象八路1号圣保罗教堂钟楼。
因希特勒准备战争,缩小了规模
不光原设计中的大型表没有出现,原设计中的很多东西都没有了,甚至如今的天主教堂也只是其中的一部分而已。
按照原设计,天主教堂是这样的:“除了现在的教堂,另建一座100米高的圆形高塔,教堂中部的上顶建一圆亭和瞭望台,登上俯瞰,市内及海上风景可尽收眼底。另外,和教堂相配套的附属建筑也颇具规模,就是在教堂正门对面的空地上(即曲阜路3号及甲乙丙3个门牌的教会的房产和空地,也就是现在东起蓝宝石、都来顺酒店,西至青岛日报社宿舍、邮电局,这一带曾是教会的花园、奶牛场)建一座4层楼的新主教府 ,主教府和教堂由一座过街天桥相连,人们往返不必经过马路。”
如果按照这个“原设计”,天主教堂会是一个宏大的存在。为什么最后只有这么一座教堂孤零零存在?这得怪希特勒。原来筹建这座教堂的是德国籍主教维昌禄,款项是他在德国募捐的。当时,希特勒为准备战争,严禁德国本土资金外流,维昌禄主教所募款项很大部分未能带来青岛。无奈,维昌禄主教又去美国募捐,并向青岛教区募集,但建筑费仍嫌不足。因此,不得不修改图纸,即建成现在的规模。
两任主教的故事
圣弥厄尔大教堂的名字,是由第一任德国籍主教维昌禄选定的。“圣弥厄尔”是《圣经》中记载的一位总领天神,他与魔鬼首领战斗,打败了魔鬼,保护了人类。按照天主教的传统,每建立一处教堂就要确定一名教会历史上的圣人作为主保,这位主保圣人的名字也就是这座教堂的名称。但,青岛人更习惯叫它天主教堂。
天主教堂在建设过程中也受到极大关注,尤其是几台电动卷扬机吊运建材的场景,让附近明德小学的学生们看得目瞪口呆。至于教堂落成典礼,更是隆重:
1934年10月27日,教堂举行盛大招待会,前来参观祝贺的有政界领导人、宗教界上层人士及社会名流约百人,青岛市长沈鸿烈特派秘书长胡家凤作代表前来祝贺。1934年10月28日是星期天,这天进行了新教堂的祝圣大典,典礼从早晨7时30分开始,到中午12时30分结束,由济南教区德籍杨主教讲道,烟台教区法籍罗主教主祭,举行拉丁文的大礼弥撒。
就在天主教堂落成的7年后,1941年10月3日,维昌禄主教因病去世,享年58岁。继任青岛教区主教的是田耕莘,山东阳谷张秋镇人,当时是阳谷教区的主教。1942年11月10日,田耕莘主教来青,1945年12月22日,田主教被擢升为枢机大主教。当时这可是一件大事,甚至连蒋介石都派出了自己的飞机驾驶员。
王泽敏、石振寰在《青岛天主教圣弥厄尔大教堂巡礼》一文中说:“田耕莘主教是位德才兼备的牧者 ,特别是在传教事业上有独到之处。……他在罗马接受枢机大主教职务后,便起程回国,先到上海,又到南京,1946年4月下旬由南京乘南京政府提供的‘美龄号’专机抵达青岛。飞机驾驶员是为蒋介石驾机的衣复恩。随后,乘车回浙江路主教府 ,教堂周围由军警把守,禁止人员、车辆通行。美国海军乐队在教堂门前列队奏乐欢迎,青岛市警察局乐队则在曲阜路、浙江路路口奏乐致敬。从主教府门前到教堂正大门的这段路,则由明德小学的童子军着服装、持军棍夹道欢迎。”
在中国天主教史册上,这是辉煌的一页。但很快,1946年5月,田耕莘枢机大主教擢升为北京教区总主教离开了青岛。
两个小插曲
天主教堂曾接待过很多人,其中不乏教会上层人士。比如美国纽约市枢机大主教斯培尔曼,还有美国海军第七舰队司令柯克上将。
