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信网手机版移动继续看新闻
2016 12/06 08:40
· 来源 ·
城市信报
· 作者 ·
田野
· 责编 ·
夜楼
阅读量
扫描到手机
用手机或平板电脑的二维码应用拍下左侧二维码,可以在手机继续阅读。

青岛鲍岛最早一批渔民姓陈 劈柴院原名江宁路

劈柴院在大鲍岛村西也叫江宁路,为路名打过官司

对于不少青岛人来说,提起劈柴院,那并不单单是一个耳熟能详的地名,而是一个承载了许多欢乐记忆的市井大院。它在人们心目中的位置,就如同北京的老天桥 、上海的大世界、南京的夫子庙、济南的大观园。

但老青岛人钟情劈柴院绝对跟劈柴无关,“玩”和“吃”,尤其是前者才是劈柴院灵魂所在。

接下来,我们说说劈柴院 。

劈柴院的地:劈柴院就是江宁路,原来是私地

说来有趣,和人一样,劈柴院也有大名和小名。小名通俗好记,流传最广,大名比较正统,反倒渐渐被人遗忘了。劈柴院的小名就是这个“劈柴”,它的大名是什么呢?叫江宁路。也就是说,劈柴院就是江宁路。

江宁路位于中山路的北端,呈“人”字形,地面用大青石条铺成了三条小街,每条街大约50米。它的东门通向中山路,西北门通向北京路,西门通向河北路。上世纪30年代,那里集中了不少饭店、商号等。

说起江宁路,有一件趣事不能不提。青岛的路有很多,有的路是约定俗成起的名字,有的路是政府给起的名字,可唯独这条江宁路特别,他是打官司“打”出的名字,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通过查阅青岛市档案馆的档案,青岛城市人文历史研究者吴坚发现了这个不为人知的官司。

1901年8月,平度商人官某与即墨商人胡某各自买下劈柴院面向直隶路(今河北路)的地块,两地相邻。当时周边的道路还没修好,为了行走便利,官某与胡某盖房时商定,各自在两地交界处余留两米半当作双方公用小道。路是官 、胡两家私有,如果现在,也许他们会用条破绳拦着,可那时人厚道,谁走都可以。于是时间长了,这条小路也就成了公共通道,恐怕行人也淡忘这个方便是官、胡两家提供的。正因为是私地,无论德国殖民时代,还是后来的日本军事统治期间,这条路都没被冠名。

1922年12月,中国政府收回青岛主权后,胶澳商埠警察厅首先废止了日占时期的路名,然后将全市的道路重新作了命名。在重新命名的道路清册中,官某与胡某两家的这条五米宽的小路并不在册。然而没过多久,警察厅给市里的几条无名道路起名字的时候,官某与胡某家的这条路列入其中。起初,官、胡并没当回事,直到有一天警察在他们的路口镶上“江宁路”牌的时候,他们咋看都觉得不舒服:这明明是私人地皮,咋成公共道路了呢?1928年8月,两家上书胶澳督办公署,说明该路为私地,呈请在这条路的西路口,也就是在面朝河北路的路口上合建门洞,以表明此路并非公共道路;同时,他们还请求把江宁路路名撤销 ,改为江宁里院,以彰显该地为私有。胶澳商埠总办受理后,责成警察厅调查并提出处理意见。警察厅最后提交的处理结果是:门洞可以建,路名不能改。

结果,官、胡二位商人输了官司,给青岛“贡献”了条江宁路。

劈柴院的名:因“劈柴市”而得名?还是因“劈柴屋”?

到上个世纪20年代中期,江宁路成了步行街,有二十几个大院,整条街都是商业、餐饮、娱乐集中的地方,人气很旺 ,是老青岛人当时逛街里的集中去处。不知何时,人们称呼这个地方时,不再叫江宁路,而是叫劈柴院了。

劈柴院这个名字是怎么来的?那说法可就多了。

第一种说法,这里曾为劈柴市,以后有了建筑、形成了院落,就叫了劈柴院。据说,这些劈柴除了供市民烧火做饭外,还供应大窑沟窑炉烧制砖瓦等等。这种说法,和中山路以北的大窑沟遥相呼应。

还有一种说法,是以诸城诗人刘少文的记载为依据。在刘少文的诗集《青岛百吟》中,我们看到了这样一段注释:“劈柴院近中山路,最繁闹之区。院内皆劈柴架屋,故名。”这就是说,劈柴院是因为此处盖了许多临时的商用“劈柴屋”而得名。

不过在劈柴院中山路入口处,墙壁上记录了更多种情况:“关于劈柴院曾有很多说法,有人说原叫‘劈财院’、‘卜字院’、‘竹竿院’、‘批采院’。”

对于这些说法,专家的意见不甚一致。鲁海和吴坚比较认同“劈柴市”的说法。鲁海认为,劈柴院得名是因为这里曾是在大鲍岛村集市上卖劈柴人的聚集地,而所谓的“劈柴”并非烧火的柴火,而是指木材。吴坚认为,1900年德国殖民者占据青岛之后,当时胶济铁路还没建成,当地没有煤炭供应,所以这里的人们主要以劈柴作为生活燃料,“于是 ,往大窑沟送劈柴的人就在窑厂附近的一处院落里开辟了劈柴市,由此渐渐地被称为‘劈柴院’。”

