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信网手机版移动继续看新闻
2015 07/09 08:45
· 来源 ·
· 作者 ·
魏军
· 责编 ·
光影
扫描到手机
用手机或平板电脑的二维码应用拍下左侧二维码,可以在手机继续阅读。

清代胶州武科榜眼探花秀 徐渭韩良辅出身名门

徐姓胶州的名门望族清代出了个武榜眼叫徐渭

清代胶州人文荟萃,不仅学文成名者多,习武而有成就者也不在少数。据《胶州志》记载,自清康熙六年王培考取丁未科武进士以后,直到清同治年间 ,胶州共有20人考中武进士。其中进入一甲前两名的武进士,是清雍正丁未科武状元王元浩和清乾隆甲戌科武榜眼徐渭。对于武状元王元浩,《发现青岛》已做过介绍,今天我们来说说武榜眼徐渭。

徐姓是如何成为望族的

说起徐姓,咱们先来看看徐姓的起源。据《胶州百家姓》记载,徐姓的起源主要有三:一是出自嬴姓,是帝颛顼(zhuān xū)玄孙伯益之子若木的后裔。相传颛顼的孙女因为吃了鸟蛋而怀孕生了大业,大业的儿子伯益因协助大禹治水有功,帝舜把本族姚姓女子嫁给他,生下两个儿子,次子若木夏禹时被封于徐,建立徐国,其地在今江苏北部和安徽东北部。春秋时徐国被楚国打败,从此一蹶不振,后来徐国被吴国灭亡。章禹的子孙便以国为姓,称徐姓。二是出自商朝遗民。传说周公长子伯禽受封于鲁国,分到了殷民六族,第一族就是徐氏。这支徐姓出身殷商都城(今河南淇县),早于以国为姓的徐。三是别姓改姓。如五代时,李升改姓徐,其后代也称徐姓。

胶州徐姓不是生来就是名门望族,也是慢慢发展壮大的。徐姓刚到胶州很艰难,基本上就是逃难啊!据《胶西徐氏族谱》记载,徐姓原籍山东泗水县,明朝嘉靖年间,泗水发生大饥荒,因酷吏逼迫钱粮,加之族党发生命案,官府借机勒索株连,徐氏家族的徐邦柱逃难来到胶城东乡西庄村,“流离播迁,聊以自存”,以务农为业,兼读诗书,以求仕进,可见徐姓迁胶之初生活有多么艰难。

后来慢慢的,胶州的徐姓才开始有起色。一世祖徐邦柱,二世徐永贵、徐永禄,明天启二年(1622年),徐永禄由西庄村移居胶城东关麒麟街,成了胶城东关徐姓始祖;三世中的徐继徽,中年移居胶城东小麻湾村,成了小麻湾徐姓始迁祖。从四世开始,徐姓分十五大分支派繁衍,人丁兴旺,读书习武,科第不断,徐姓遂进入胶州望族之列。

只爱舞枪弄棒的徐渭

胶州徐姓成了大姓望族,徐姓子弟多读书习武,科第晋身者代有数人。徐渭的祖父是胶州名秀才,对长孙徐渭寄以厚望。徐渭这位胶州徐氏家族的少爷,从小便喜欢舞刀弄棍,与人摔跤。

据胶州的老人们讲,徐渭少年时很有力气,一次,他在打麦场上,要与他家的长工比摔跤,长工身材魁梧,蔑视徐渭说:“你这么小,哪能和我摔跤。只要我一只手抓起你来,就能把你抛出老远!”徐渭不服,一定要比试。长工看拗不过他,说:“你真要比试,我让你个后腰。”于是把两臂左右一伸,徐渭趁机在长工的身后一搂,正搂在长工的胃部,把长工中午吃的小米饭从胃里挤了出来。

然而,徐渭对读书却不感兴趣 。石业华在《胶州百家姓》里是这样说的:徐渭上学时极为顽皮,塾师(私塾的教师)只好用板子打他,但是收效甚微。一次,徐渭去沟崖上拔了几棵满是尖刺的小酸枣树,上学时送给塾师。塾师甚为不解,徐渭解释说:“您用板子打我不怎么痛,今后就用酸枣枝子打我吧。”塾师无奈,只好向徐渭的父亲说了这件事。并且建议从孩子的特点考虑,找一个好老师教他习武,将来可能会有出息。

徐渭的父亲听从了塾师的建议,便把徐渭送到胶州城周武举家中习武。徐渭跟周武举习武非常认真刻苦,深得周武举的赏识。在小徐渭习武期间,徐渭的父亲又聘了一位塾师教他学文。几年下来,徐渭果然不负众望,顺利地考中了武秀才。清乾隆十五年(1750年),徐渭赴济南府参加武科乡试,以卓尔不凡的武功文才考中了山东省武科乡试第一名(武解元)。

徐渭考中武榜眼

徐渭考中武解元之后的4年间,遍访武师宿儒请教,进一步刻苦习文练武,以准备参加武进士考试。清代武进士考试分一、二、三场进行。一、二场考弓马技勇,称“外场”;三场试策论武经,称“内场”。一场不合格者不得参加二场以后的考试。乾隆年间,一场考试又增加了马射“地球”,以考察伏射能力。二场考步射、技勇。步射九发三中为合格。技勇主要测膂力,共三项:头项拉硬弓,考场备有八力、十力、十二力三种弓供应试者自选,以三次拉满弓为准;二项舞大刀,刀分一百二十斤、一百斤、八十斤三种号,刀号自选,以一次完成为准;第三项是拿石志(专为考试而备的长方型石块,上有抓手),分为头号三百斤、二号二百五十斤、三号二百斤,供应试者自选,以一次完成为合格。凡应试者,弓、刀、石三项必须有两项为头号,一项为二号。达不到者淘汰。若三项皆选头号并完成者为优秀。

