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信网手机版移动继续看新闻
2016 04/07 06:18
· 来源 ·
· 作者 ·
宫岩
· 责编 ·
夜楼
阅读量
扫描到手机
用手机或平板电脑的二维码应用拍下左侧二维码,可以在手机继续阅读。

亨利王子曾两来青岛 最大心愿是当胶澳总督

海因里希想当胶澳总督他哥哥德皇威廉二世不同意

海因里希的暂时离开,并没有让这座他青睐的城市失去他的印迹。相反,他的影响开始蔓延:亨利王子大街(今广西路)、伊伦娜街(今湖南路),还有亨利王子饭店(今栈桥王子饭店)。

亨利王子便是海因里希,是他名字的英文翻译,伊伦娜是他妻子的名字。其中,影响最大的是亨利王子饭店,它以青岛最早高级饭店的身份出现,被誉为“东亚第一馆”。

只是 ,这座饭店只是以他的名字命名,他却从未进去住过。

海因里希在青岛的印迹

德国当局为了“纪念”对青岛的占领,特别喜欢用名字命名山脉、街道和建筑,以体现对这个人的尊重和敬仰 。比如前文所说的迪特里希碑是为纪念德国远东舰队司令冯·迪特里希而命名,现在的太平路曾经叫威廉皇帝大街,为了表达对德国皇帝威廉二世的尊敬。在海因里希到青岛之前,这里没有关于他的任何印迹,但在他走后,很多带有他名字的事物出现了。只是这些事物都没有用“海因里希”四个字,而是“亨利”,青岛文史学者王栋解释说:“海因里希是从德文翻译过来的,而亨利是从英文翻译来的,其实这两个名字是一个人。”

比如亨利王子大街(今广西路)、伊伦娜街(今湖南路),还有浮山过去叫亨利王子山,是因为海因里希和妻子曾经去游玩过。起码从数量上看,海因里希在青岛的影响力远远大于他的哥哥威廉二世,因为关于威廉二世在青岛的纪念性事物只有海边那一条威廉皇帝大街。

不仅如此,当年德国人占领青岛后,按照当局最初的规划,殖民地需要一个高级大饭店。在饭店的选址上,沿海的威廉皇帝大街无疑是绝佳选择。于是,1899年1月,饭店在威廉皇帝大街开始兴建。

那饭店的名字叫什么呢?因为海因里希曾到殖民地视察工作,为了显示对他的尊重和敬仰,便将这座饭店命名为海因里希亲王饭店,又称亨利王子饭店。

亨利王子饭店:东亚第一馆

这样的地角、这样的名字,预示这绝对是一座高级大饭店。的确如此,我们可以跟着青岛作家李明在《海因里希亲王饭店:记忆一个城市》中的描述来感受一下:

“在亨利王子饭店装有南向阳台的房间里,客人可以望到一条景色秀丽的岸边林荫道以及远处的海湾和海岛。在高大开阔的门厅里摆设着绿色的皮沙发,厅后部是楼梯间。厅的两侧则修成宽大的游廊。入口处左侧依次为餐馆、台球室和阅览室,最后方有一间可容80个客席的大餐厅。其中的装潢摆设,尤其那些红底烫金的皮椅和精雕细刻的食品柜,会使人联想起欧洲本土的大宾馆。饭店正门右侧是几间客房和活动室,其余客房均在二层。在朝海的楼中段还设有一间女士专用沙龙。饭店所有的40间客房,都配有独立的浴间。作为装饰和对本土文化的尊重,饭店在正对着威廉皇帝大街的东山墙上刻了一个醒目的中文‘寿’字。”

这,只是亨利王子饭店的东馆。在此后的几年时间里,它还在不断扩建:

1905年,饭店后侧的亨利王子饭店音乐厅建成。以拜占庭式连续券拱状檐口形成的音乐厅,从外观看上去更具魅力,大厅的前排座位部分可容纳400至500人,在后面的画廊里还另加有座位。在当时,这个音乐厅差不多要比水兵俱乐部的演出厅大一倍。

1911年,在饭店西侧又增建一旅馆部,称为亨利王子饭店中馆。

1911年,在中馆以西新建西馆,形成当时青岛最大的西餐馆。

1914年,亨利王子饭店又兼并了位于旅馆部西边的中央旅馆,改名为亨利王子饭店西馆,旅馆部改称中馆,饭店部则称为东馆。

就这样,殖民地规模最大、最高级的饭店诞生了。作为青岛最早竣工的旅馆。当东馆建成后,许多欧洲商贾便立刻搬了过来。在亨利王子饭店的带动下,紧接着一批规模较大、装修高档的欧式旅馆也陆续开建,其中许多至今仍存,如海滨旅馆(南海路23号)、车站旅馆(兰山路28号)、胶州旅社(中山路17号)等。

