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信网手机版移动继续看新闻
2015 10/20 05:52
· 来源 ·
· 作者 ·
宫言 朱轶杰
· 责编 ·
夜楼
阅读量
扫描到手机
用手机或平板电脑的二维码应用拍下左侧二维码,可以在手机继续阅读。

青岛总督瓦德克曾受孙中山拜会 战后被日俘虏

日德战争中瓦德克被俘在日本被关押了五年

1914年11月14日,迈尔·瓦德克作为阶下囚离开青岛。在羞辱中,瓦德克被押上驶往日本的军舰,离开了他生活了三年的城市。他在日本被关押了5年,1919年回到德国后写成《青岛的武装和包围》一书 。

特殊的日子

1914年11月14日。日本人选择这个日子带他走。不知道是历史跟他开了个大玩笑,还是日军故意而为,因为17年前的这一天,德国远东舰队占领了胶州湾。日本人像是在宣扬自己的胜利,又像是一种无声的蔑视。

瓦德克心里一定充满了悲愤和惆怅。任凭怎样,就算走他也要保持德国军官的形象:头戴黑色的海军帽,身穿红色双排金扣并带有4条金色饰线的军礼服及红色军裤,系着黑色的领带,足蹬茶色的高筒军靴。

去日本之前,沿途乘车经过原德军步兵防御堡垒一线时,他特意下车察看数天前的激战残址,然后从李村到沙子口,登上了驶往日本的萨摩丸。

11月17日,瓦德克到了日本福冈县的门司港,前来迎接他的日军代表是他过去的老朋友山本茂,他说:“这是第4次来到日本,记得在3年前第3次来日本的时候奈良还在下大雨呢。”随后,他被关押在了福冈的红十字会总部。根据不少资料的介绍,这里风景秀丽,气候宜人,建筑为日本幕府时代的旧址丹崎高地,南侧是风景优美的海滩,西侧为城市公园,对面为城市的博物馆。在这里瓦德克也不可能高兴,因为此时他的身份是一名战俘。而且之后会让他越来越亲身感受到,什么叫“今时不同往日”。

5年战俘生涯

有一篇题为《前殖民地总督迈尔·瓦德克在日本福冈战俘收容所的一天》的文章(译自日本档案资料-19日福冈电报),说瓦德克刚到日本不久就接受了日本媒体的采访,通过这篇文章我们可以了解到这位末任胶澳总督的战俘生活:

1914年11月19日下午1时30分,迈尔·瓦德克在他的副官凯瑟尔少校陪同下接受了日本记者的采访。他身着殖民地时期的德国海军将校军服、头戴军帽、腰扎皮带、手持“权杖”与记者侃侃而谈。采访结束后,记者又随着他从楼上下来,来到战俘收容所办公室的大厅里向正在办公的铃木陆军少将递交了一封尚未封口的家信(日军规定凡是德俘家信一律检查),并用德语说:“请将此信邮寄出去。”

这是他在被关押期间发出的第一封家书,也是作为一封普通的平信邮寄的。只见铃木少将接过信件漫不经心地往办公桌上一放,仍在埋头办公。瓦德克看到之后脸上出现了异样的表情,声音都有些急促:“这封信是我打听妻子和儿子的,是一封平信可不能丢失呀……”说完好像又马上想到自己目前的处境,欲言又止。片刻,只得招呼自己的副官一同离开了。

一路上,副官凯瑟尔少校看到瓦德克涨红的脸颊和那微微摇晃的脑袋,在他略微肥胖的下巴上蓄着一撮花白的山羊胡子有点抖。看样子他有点生气,感到被慢待了。

如今,他已经开始逐步适应这里的孤独生活,坚持每天做“功课”:早上7点起床、8点早餐、下午1点午餐、晚上7点晚餐,枯燥又单调。幸好他有多年写日记的习惯,再加上他从青岛随身携带了大量的书籍,足够他打发一天天的时光了。

据报道称,瓦德克在被关押期间可以得到日军大佐军衔的工资待遇(相当于上校),每月为262.19日元(注:士兵战俘的月俸比军官低得多,但列兵和一等兵每月也能拿到10日元左右,而当时日本一个普通工人的月工资为15~25日元)。1915年1月29日,他还从他的工资中拿出150日元寄给位于大分集中营里的德国战俘,以帮助他们改善伙食。据统计,日德战争中,德军战俘共4715人,其中4688人在日本关押。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在旁人看来,战争失败,亲手将青岛送到日本手中是一件非常不光彩甚至有点屈辱的事情,但德国当局并没有怠慢瓦德克,甚至肯定了他在青岛的工作和防卫努力。1918年3月25日,仍然在日本关押的瓦德克,被德国统帅部晋升为海军少将,后擢升其为海军中将并授予荣誉勋章。

胶澳总督年薪5万马克

5年,1700多个日夜,瓦德克终于熬完了。1919年,瓦德克获释,乘南海丸商船回德国,没想到归国途中还能再来青岛。原来,南海丸为了搭载战后滞留青岛的最后一批德俘家属(150人)在青岛港做短暂停留。瓦德克故地重游,感慨万分,回国后便写下了《青岛的武装和包围》一书。

