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反对袁世凯称帝,周学熙被软禁 。袁世凯倒台后,周学熙才重获自由。此后,周学熙以天津为基地,营建起一个庞大的“周氏企业集团”,逐渐形成了中国南北两个经济重镇:上海和天津。周学熙也被誉为“中国水泥之父”、北方近代工业的奠基人。值得一提的是,周学熙曾在青岛创办华新纱厂,这是国棉九厂的前身。周学熙为青岛棉纺织事业的发展,也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两次出任财政总长
周学熙曾两次出任袁世凯政府的财政总长,做出了不少开创性的贡献。为使国库充裕,周学熙大胆地进行了多项改革 。
1912年,袁世凯刚当上民国大总统不久,就委任周学熙出任财政总长。在任上,周学熙最大的贡献是实行分税制,划分国家税与地方税,在各省建立国税厅。他首先指出当时税制紊乱的三个原因:一是穷者纳税繁重,二是富者不纳税,三是地方截留税收。他采取了集主要税源统归中央的办法:把大部分财权收归国家,建立新的财政管理体制,划分中央和地方权限,区分国家税和地方税。为落实中央与地方依标准分权收税的规定,他在各省设国税厅,分属财政部,以综理国家税收。随着中央权威的增长,民国二年国库收入增多了。
据《周学熙:巨擘善舞兴家国》称,1915年3月,周学熙第二次就任财政总长,袁世凯企图称帝,他坚决不与其附和,拒拨帝制活动经费,被软禁于北海。直到袁世凯倒台,他才重获自由。此后,周学熙以天津为基地,营建起一个庞大的周氏企业集团,他亲自创办的企业就有北京自来水有限公司、中国实业银行、唐山启新洋灰公司、大苑实业银行、天津华新纱厂、兴华棉业公司、跃华玻璃公司、唐山启新机器厂、滦州矿地公司、江南水泥公司等,吸引了北洋军阀争相投资天津,逐渐形成了中国南北两个经济重镇:上海和天津,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中国工业产业格局的形成。
周学熙也被誉为“中国水泥之父”、北方近代工业的奠基人,并与南方实业家张謇一起被时人称为“南张北周”。周氏企业集团资本金额高达4000多万元,在当时这几乎是一个天文数字。
在青岛创办华新纱厂
第二次任财政总长期间,周学熙发现,由于欧美国家忙于一战,一向大量进口的棉纱、棉布锐减,导致价格飞涨,纱厂的利润倍增,于是周学熙有了办纱厂的主意。可是创办纱厂历尽波折,直到1919年1月,天津华新纱厂才正式生产。由于纱厂利润高,华新公司又在青岛、唐山、卫辉陆续建立了3个纱厂。
这里值得一提的是青岛华新纱厂,周学熙之所以在青岛设厂跟他的一次崂山旅游有关。
辛亥革命爆发,逊清遗老纷纷避居青岛,周馥便是其中的一员。1912年,周馥携家带口来到青岛,住进了湖南路与蒙阴路路口的一所大宅子里,作为第四子,孝顺的周学熙随同侍养。据1937年《青岛华新纱厂特刊》中有关华新纱厂的历史记载,有一次周学熙到崂山郊外旅游时,“见居民面多菜色,衣不蔽体,惄(ni)焉悯之”。于是,周学熙就召集亲友,决定创办“华新实业公司”,买沧口德人缫丝厂旧址。利用袁世凯的关系,借公款,周学熙准备向德商瑞记洋行订购英国爱色利斯纱机。然而,纱厂生不逢时,契约刚签好,一战爆发,青岛成为日德战争的战场,周家仓皇迁到天津,厂房成为英国招募华工的根据地。
1919年,周学熙聘请了英国律师甘博士迭经交涉,青岛华新纱厂才重新回归。可此时的青岛被日本人占领,重启过程中,日本人为让日资内外棉纱厂占得先机,百般阻扰,致使华新纱厂1919年方得出纱。
青岛华新纱厂的经营颇为坎坷。众所周知,日商为了霸占青岛的纺织业,自然会用尽各种手段排挤华新纱厂,这最终导致华新纱厂走进低谷。为了摆脱困境,周学熙一度将工厂交给他的儿子周志俊主持。周志俊上任后,考虑到纺纱难以续存的情况,进行六项改革,他有留洋的经历,就对工厂用西方的管理方式。但在当时的国内形势下,想要振兴民族企业又谈何容易?据周志俊回忆,华新纱厂在青岛的发展可谓举步维艰,“当时日本人有意捣乱,招来崂山土匪孙百万、马文龙入驻市内,并绑架商会会长隋石卿”,周志俊称,当时他住在厂内“每夜均闻枪声,一夕数惊。”除此之外,由于军阀混战,青岛市政的主持者也是几易其人,频繁地迎来送往同样让华新不堪重负。
