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中西文化于一身”,这句话如果用在一个人身上,谁能担此殊荣?想必除了蔡元培,无人敢接!作为一代教育家、政治家,作为民国首任教育总长 ,作为北京大学校长和主持制定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第一个法令《大学令》的领袖人物,蔡元培的名字早已响彻百年。我们庆幸,他曾数次来到青岛,虽然没有像别的文人一样留下笔墨,但他的每一次到来都在影响着这座海滨城市的命运,带来新的朝气。国立青岛大学 、水族馆、观象台……这些都是蔡元培给青岛的礼物。今天的《发现青岛》,就让我们细数蔡元培与青岛的情缘。
1903年“《苏报》案”爆发避走青岛
蔡元培第一次来青岛要追溯到1903年。这一年发生了件大事“《苏报》案”。《苏报》原是一家日侨在上海办的报纸,起初主要刊载市井琐事。1903年,《苏报》转型,支持中国教育会和爱国学社的活动,聘请章士钊为主笔,章太炎、蔡元培为撰稿人,报道各地学生的爱国运动。也是在这时,人们才从这张报纸上看到了邹容、章太炎写的轰动全国的《革命军》和《驳康有为论革命书》,这些爱国文章笔法犀利,大骂皇帝和清政府,高呼革命为神圣“宝物”,要求建立资产阶级“中华共和国”……终于,激怒了清政府。
1903年6月22日,清政府以上海租界“有人名为拒俄抗法,实希图作乱”为由,责令拘捕章太炎、蔡元培、邹容等人,爆发了震惊中外的“苏报案”。邹容投案,章太炎被捕,蔡元培在之前得到消息,为避风头来到青岛。他为什么选择来青岛?两个原因:青岛时为德国的租借地,比较安全;蔡元培来青岛学习德语,为留学德国做准备。
就是这种特殊的缘分,让蔡元培踏上青岛的土地,跟着一位德国传教士学习德语。不仅如此,他还进行学术研究,用了不到三个月时间由日文译出德国哲学家科培尔的《哲学要领》一书。第一次到青岛,短短两个月时间,青岛在蔡元培心中有了印象,这个印象应该非常不错,不然他也不会多次再回到这座城市。
他让国立山东大学青岛复建
1929年6月3日,蔡元培再次来到青岛,这次是携眷而来,住在原私立青岛大学(蔡元培是私立青岛大学名誉理事)的女生宿舍。正是这次到来,为青岛促成了一件大事。
先根据李彦英的《86年前,山东大学青岛复建》一文了解一下时代背景:1928年5月3日,日军出兵济南,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五三惨案”。混乱局面中,省立山东大学师生大多散逸,学校陷入停顿状态。8月,南京国民政府教育部根据山东省教育厅的报告,决定在已停办的省立山东大学的基础上筹建国立山东大学。但由于当时济南和胶济线均被日军侵占,一切筹备工作只能纸上谈兵,不能具体进行。
学校的事被搁浅。次年夏天,蔡元培到青岛后,力主将国立山东大学建于青岛。理由是:鉴于当时军阀割据,战乱频仍,济南是四省通衢,乃兵家必争之地,而青岛地处东海之滨,战乱较少波及。他还多次称:“青岛之地势及气候,将来必为文化中心点,此大学关系重大。”
正是这位资深教育家的建议,让筹建国立山东大学的议案顺利通过,学校名称也改为国立青岛大学(1932年又改为国立山东大学)。杨振声是蔡元培的高足,经蔡元培推荐,出任国立青岛大学的第一任校长。自此,青岛教育也开始了“思想自由,兼容并包”。
青岛观象台差点归教育局
蔡元培不仅是著名的政治家(与张静江、吴稚晖、李石曾并称为“国民党四大元老”)、教育家,他还有其他重要身份,其中一个是国立中央研究院的院长,负责指导、联络全国研究事业,这是当时全国最高科学研究机关。正是这个身份,帮青岛留住了观象台,留住了著名天文学家蒋丙然。关于这件事,还是看看周兆利在《蔡元培与青岛观象台》中的介绍吧:青岛观象台是远东三大观象台之一。1929年4月,青岛被确定为特别市以后,对市政机构重新调整。有人提出把青岛观象台拨归青岛市教育局管辖。蔡元培获悉消息之后,于7月26日一天内两次打电报给代理市长吴思豫,坚决反对观象台隶属教育局。
他认为,青岛观象台事关市政、航政,主要从事专门学术研究与应用,教育局乃为普及教育而设立,大学虽然也属教育的一部分,但因其偏重学术之故,通例不受教育厅或者教育局管辖。观象台既然不在教育范围以内,更不可隶属于教育局;同时观象台台长的资格,等于大学教授,所以各国地方观象台台长,均由中央观象台任命,而台长的地位,在特别市应该与各局长平等。同时告诫吴思豫,以后凡涉及观象台台长人选必须征求中央研究院的意见。