瓦德克回国后过得怎么样?会不会因为战俘的身份受到国人的冷待?这一切都多虑了,德国历史学家施密特介绍:“瓦德克从日本回国后,受到了英雄般的礼遇,因为德国人认为他抗击日本(日德战争)做了很多贡献。”

不仅如此,回到德国时,瓦德克还是个“有钱人”,有存款100万马克呢。这些钱都是从哪来的?施密特介绍:“这些钱都是迈尔·瓦德克在青岛时的存款,在任胶澳总督后,德国政府给了他一大笔钱,让其在远东对青岛施加影响。因此他是十分富有的人,而且工资很高 。很多在青岛的官员待遇都很好。”据说,在担任胶澳总督期间,其工资待遇包括海外殖民地补贴和交际费等年薪达到5万马克。

但100万马克并没有帮助瓦德克改变什么,因为他回国不久,德国国内通货膨胀,这些钱也就不值钱了。据吕传胜、巩升起在《与建筑对话》中介绍,1928年,在海滨疗养胜地巴特基兴根,瓦德克去世,后葬于其家族在海德堡的墓地。

回首瓦德克这一生,前半生普普通通,从来到青岛后,他便与很多重要的历史时刻联系在一起。知道了他的故事,再走进迎宾馆,大家不妨去寻找下瓦德克一家曾经生活的历史痕迹,感受下这位末任胶澳总督在青岛的日子。城市信报/信网记者 宫岩

◎链接德国第三海军营驻扎青岛始末

作为德国在青岛的常规驻军,德国第三海军营在青岛驻扎期间 ,起到了保护驻地的作用。在镇压义和团运动时期 ,他们被派往北京、天津等斗争的中心地区作战;在1914年德日青岛之战中,他们在击毙、击伤了大量日军之后,在总督迈尔·瓦德克率领下,集体投降,被集体押往日本,做了战俘,直到1919年起才被陆续释放。这支部队与青岛的渊源相当深,因为它完全是德军占领青岛后,需要一支常驻军而在德国皇帝的直接命令下组建、派遣的。

1897年11月14日,德军占领青岛之后,德国需要在军事上守住青岛,然而这个任务不能仅仅依靠德军占领青岛时的几艘军舰上的士兵完成,另外,德军在中国也没有大规模的陆军部队可供调遣。所以,1897年11月底,德军的海军司令部就给当时的德军海军陆战部队,即海军1营和2营,发电报询问建立新的陆战营的事宜。

12月3日,德国皇帝发布了敕令,分别从第一和第二海军营中抽调人员组建新的海军陆战营,即第三海军营,这一天也被看做了这支部队的成立日。它在一开始的人员编制如下:营长1名,上尉5名,少尉14名,医生2名,军需官1名,军需官副手2名,军械维修师3名,士官和士兵1117名,海军少尉(海军炮队)1名,侦察部战地电报员1名,战地医院以及人事官1名。该营的4个连队集结在德国位于北海海岸的港口城市威廉港。

12月16日下午,军队从德国登上了蒸汽船“达姆施塔特号”,出发驶向远东。同行的还有一支300人的炮兵特遣队。这艘运兵船的司令就是以后的青岛总督特鲁泊海军少校,他也是威廉王妃号军舰的船长。

1898年1月26日上午 ,达姆施塔特号抵达胶州湾,在青岛的几艘德国军舰“皇帝号”、“奥古斯塔女皇号”、“伊雷娜号”、“威廉王妃号”、“科莫兰号”已经在海中列队迎接。

他们放下了一艘小船,几个人登上了“达姆施塔特号”,互致了问候,介绍了每个连队的驻扎情况:一连,连长毛伟上尉,“炮营”,在几天后开往即墨。二连,连长冯奥泊恩·布劳尼科夫斯基上尉,“东大营”(俾斯麦军营),参谋部以及科普卡冯罗索夫少校以及冯博瑟少尉也驻扎在这里。三连,连长冯哈特曼上尉,“高地军营”(屠宰房的西边),他们在几天后得去占领胶州(城)。四连,连长冯德海德上尉,沙滩营房,他们要长期呆在这里。在完成了下船、卸货、入住营房等一系列活动之后,在几天后,随着这支德军部队执行的第一次任务,即毛伟连占领了即墨、冯哈特曼连占领了胶州城(后来由于中德签署租借条约在1898年3月撤回了青岛),德国第三海军营也开始了他们在远东殖民地的占领军生涯。朱轶杰

[编辑:夜楼]
精彩美图 更多 >>

青岛话题 更多 >>

深度报道 更多 >>

大家爱看

信网手机版

信网小程序

青岛网上辟谣平台

AI调解员

Copyright © 2014-2024 信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4028146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80021 增值电信:鲁B2-20180061 鲁公网安备:37020202000005号
手机版 | 媒体资源 | 信网传播力 | 关于信网 | 广告服务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