那时,美国海军第七舰队盘踞青岛,司令柯克上将是位虔诚的天主教徒。斯培尔曼枢机大主教在天主教堂内做了一台大礼弥撒,上午9时开始,满堂都是美国兵,连东、西走廊也站满了人,柯克也来跪弥撒。柯克是虔诚的天主教徒,并不是因他在教堂跪弥撒,而是当时出版的《新闻天地》杂志上的一篇报道才给人这个印象的。报道说,1947年的一天,国民党天津警备司令陈长捷在天津宴请军政要员、社会名流、中外贵宾200多人,田枢机大主教、柯克上将也在被请之列。当柯克进入宴会大厅,一眼看见身穿主教礼服的田枢机大主教时,立即驱前,单膝跪下,亲吻他的手(实是吻权戒),当时引起来宾轰动和议论。
“文革”时,天主教堂也受到严重破坏。汪稼明在《圣弥厄尔天主教堂》中记载了这么一件事:
有一天,教堂钟楼扎了脚手架,据说是要锯掉十字架。消息不胫而走,很多人跑来看热闹。围观的人们议论纷纷,看着几个人爬上架子,在蔚蓝天空中拉开了锯子。到晚上,传说从架子上摔下两人,当场死亡;又传,教堂中原存有一架中国仅有的大型管风琴,弹起来的话,全市都能听到那悠扬的声音,但就是这样一件稀有之宝却被红卫兵砸毁了。
动乱过去,宗教财产又得到恢复,钟楼上的十字架又重新制作安装上了。1982年4月8日复活节,整修一新的天主教堂重新对外开放做弥撒。1998年10月,青岛市人民政府决定将天主教堂作为旅游涉外景点全面开放,正式接待国内外游客。
管风琴的传说
说起天主教堂,还有件乐器不得不提,那就是有2400多个音调,当时亚洲最大的管风琴。据王泽敏、石振寰介绍,这架闻名于世的管风琴,安置在教堂内的唱歌楼上,“管风琴的风管粗细不一,粗管直径约有20厘米,细的只有人的拇指粗。长短不等,长的有4米左右,短的有几十厘米,但错落有致,排列下有序,极为美观。每当周日,管风琴就会奏响,风琴音量洪大,气势雄伟,人站在海边都能听见它的和声,美妙极了……1956年夏的一个上午,中央音乐学院的一位苏联专家带领该院20多名学生来到教堂,参观了这架管风琴。苏联教授说,他到过世界许多地方,还没看到这么大、音响这样好的管风琴。”
那么,关于管风琴的来历你是否知道呢?据记载,上世纪30年代初教堂建成不久,美国方济各玛利亚传教修女会开办了圣功女子中学(今青岛第七中学),为此从捷克斯洛伐克引进了这架管风琴。但,坊间还流传着这样一个传说:管风琴代表的是德国人在全球的野心,他们在全球五大洲分别装了一架,唯一未毁于战火的是青岛的这架。
不管如何,“文革”期间,管风琴受到严重破坏。那么,现在这架管风琴又是怎么引进的?2006年,一位叫左汉的演奏琴师,随妻子从家乡比利时来到青岛并定居于此,由于他在国内就专业从事管风琴演奏,所以认识不少制造管风琴的生产商,在他的牵线下,天主教堂与德国乐博管风琴制造公司2007年达成协议,耗资1090万元购买了这架德国原装进口的管风琴。左汉说:“我的家乡及周边的德国、法国等欧洲国家几乎每个教堂都会有管风琴,但来到青岛,发现天主教堂内没有管风琴伴奏,觉得很遗憾,于是就和教堂沟通,没想到我的想法与教堂方面一拍即合。”
从那时起,天主教堂里又传出了曼妙柔和、空灵深邃的琴声。 城市信报记者 宫岩
[来源:城市信报 编辑:夜楼]大家爱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