不仅如此,1922年蒋丙然被任命为青岛观象台台长,1929年4月,陈中孚前来接收青岛,蔡元培亲自写信给国民政府立法院院长胡汉民,请他电告陈中孚不要因为政权更替而撤换蒋丙然的台长职务。二十世纪三十年代青岛观象台经费不足,蔡元培又与竺可桢多方筹措,除了从中央研究院的天文、气象两所每月各拨500元予以补助外,还多次运动青岛历任市长,为观象台筹措、增拨经费,使青岛观象台业务得以顺利发展。
青岛水族馆被蔡元培誉为“吾国第一”
天气转热,又到旅游旺季,如果来青岛游玩,水族馆想必是很多人的选择。因为这是中国的第一个水族馆,被蔡元培誉为“吾国第一”。当然,这一切也离不开他的努力。
1930年8月12日,蔡元培出席中国科学社在青岛举行的第15届年会。正是在这次年会上,他和李石曾等人倡导在青岛筹建中国海洋研究所,并决议先行筹建青岛水族馆。青岛市十大藏书家、市博物馆原副馆长王桂云在《蔡元培倡建青岛水族馆》中写道:“在蔡元培的努力争取下,决定由中央研究院、北平研究院、海军部、教育部、工商部、农矿部各拨2000元作为建设水族馆的补助经费。”
有了经费,1931年1月,青岛水族馆开工建设,1932年2月建成,5月8日举行开馆典礼。当天,蔡元培专程从南京赶来,并发表祝词。9日起,青岛水族馆对外开放并展出。水族馆总计放养水族百余种,数量合计超过千余,在当时条件下诚属不易。
水族馆开馆后的1934年10月,蔡元培曾偕夫人周峻来此参观。周峻是画家,借着青岛的海景作了一幅画,蔡元培为那幅画题了一首七言绝句:“水族馆中窗窈窕,海滨园外岛参差;惊涛怪石互吞吐,正是渔舟稳渡时。”1935年4月,蔡元培又建议在青岛设立海洋生物研究室。
青岛水族馆直隶于中国海洋研究所,由青岛观象台代为管理。
来青岛商讨“《子见南子》案”
除了上面几件大事,蔡元培还有几次来青岛也都有事情发生。比如1929年夏天,曲阜发生了轰动全国的“《子见南子》案”。那年的6月8日,曲阜省立第二师范学校的学生,在本校礼堂首次演出了林语堂编写的独幕历史剧《子见南子》。剧中的孔子带领子路来到卫国,准备走卫灵公夫人南子的“后门”,谋求一官半职。双方见面后,共同研讨了“饮食、男女及人生的意义”。后来,南子赐孔子白璧一方。孔子受宠若惊,竟拜倒在南子的石榴裙下。孔氏族人即以“公然侮辱宗祖孔子”为由,向国民政府教育部提出控告。
魏敬群在《曲阜<子见南子>案及其余波后事》一文中说,“《子见南子》案”发生后,时任国民党中执委兼监察院院长蔡元培、教育部部长蒋梦麟均站在学生一边,认为学生排演新剧,未有侮辱孔子情事,孔府不应小题大做。蔡、蒋应山东省教育厅厅长何思源之邀,7月初到青岛商量应付“《子见南子》案”的办法。蔡元培为其北大弟子何思源撑腰说:“反动势力很难消灭,处处都能遇到,你应该下决心坚持抵抗,绝不让步!”正是有了老师的支撑,何思源对“《子见南子》案”继续采取抵制态度。
7月11日,蒋介石由孔祥熙陪同赴青岛,路过济南,召何思源到火车站,当面训斥,命其对学生“严究”。在蒋介石的巨大压力下,何思源做出了一定妥协。8月1日,山东省教育厅将曲阜二师校长宋还吾“调厅”,实际就是撤职,两任学生会会长王宗佩、刘子衡被开除学籍,了结了此案。后来,刘子衡、王宗佩考入国立青岛大学补习班。蔡元培是该校筹委会主任,听说刘、王是因《子见南子》案被开除的学生,便找他们谈话,甚赞赏二人的作为。王宗佩入青岛大学不久即病故。刘子衡与蔡元培的关系日益密切,他因学业优异,见解独到,深受蔡元培的赏识。刘子衡后来成为著名学者。
还有一件事,1934年8月28日,蔡元培再次和家人来青岛避暑。这一次,蔡元培在青岛住了两个多月,11月10日返回上海。在青岛期间,他的学生历史学家范文澜因有“共党嫌疑”在北平被捕。得到北大师生的求助信息,他马上致电汪精卫:
南京行政院汪院长鉴:范文澜案尚可疑,务请法院办理。
蔡元培发给汪精卫的电文,用便条纸,以毛笔书写,注明由“青岛福山支路十四号蔡公馆”发。经过努力,范文澜1935年1月获释。
蔡元培与青岛,留下了这么多精彩。可惜的是,有件事始终是青岛的遗憾,蔡元培故居到底在哪?在他来青岛的这些日子里,曾经住过私立青岛大学宿舍,住过汇泉饭店、观海一路10号表兄家,还曾住过福山支路14号和平原路12号(蔡元培最后一次来青岛的临时寓所),但具体落脚点在哪里尚不得知。或者,这是蔡元培故意留给青岛的念想,让我们在去水族馆时、在登上观象山时都能想起他。
城市信报/信报记者 宫岩
[编辑:夜楼]大家爱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