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占青岛17年,先后有四人出任德国在青岛的最高军政首脑——胶澳总督,依次是卡尔·罗森达尔 、保罗·叶世克 、奥斯卡·冯·特鲁泊和阿尔弗雷德·迈尔·瓦德克 。其中,第二任总督保罗·叶世克是唯一一位在青岛去世的德国总督。执政两年,有人评价他“思想开放 、诚实,力争把这块年轻殖民地的治理做到最好”,也有人给他贴上了“兵戎相见,血腥镇压”的标签。今天的《发现青岛》,我们就来说说叶世克。
迟到四个月的德国总督
和其他三位德国总督一样,叶世克也是海军出身。1851年8月4日,叶世克出生于当时属于普鲁士的波兰名城布雷斯劳,他的父亲是一名银行职员。中学还没有读完,叶世克就加入德国海军,年仅17岁。在这之后,通过德国波恩大学地理系教授马维立编译的《1898至1914年青岛德国总督传略》,我们可以清楚地看见叶世克所走过的路:
从1868年7月至1869年6月,叶世克随教练舰尼奥比号在非洲和西印度群岛活动,1872年晋升为海军中尉。1872年至1881年,叶世克按命令有规律地变换着在陆上或在舰上的职务,并于1881年在西印度晋升为上尉。1886至1888年,叶世克在东亚成为狼号炮艇的指挥官,并在1888年晋升为少校。1888至1892年,他在基尔成为鱼雷局的负责人,1892年至1895年在柏林成为海军部中央局长官,并在1894年晋升为上校。1895年4月,叶世克被任命为巡洋舰皇帝号的舰长,并率领该舰从德国到达东亚。1896年5月他被召回柏林,担任了海军最高统帅部外事局长官。1898年10月10日,他被任命为胶澳租借地总督。这一年,他47岁 。
为何偏偏选择叶世克担任胶澳总督,我们不得而知。只知道他在接到任命的四个月之后,也就是1899年2月19日,才抵达青岛 。叶世克并非第一次来到这里,早在1896年春天,他就访问过胶州湾,只是这次他要掌握这座城市的命运。
他为啥组建华人部队
首任胶澳总督罗森达尔只干了10个月便匆匆离开,扔给叶世克一大堆急切解决的问题。都说新官上任三把火,但叶世克却采取了较为温和的态度。
一方面,他做出了一项新决定:在参议重要的殖民地事务时,平民团体的三名代表将被吸收参加总督府议会,参与议事的时间是一年。这是叶世克上任不到一个月颁布的,青岛作家李明在《德国总督在青岛的活动碎片》中介绍:“三名代表当中,第一个由总督在听取总督府议会的意见后确定下来,第二个从在商业登记中的非中国公司选出,第三个则在土地登记中的地产主产生。第三名代表不分国藉,但应是至少缴纳土地税50元以上者。这个类似圆桌会议的做法 ,应该是对前段时间商人们非议政府施政不公平的回应。”
另一方面,他开始筹划组建华人部队。也许有人会问,德国本身就有自己的部队,为什么还要建立华人部队呢?吴坚在《叶世克的华人部队》中做了解释:“叶世克认为,这支为殖民当局服务的华人部队组建后 ,首先是可以节省大量的军费,比如,用120名中国士兵替代同等数量的德国士兵,每年可以节省开支36000马克;其次,这些华人士兵适应本地的气候和环境,可以更好地维护没有德国卫戍部队驻扎的租借地边沿地区的安全;其三,不妨直接引用叶世克自己的话:‘一个中国士兵的人命不那么宝贵,这便于在任何时间均可以没有顾忌地投入使用’。叶世克的话已经说得很明白,这应该是组建华人部队最重要的一条原因。”
这就是“华人制华”的战略 !德国海军部采纳了叶世克的建议和实施方案,批准在胶澳租借地建立一支由120名年轻的中国人组成的华人实验连,实验期为三年。这120名华人士兵,年龄大致在21岁至27岁 ,身高166厘米至174厘米;他们当中,大多为农民,其次是小商贩和泥瓦匠,再还有织工、木匠、厨师、铁匠、水手、理发师等等,甚至还有一名大学生。华人新兵每月的兵饷为8元,随着服役年限的增加,兵饷也会不断地增长。同时期在山东,一个好铁匠扣除饭钱每天只能挣7分。这支华人部队分为步兵和骑兵,步兵驻扎在李村,骑兵布防在胶州,不直接列入德军编制中,而生活待遇和营房条件,与德国驻军相比悬殊很大。
叶世克的战略,和日本帝国主义后来的“以华制华”战略没有什么两样。而这支华人部队,应该就是伪军。
提高工资应对用人危机
不知道是不是受银行职员父亲的影响,叶世克在解决问题时,特别喜欢用金钱。到任不到一年,最让他头疼的事情不是各种批评、麻烦和冲突,而是群众无声的抗议。因为这种抗议,让劳动力流失,青岛的各项建设工程几乎完全停歇了。
1900年8月7日,叶世克在给德国海军部国务秘书蒂尔皮茨的信中说,“在大企业的车间,尽管有几个来自上海的铁匠走掉了,但并未出现大批中国工人一去不回的问题。相反,在较小的企业中,很多中国工人却逃到了内地。这种危机甚至到了有一天有超过职工总数的60%的中国工人放弃工作。之所以会发生这样的问题,主要在于德国企业主对待中国工人的不同方式和方法上。”