以这样的高水准出现,亨利王子饭店也获得了至高的荣誉,被称为“东亚第一馆”、“东亚罕见的旅馆”。1899年9月30日上海出版的《德文新报》副刊《胶州消息》上曾有文章说,“当人们从海岸驶近青岛城时,这座恢弘而舒阔,在夜间配有眩目的照明灯的欧式建筑群,呈现出一幅十分壮丽的景象。”

海因里希从未住过

只是,这样一座高级大饭店,这样一座以他名字命名的旅店,海因里希却从未住过。这一点青岛文史学者王栋查询过很多资料:“根据我之前搜集的资料来看,海因里希亲王并没有在这座饭店住过,他来青岛时的主要居住地点是总兵衙门。”

亨利王子饭店曾经有多辉煌,就预示着它将来得承受多少苦难。据《青岛被设为德国的卫戍城》记载:“1914年德日战事展开时,按照合同,亨利王子饭店在战时要提供出租房间,这样,这间由德国人建造的远东最具规模的大饭店,便在其成为日本人的战利品前,成了它的缔造者的重病陪护中心。”也许,这就是冥冥之中的宿命。

第一次日占时期,亨利王子饭店又改称青岛大饭店东馆,1938年成为日本桐部队司令部,抗战胜利后为国民党青岛市执行委员会办公楼。

而今天的栈桥王子饭店,即是曾经的亨利王子饭店的旅馆部(中馆),原先的饭店部(东馆)已于1993年拆除,遗址处为泛海名人酒店;亨利王子饭店西馆被拆除后,遗址即为今天的青岛日报社大楼。而那座拜占廷格调的亨利王子饭店音乐厅早已不存在了。

女学生称他为“亨利狗”

1912年,亨利王子饭店终于见到了它名字的真身海因里希。

1912年9月5日,海因里希乘巡洋舰沙恩霍斯特号到达青岛。在青岛过了一夜后,他先是去了趟日本,参加了明治天皇葬礼。10月返回时则进行了一次驻地军队检阅,并视察了青岛淑范女子学校,可这次巡视并不愉快。

青岛著名文史专家鲁海说:“海因里希曾到这所学校视察。勇敢的女学生拒绝参加欢迎仪式,全部离开学校,并在教室黑板上写上了‘不欢迎亨利狗’。亨利亲王(海因里希)及其随从看到后十分恼火,此事曾在岛城传为笑谈。这被认为是中国学生运动史上的第一次学生罢课运动。”

这次,海因里希还重新游览了崂山。后来被人们发现的茶涧那块“1898、1912PRINZENBAD”石刻,记录的就是他的这次重游,“1898、1912”,是他两次来青岛的时间,下面的德文则是“王子、亲王沐浴之处”的意思。

在《福柏医院年度报告(1912-1913)》里面,也有关于海因里希此次来青的记载:“亲王殿下1912年10月在总督及其随员的陪同下,详细参观了医院及其设施。看完了军队、大学、医院和崂山,亲王就取道西伯利亚,回国了。从此,他就不再有机会重新见到这个曾经的德国城市。”

他为何不与孙中山见面

1912年,这一年对青岛来说很特殊,因为这一年它迎来两位重要人物,一位是海因里希,另一位则是孙中山。海因里希在青岛的时候,孙中山也在,但两人并没有见面。很多人好奇,两位都有世界影响力的人物,为什么没有见面呢?

这个问题,王栋也思考过,他是这样解释的:“当时中国的政局比较混乱,袁世凯是大总统,孙中山被任命为全国铁路督办,管理全国铁路的规划与建设。关于为什么二人没有见面,我认为主要有两点原因。一个是孙中山来青岛是以私人名义来的,不方便以官方的身份见海因里希,而且他也不是为了见海因里希而来,没有见面的必要;另一方面,从德国方面来讲,当时中国政局不稳,他们不想过多地参与其中,如果海因里希见了孙中山可能会给外界一个讯息,比较倾向于革命党,怕传递给袁世凯错误的信号。德国方面的想法是我只是一个旁观者,不方便表态,中国以后的发展是你们的问题。”

有趣的是,虽然孙中山没有和海因里希见面,却住进了亨利王子饭店,在这里包下16个房间,住了3天。

这就是海因里希与青岛的故事。现在,或许走在广西路上、爬浮山时、看到太平路的栈桥王子饭店和泛海名人酒店时,我们才会想到,曾经有一位德国亲王特别喜欢青岛。

1914年,德国在一战中失败、君主制被推翻后,海因里希携家人到德国最北部的州石荷州隐居。他在那里度过了晚年,享年66岁。不知道在他最后的隐居生活中,有没有想到青岛?是否还在为哥哥威廉二世不让他当胶澳总督而遗憾?

城市信报/信网记者 宫岩

[编辑:夜楼]
精彩美图 更多 >>

青岛话题 更多 >>

深度报道 更多 >>

大家爱看

信网手机版

信网小程序

青岛网上辟谣平台

AI调解员

Copyright © 2014-2024 信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4028146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80021 增值电信:鲁B2-20180061 鲁公网安备:37020202000005号
手机版 | 媒体资源 | 信网传播力 | 关于信网 | 广告服务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