不过,王铎则倾向于认同刘少文的说法。刘少文是一位熟知青岛历史风俗的诗人,诗集创作时1929年正是劈柴院比较繁荣的年份。“院内皆劈柴架屋”是指当时在这个地方建了好多劈柴屋,“劈柴屋”是青岛的俗语,意思是装饰精美的木屋,并不是现代人理解的用木头钉起来的房子。这些“劈柴屋”都是规划形成的,里面主要经营各种零售商品,许多劈柴屋在此连在一起就形成了劈柴院。到底该采用哪种说法?这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劈柴院的玩:当时就有“一卡通”,马三立说过相声 现在很多年轻人提起劈柴院,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小吃。其实,在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劈柴院的主要功能是各种演出,花鼓戏、相声、魔术、京剧、茂腔,各种演出都有。它的次要功能才是吃饭。

关于劈柴院兴旺时期的景象,王铎曾经有这样一番描述:一进劈柴院的大门洞,先拿几吊铜钱买个竹制卡片,这竹片相当于今天快餐厅里的“一卡通”。进了劈柴院,小竹片是“万能的”。男人们可以拿着它去听书,院里光听书场就有十七八家;女人们可以拿着它去看电影,当上海人还不知道电影是啥东西时,青岛人已经可以看到从欧美进口的大片了,只是那时的电影都还没有配音,台上有个剧情讲解员,片子放到哪,就讲到哪;小孩子可以拿着它直奔小人书租赁摊。

像北京天桥,许多名角儿曾在劈柴院“撂过地”。相声大师马三立,1932年来青岛闯江湖时只有18岁,与刘宝瑞搭档演出了《对对字》、《大上寿》等段子,很受欢迎。1984年,他来青岛开会,专程到劈柴院寻访旧地,感慨万千。著名演员新凤霞刚出道时也曾在劈柴院客串过角色。劈柴院见证了艺人们充满辛酸的成功之路,也将老青岛人一代代浸润的人生体味化为城市的精神皈依。

劈柴院的吃:看戏饿了可叫“外卖”,一碗水饺一毛五

除了“玩”之外,现代人对劈柴院的理解就是“吃”了。早年的劈柴院提供的饭菜,绝对是物美价廉。

现在“外卖”行业发展兴盛,殊不知,早在上世纪三十年代,劈柴院里就有“外卖”了。早年人们在劈柴院看戏,如果中途饿了,院里有叫饭服务,一会儿工夫保证给你热腾腾地送过来。这时,你可以一边喝着啤酒、吃着烤肉 、啃着肉包子,一边接着听书、看电影、看小人书。回家时,还可以顺手买上一斤“劈柴院糖果”、“劈柴院甜点”。大院里集中了各式各样的小作坊,尽是自产自销的“劈柴院特产”……

劈柴院的门面房是各色酒肆和风味小吃店,小吃不仅好吃,而且便宜。在劈柴院任你是贩夫走卒还是拉大车捡煤核的,都能吃得起吃得饱。当时,劈柴院一碗水饺一毛五,买个纯肉包子才五分钱,分量那叫足啊。这么个花钱少吃得好的地界儿,劈柴院不受人爱戴才怪。在当时,李家饺子楼、张家坛子肉、杨家豆腐脑个顶个都有一大批忠实的美食粉丝。

劈柴院对于青岛人来说,是一个时代的记忆。它是一个市井大院,也是中山路商圈最传神也最具本土色彩的精彩段落。特约撰稿 田野

◎链接劈柴院的建筑

劈柴院不仅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它的建筑风格也独具特色。

建筑风格是指建筑物的独特个性或特征,是建筑艺术和审美价值的直接体现形式。如果说建筑风格能反映一个时代的特征,那么北京的天桥是“老北京”的活化石;上海的大世界是海派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结合的典范;南京的夫子庙再现了“庙、市、景”合一的明清风格——而从青岛的劈柴院,我们可以回望这个城市的殖民史和移民史。

劈柴院是旧青岛典型的里院建筑,同时还具有浓郁的江浙民居情调。所谓里院,是欧洲洋行、货栈与中国四合院的结合体。里院建筑,大都顺地势而建,大小不一,造型各异,一般不超过三层,大多为两层,有走廊、楼梯、水龙和厕所。而劈柴院与普通的里院又有所不同,劈柴院最早是由江苏商人按江浙民居再结合青岛里院特色建造的。狭窄的道路、比肩而立的小楼、江南水乡特有的木质大门、房间的布局大小等等,无一不体现着江浙民居的特色。也正因为这一点,劈柴院的路名也与众不同。青岛的路名大多以国内城市来命名,并且大多地缘相近,如劈柴院东面有胶州路、高密路、海泊路,南边是天津路,北边是北京路,西边是河北路,基本是山东、河北的地名,惟有劈柴院却是以离南京很近的江宁为路名。

劈柴院还有一个与众不同之处,就是老青岛的里院基本上都有吉祥的名号,如庆兴里、德云里、厚德西里,但劈柴院的四个里院皆无名号,而以门牌称呼。这可能又是受到外国人的影响吧。

[来源:城市信报 编辑:夜楼]
精彩美图 更多 >>

青岛话题 更多 >>

深度报道 更多 >>

大家爱看

信网手机版

信网小程序

青岛网上辟谣平台

AI调解员

Copyright © 2014-2025 信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4028146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80021 增值电信:鲁B2-20180061 鲁公网安备:37020202000005号
手机版 | 媒体资源 | 信网传播力 | 关于信网 | 广告服务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