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少海”,恐怕现如今知道的青岛人不多,但说起胶州湾,估计没有人不知道 。少海,就是胶州湾的古称。
青岛之所以能在近代获得大发展,跟少海有着莫大的关系。无论是军用亦或是民用,港阔水深的胶州湾都能为舰船提供一个良好的停泊地,供商贸军需往来。直到2008年,青岛市明确提出了“环湾保护,拥湾发展”的战略。可以说,没有占尽地利的胶州湾,也就没有今天繁荣的青岛。
胶州湾对于青岛具有如此非凡的意义,今天的《发现青岛》,我们就围绕少海,来说说古代胶州湾的那些事儿。
由来:传说胶州湾源于一场洪水
胶州湾是位于黄海中部、胶东半岛南岸、青岛市境内的半封闭海湾,近似喇叭形。这样一个海湾,港阔水深,风平浪静,终年不冻,可说是苍天给青岛人的最好礼物。可这么好的礼物,究竟是怎么得来的?老百姓一直不解。对胶州湾的来历,有一个古老的传说。
据说,古时胶州湾一带是一片临海的冲积平原,平原上有一座“洪州城”。相传,洪州城东城门在今天的板桥坊,西城门在冒岛处,南城门在市北湖岛的海上,北城门在女姑口。当时,城内生活着两三万人,常年受到洪水和海啸的侵袭,他们就一直想要搬到胶州去。“洪州”之名,也是因为这里经常爆发洪水而得名的。有一年,城外来了一位卦师,声称自己是来救洪州百姓的。于是,他走街串巷,念叨着一个隐语:“狮子红了腚,淹了洪州城”,但大家并不拿它当回事。结果,有一天早晨,大水真的到来,城门外的石狮子的腚真的给洪水泡红了,洪州人才想起了卦师的隐语,于是举行了全城大搬迁。就在洪州人刚刚搬出城时,地震和海啸就发生了。洪州城很快陷入一片汪洋,沉入海底,形成了今天的胶州湾。洪州人携家带口,投奔到胶州。至今胶州一带还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沉了洪州,立了胶州。”
这个传说可信度是多少呢?似乎多少有些根据。曾有人引用1947年出版的《青岛指南》上的记载:“东大山在阴岛(今红岛)之极东,滨海耸立,气象巍峨,相传为古洪州西关,有城墙遗址。农民屡于山上拾得盔顶甲片及金钗等物……毛岛(冒岛)孤悬东大洋村东海中,上有古井一口,水味清洌,闻系古洪州西门,但代远年湮,城舍荡然,相传明以前即有之。”
另外,据说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渔民打鱼时,网里偶尔还能拉上古砖瓦及生活用具等。另外,冒岛上还真的有过一口井。
不过传说就是传说,胶州湾的形成,肯定是地质作用的结果。青岛著名文史专家王铎先生在《青岛掌故》一书中说,据我国地质调查,胶州湾的初步形成,大约在6000多年前火山和地壳的相互作用时期。其水域面积最初约1000平方公里,海平面也比现在高出3至5米。这就是说,在6000多年前,今天青岛市区前海一带还泡在水里(结合之前的洪水传说,似乎真有其事)。当时胶州湾里盛产鲅鱼,青岛最早的先民“胶州三里河人”就在这里以捕鱼为生。胶州湾基本处于我国海拔高度的0米上 ,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的海拔高度,就是从青岛水准原点测起的。
胶州湾的面积有一个不断缩小的过程:到了商朝,胶州湾的面积缩小至约600平方公里,是大沽河、洋河的入海口。后来随着历史的变迁,它的水域面积开始缩小。尤其是自20世纪初以来,出现了滩涂淤积加快的势头。据1935年的统计,其水域面积已缩小为559平方公里。至1992年,胶州湾每年入海的泥沙约有160万吨,水域面积进一步缩小为388平方公里,比最初减少了大约三分之一 。即在半个多世纪的岁月里,胶州湾的水域面积平均每年减少了3平方公里。
由此可见,我们现在看到的胶州湾,已经是一个“缩小版”的海湾了。好在,近年来,青岛加大了对于胶州湾的改造、治理和保护力度,水域面积得到了有效控制,水质也得到了改善。
历史:“少海连樯”是清胶州八景之一
说完了胶州湾的由来,我们来说说它的名字。现如今,因为地缘关系,人们习惯称呼这片海湾叫胶州湾。可是在古代,它可不叫这个名字。叫什么呢?翻看古籍,我们就会知道,胶州湾最早的名字叫“少海”。
王铎先生称,少海是胶州湾最早的名称,以现在坐落于夏庄镇的少山而得名。少海一名最早见于春秋时齐景公时期,距今已有2500多年。《韩非子》中,就有“齐景公与晏子(晏婴)游于少海,登柏寝之台而还望其国”的记载。关于这段齐景公和晏子的旅游,留下许多传说,我们在下一篇会详细介绍。