什么样的方式和方法会让中国工人频频离开?据李明介绍,为了防止工人离开,德国企业主采取了类似强迫寄宿的办法,就是工人必须在受到监视和周围用高墙围圈起来的工地里,进行居住和劳动。劳动时间,冬天为12小时,夏天为15小时。
叶世克开始有所改变,首要措施还是提高工人工资,从每天20分提高到25分。即使这样,仍然挡不住工人离去的脚步。后来,叶世克又把希望投向了中国包工头们,跟他们商讨运输建筑材料和用舢板运送石料筑坝的费用,并要求企业自己承担这些工作。最终,工程建设得以继续进行。
揭下了温和的面纱
从开始的圆桌会议到建立华人部队,再到提高工人工资留住劳动力。叶世克采取了很多温和政策,但他会一直这样温和,当一个文人总督吗?千万别忘了他30年的海军生涯,在那里,遇到问题最直接的解决方案就是武力。很快,叶世克的铁腕便被激发出来了。
在修筑胶济铁路的过程中,中德双方发生了很多冲突。比如耕地被占用,补偿款却被德方雇佣人员私吞;野蛮挖掘坟墓,伤害了中方居民情感……1899年的高密,所有的矛盾终于以流血暴力的形式爆发了。
李东平在《袁世凯与胶济铁路》一文中介绍:“高密境内芝兰庄一带,地势北高南低 ,雨季时容易在路堤北部造成积水,对乡民收成造成不利影响。对此,乡民多次向工程部门反映,请求在修筑这一段铁路时多开涵洞,尽量增加泄洪量,但路方却置之不理。从这一年6月开始,乡民开始逐渐聚集阻挠铁路修建,铁路公司遂向胶澳督署请求军事干预。闻讯,胶澳总督叶世克未向柏林请示,擅自决定出兵平息。他的理由是:高密位于中立区,胶澳有权调动军队;必须给中国居民‘上一堂教育课’。6月22日,叶世克以‘保护路务’为借口,派兵镇压,造成芝兰庄村民死伤100余名。随后 ,德军得寸进尺,窜入高密县城,肆意烧杀抢掠。”
面对德人的侵略,山东巡抚毓贤却答应赔偿德人损失,并下令禁止乡民阻路的举动,进一步激化了中德双方的矛盾。高密县官亭村民孙文、绳家庄武生李金榜率百余人,执旗抬炮,拆棚拔标,迫使德国修筑铁路工程多次停工。叶世克以武力相威胁,迫使清政府出兵镇压。李金榜率领3000余人冲击铁路施工现场,遭到镇压,孙文也被杀害。
直到1900年10月,叶世克与继任山东巡抚袁世凯达成协议,这件事才最终解决。协议规定,铁路50公里(两侧各25公里)以内的工程由胶澳总督保护,以外由中国当局保护。叶世克向高密和胶州各派一支由200人组成的军队,以确保胶济铁路胶州高密段恢复建设。
不仅如此,还有史料显示,在1899年至1900年期间,叶世克采取了强硬的手段,先后多次派兵侵犯胶州、即墨、高密、日照等地,镇压义和团运动和反德筑路斗争。虽然镇压事件在中国乃至德国学术界受到了广泛谴责,给他贴上了“兵戎相见,血腥镇压”的标签,可他依然获得了德皇和海军部的褒奖。
叶世克纪念碑
1901年1月27日,叶世克因感染伤寒在胶澳总督府卫戍医院(今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去世,葬入植物园西侧的欧人墓地(今百花苑)。
为表彰这位“最严峻时刻的坚强有力而且远见卓识的领袖人物”的殖民“业绩”,同年夏天,德皇威廉二世命令胶澳殖民当局为叶世克建纪念碑一座。1903年,叶世克纪念碑建成。
《青岛通鉴》载:“叶世克纪念碑位于市政广场南端(今太平路),面向青岛湾,共三层,用大理石砌造,碑座和碑体呈对称的六边形,碑体外环六根立柱,高丈余,为青岛前海一景。”
现存一些史料对叶世克纪念碑有着更详细的介绍:这是一座底部呈六角形的白塔式全花岗岩建筑,通高约为16米。塔身中下部石制的回廊形成了一个碑亭,塔身镶嵌有12块精心打制的铜牌,详细地记叙了德国占领胶州湾的过程、《胶澳租借条约》和叶世克画像、生平及“功绩”。
1914年日本取代德国占领青岛后 ,将塔身的铜牌拆除,改名为“大日本帝国占领青岛纪念碑”。1922年中国政府收回青岛后 ,将这座塔命名为“中国接收青岛纪念塔”。1938年日本第二次侵占青岛后,又改为“建设东亚新秩序纪念塔”。1945年日本投降后,民国青岛市政府又将其更名为“山河重光纪念塔”。1966年,这个纪念塔被拆除了。目前,这座塔遗址为太平路街心花园。
正如英国历史学家约翰·阿诺德所说,历史并不存在“单一的真相”。对于叶世克,德国当局给了他很高的评价,认为在1900年那段困难时间里,“他不顾健康,全力以赴地工作,才加速了生命的结束”。
英国人对他也抱有希望。1900年11月19日出版的《伦敦和中国电讯增刊》,曾经发表过一篇关于青岛的报道,评价他是“思想开放、诚实,力争把这块年轻殖民地的治理做到最好”的海军上校。
而在青岛人眼里,他只不过是德国胶澳租借地第二任总督,是唯一一位在这里去世的德国总督。城市信报/信网记者 宫岩
[来源:信网 编辑:夜楼]大家爱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