青岛华新纱厂的最终命运也就可想而知了。“九·一八事变”结束后,华新纱厂的股线在东北三省市场跌落,周志俊非常惊慌,不得已只能借钱买布机,开办了织布厂。日本在青岛登陆后,强迫周志俊卖厂,其实周已经把厂子转给美国人了,但日本人不甘心,他们扣押了周志俊的外甥作为恫吓的手段,反反复复之下,整个厂子以196万日元的低价卖给了日本人。”自此之后,青岛第一个民族纱厂成了日本人的资产。直到抗战胜利,华新纱厂才被赎回。解放后,华新纱厂发展成为青岛国棉九厂,继续书写着一座城市的纺织盛事。
周学熙在青岛还热心公益事业,曾常年捐资助教。据《胶澳志·教育志》记载:“礼贤中学始于光绪二十七年由瑞士同善会创设……经常费年约三千余元,大部分由亚细亚新教会同善会捐助。德日宣战因而辍学,翌年恢复开校授课,而经济日困,学生亦不如前之踊跃。八年皖绅周学熙捐助常年校款,兼设甲种商业班,至十二年,周氏岁捐中止。”此举令人所称。
曹禺受周公馆启发写出《雷雨》
周学熙虽然大力发展实业,可在晚年却淡出了商界,关于他隐居的原因,曾有这样一个令人哭笑不得的故事。有一次,启新公司股东开会,身为大股东之一的袁世凯家族也派人参加。会上,周学熙与袁家八公子意见不合,对方竟然掏出手枪来拍了桌子,而这个人还是自己的妹夫。这件事让周学熙很受伤,不久他就宣告引退,不再过问北洋实业的事务了。
退隐后,周学熙一直住在天津孟庄三多里的周公馆。周公馆始建于1915年,紧靠墙子河岸边,约10亩余,是一组极能体现房主人风格的中西合璧的建筑。苏莉鹏在《澳门路3号周学熙旧居:闭门耕读度晚年》一文中介绍,在周公馆里,周学熙过着与从前完全不同的日子。他不必整日在这里冥思苦想,思考怎样发展企业;也不必费神烦忧外面政局的混乱。在周公馆里,他闭门念佛,吟诗作乐,过得好不惬意。而在外边,这座周公馆却在不经意间因曹禺的一部话剧而令人产生了很多联想。
1935年8月,在天津师范学校的礼堂里,首演了一部名叫《雷雨》的话剧。这部话剧一上演,就引起了巨大的轰动。这个发生在周公馆的故事,立刻让天津市民联想到了当时在天津乃至全国都赫赫有名的周学熙。但曹禺说,他家虽与周家是世交,但《雷雨》的故事与周家毫无关系,只不过是借了他们的那座大房子而已。
作为周氏家族代表人物的周学熙,晚年对后代子孙的教育更加重视。最著名的,是他去世前前写下了一首示儿诗:“祖宗积德远功名,我被功名误一生。但愿子孙还积德,闭门耕读继家声”。
周志俊为抗美援朝捐献飞机一架
周氏家族此后近百年的命运,正是按照周学熙临终的设想发展的——“闭门耕读继家声”。周学熙的子侄辈、孙子辈出了大量的有学问的人,几乎可以开一所大学。
周学熙有3个儿子。长子周志辅,1918年任北洋政府总统府秘书,后任青岛华新纱厂董事长等职。
次子周志俊,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生,1912年随祖父周馥和父亲周学熙一起迁居青岛。他主要致力于周氏企业集团中的棉纺织业,长期主持青岛华新纱厂的生产,并在堂兄周达的长子、电气工程师周震良的协助下,将该厂建成了一个以电气动力为标志的现代机器大工业。
抗战爆发后,周志俊将青岛华新纱厂的机械设备移到上海,并陆续在上海创办了纺织、印染、机器三厂等,使他在上海企业界建立了声誉。因其支援抗战,遭到日本宪兵和汪伪特务组织的敌视和暗算,屡历险境。解放后,周志俊曾任青岛市政协副主席和山东省政协副主席。1950年,为抗美援朝捐献飞机一架,这是周志俊的又一大手笔,成为一段佳话。
三子周叔迦,是著名的佛学家。早年他隐居青岛,潜研佛学。1930年至北京后,先后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大学等校讲授佛学,著有《中国佛教史》。我国著名的红学家、文史学家周绍良就是周叔迦的长子。
周氏家族为后人所称道的,还有中国古籍收藏家、文物鉴藏家周叔弢 ,历史学家周一良,数学家周炜良等等。有人这样为周氏家族总结:第一代人做官;第二代人亦官亦商;第三代人经商兼做学问;第四代人因时代之局限,多以收藏度日;第五、六代几乎全是大学问家,真正实现了中国人“家学渊源”“代有人出”的传统理想。
虽非出青岛,然与青岛渊源深厚,这就是周氏家族。特约撰稿 田野
[来源:城市信报 编辑:夜楼]大家爱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