当然,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如果非要追问何以少海、少山都有一个“少”字,我们就要追溯到远古时代东夷族的始祖少昊。也就是说,不管少海还是少山,都是“少昊之山”、“少昊之海”的意思。少昊一族最早居住于“炎”地,也就是今天山东临沂的郯城。青岛地区,最初为少昊族所辖。所以,一说起少海之名,我们便不得不提及东夷族的祖先少昊。相传,东夷族以鸟为图腾。少昊曾以鸟为官名,设有工正和农正,分别管理手工业和农业。
少海还有一个别称叫“幼海”,始见于我国最早的自然地理典籍《山海经》:“又南水行五百里,流沙三百里,至于无皋之山,南望幼海。”不管少海还是幼海,都是“年轻之海”的意思,指的都是胶州湾。
既然少海一名最早见于春秋时齐景公时期,那么胶州湾的文字历史还要去春秋求源。有人认为春秋时期的谋臣范蠡就曾到过青岛,因为《史记》记载范蠡“浮海出齐”“乃乘扁舟,浮于江海,变名易姓,适齐为鸱夷子皮。”就是说范蠡改了姓名来到齐国叫鸱夷子皮。而按照《吴越春秋》、《越绝书》记载,西施最终“随范蠡而去”,“随鸱夷以终”。西施跟随范蠡在齐国海滨从事盐渔致富,一般认为范蠡、西施从事盐渔当在少海一带,所以这里特产的贝类叫“西施舌”。
唐、宋时期,胶州湾的航运价值开始显现。唐代时期,胶州湾曾是北方第一大港。为防辽人进犯,唐武德皇帝曾下令关闭了渤海所有港口,只开放黄海的港口,板桥镇(地处胶州湾)于是一跃而成北方第一大港。到了宋代,胶州湾的繁荣达到鼎盛,鲁军在《胶州湾的前世今生》中,曾描述其繁华程度,“宋代,建都汴梁(今开封),胶州湾是距国都最近的港口,当时以板桥镇(今胶州)为主港是全国5大海港之一,也是联系日本、朝鲜半岛的主要港口之一,为接待朝鲜半岛客商 ,建了‘高丽馆’,十分豪华。”
然而,古代中国的主要航运手段还是漕运(旧指由河道往京城运粮或运送军粮),海运并不为人十分看重。但即便如此,胶州湾直到清朝时期,依然货运繁忙。当时,青岛人评出了自己的胶州八景,其中一景就是“少海连樯”。清乾隆年间胶州知府周于智,写“少海连樯”有序云:“自塔埠头至淮子口,名‘少海’,商船停泊处也。西为七崖百余丈,拒潮且便登舟,旁列廛居……每秋冬之交,估客骈集,千樯林立,与潮波上下,时而风正帆悬,中流萧鼓,转瞬在隐约间;又令人想蜃楼海市,咫尺云烟矣。”这描写的正是塔埠头港(地处胶州湾)昔日的繁盛景象,“估客骈集,千樯林立”,这样的繁忙场面,今人恐怕无法想象。
屈辱:1897年德军强占胶州湾
步入19世纪以来,胶州湾优越的地理位置逐渐引起西方列强的注意,同时也日益为清廷有识之士所关注。
1891年6月14日,光绪皇帝正式批准了胶州湾设防的建议,此为青岛城市建置的开始。随后,登州镇总兵章高元率部4个营2000余人移驻胶澳。
据史料记载,从19世纪60年代,德国人就对当时经济落后,只有几个零星渔村的胶州湾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地质学家李希霍芬及工程师弗朗求司等人来山东半岛实地考察。他们认定,胶州湾及青岛是德国在远东殖民地首选之地,其理由是这里适合建设深水不冻大港。而山东的矿产、农产品当时都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另外,山东人体质好、勤劳、能吃苦……
1896年11月,德皇威廉二世召开御前会议,决定夺取胶州湾。据《青岛旧影》记载,1897年11月1日,两名德国传教士在山东巨野被杀,德国一直等待的机会来了,德皇毫不掩饰地说:“中国终于给我们提供了梦寐以求的机会,我决定立刻出兵。”当年11月7日,德皇威廉二世命德国军舰从上海启程,13日到达胶州湾,以“来此游历”为幌子,欺骗中国驻军,次日,德军突然登陆,强行占领了胶州湾。
据说,章高元事先毫无防范,正在打麻将,事发后惊慌失措,在德军炮口下彻底屈服,撤出青岛,退往四方,所有炮台、兵营军火库及14门野战火炮全部落入德军之手。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胶州湾事件”。
胶州湾事件对中国近代历史至少产生了两个重大影响。其一 ,以胶州湾事件为开端,西方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有识之士开始奋起反抗,直接导致了后来的“维新变法”运动;其二,德国在一战战败后,青岛反被日本强占,为了收回青岛,全国爆发了拒绝在“巴黎和约”上签字的爱国运动,这就是“五四运动”。可以说,胶州湾在近代历史上,不光影响着青岛的发展,更承载了国运的兴衰。
特约撰稿 田野[编辑:光影]
大家爱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