“内场”考试对大多数应试者来说,比考武的“外场”更难应付。内场主要考考策论文,“策”是问答题,“论”是按试题写一篇议论文。策题出自《孙子》、《吴子》、《司马法》三部兵书,论题则从《论语》、《孟子》中出题。

由于徐渭文武兼备,不论“外场”还是“内场”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所以在随后参加殿试时,被乾隆皇帝点为一甲第二名武榜眼。

从二等侍卫到武功将军

据青岛大学教授郭泮溪《清代胶州武榜眼徐渭》一文介绍,徐渭被乾隆皇帝点为武榜眼后第二天,兵部举行盛大的宴会,赏给武状元、武榜眼、武探花盔甲和腰刀等,并且赏给众武进士银两。自清雍正五年(1727年)开始,武状元授御前一等侍卫,武榜眼、武探花授二等侍卫。然后再从二甲武进士中挑选10名授三等侍卫。其余武进士全部在兵部注册授予守备等营职。清雍正朝以后武进士授官情况虽有一些变化,但是基本上按定例办理。身为武榜眼的徐渭按定例被授予二等侍卫官职。

据《胶州百家姓》介绍,小麻湾村原有一张柏木小方桌,据传是徐渭当时学习用的,可惜后来被他卖给收古董的了。徐渭被钦点武榜眼后,胶州徐家门前竖起了两根大旗杆。许多人见过残留下来的旗杆座,后来被改为石磨放在街上,供左邻右舍磨小豆腐用。

徐渭任二等侍卫期间恪尽职守办差,受到了朝廷的器重。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徐渭由从三品的二等侍卫升任为正三品的安徽宁国营参将,出京城赴安徽就职。

徐渭在安徽宁国营参将任上究竟做出了什么样的政绩,文献中没有记载,但是数年之后,徐渭又升任从二品官职的湖南长沙营副将,诰封武功将军。由此可见,徐渭在任宁国营参将期间是有作为的。

徐渭之死传说多

自清代以后,胶州民间关于武榜眼徐渭之死的传说很多。有的说是因为徐渭的妻子贪污了朝廷拨下来的一批丝织品,徐渭因此被朝廷砍头处死的,相传徐渭下葬时又被安上一个金头。也有人说是用铡刀铡死的,行刑时刽子手问徐渭要钱,被徐渭一脚踢倒,刽子手气急了,将其腰斩,这种说法显然不对,因为清朝从雍正年间就废除了腰斩。但徐姓后人不承认是行刑死的,只是说过江时遇到了风浪,船要翻时惊吓而死。

另外一种说法是,徐渭的灵柩是从南方用两匹马驾驭的大车送回胶州的。相传徐渭的灵柩到了小麻湾杀牛涧时,拉灵柩的马怎么也拉不动大车了,徐家人猜想徐渭可能因为无颜见父老乡亲的缘故,于是便赶着车绕道而行,最后来到花泊子茔下了葬。

据说上个世纪60年代中期,当地人在花泊子茔一带挖坟整地时找到了徐渭的坟墓,墓中只有一口大黑棺材。开棺后是一具完整的尸骨,不但没有传说的金头,连陪葬品也没有。由此可见,徐渭不是被砍头处死的。徐渭墓旁边就是他夫人的坟墓,棺内有很多殉葬品,其中最显眼的是五颗红色大珠子,每个珠子下面各有一颗红色的木瓜状的饰品,珠子 、木瓜都是用石头做成的,里面都有血色,核桃大小,还有一颗绿色的小珠子 ,夜间还发光。这些殉葬品现在已无法查寻了。

一位武榜眼出身的从二品朝廷命官究竟为何而死?为何死后没有任何陪葬品?由于文献上没有记载,故而至今仍是一个谜。

◎链接王元浩

王元浩,字海如,现胶州丁家庄人。相传王元浩从小就开始习武习文。少年时代的王元浩已经长成一名5尺多高的壮小伙子,他的武艺在胶州城乡颇有知名度,也招来不少比武者跟他切磋 。每当遇到前来比武的人,他从不因为自己的武艺高强而小看别人,而是跟每个人虚心学习,从每位对手身上吸取他们的闪光点。

在清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王元浩参加了在济南举行的武举考试,顺利地考中了武举人。殿试时,他一下举起360斤的石块,舞动60斤重大铁刀,当即被雍正皇帝钦点为“武状元”。

城市信报/信网记者 魏军

[编辑:光影]
精彩美图 更多 >>

青岛话题 更多 >>

深度报道 更多 >>

大家爱看

信网手机版

信网小程序

青岛网上辟谣平台

AI调解员

Copyright © 2014-2024 信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4028146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80021 增值电信:鲁B2-20180061 鲁公网安备:37020202000005号
手机版 | 媒体资源 | 信网传播力 | 关于信网 | 广告服务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