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信网手机版移动继续看新闻
2015 06/09 09:58
· 来源 ·
信网
· 作者 ·
王学义
· 责编 ·
每皮
扫描到手机
用手机或平板电脑的二维码应用拍下左侧二维码,可以在手机继续阅读。

青岛人走路为什么喜欢背抄手 原来是被绑习惯了

乾隆年间崂山有了户口记录莱西移民拿铁碓臼象征故乡

乾隆年间崂山有了户口记录莱西移民拿铁碓臼象征故乡

“崂山区的移民成分比较复杂,调查起来也需要花费比较多的精力。”崂山区档案局副局长 、档案馆副馆长臧先锋对城市信报/信网记者说 。

崂山早已在此屹立 ,先人的遗迹也保留至今 ,古人曾在这里创造过灿烂的历史。但随着岁月的流逝,很多史料或残缺,或失真,又加境域区划的变更,如今只能从浩瀚的历史典籍和村志、传说中,零星看到关于崂山移民的吉光片羽。相关人员经过大量工作,力图勾勒出关于崂山人口历史发展的基本概貌。

乾隆年间有最早户口记录

据考证,崂山境内有4处龙山文化遗址。早在五千年前,崂山人就已经开始深入到草木丛生、森林茂密的白沙河和墨河流域,定居的规模扩大了。崂山文史专家写成的《从历史渊源看崂山人口发展》一文中称,崂山古属莱夷,先民在春秋前称为不其族,春秋时属齐国。秦始皇帝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置不其县。自公元596年至1897年,隶属即墨。崂山水库下冷家沙沟村和西宅子头原始遗址均属岳石文化遗址,即古不其人居住的部落。在1984年,北宅街道晖流村曾出土一件青石亚字石斧,也证明不其人在此居住过。

《史记·五帝本纪》中记载,“殛鲧于羽山,以变东夷……莱夷为牧……岛夷卉服”,也就有了“莱夷”的说法。而著名历史学家陈致平在《中华通史》中称:夏禹八代“槐即位,九夷来朝,九夷都是居住在东方海滨一代的落后民族……继之以服九夷,说明夏人之向东发展”。所谓“九夷”,《后汉书·东夷传》中记载“曰畎夷、于夷、方夷、黄夷、白夷、赤夷、玄夷、风夷、阳夷”。各夷民族下聚居着多个氏族,群依存生。现崂山地域正好位于当时的“东方滨海”,应该是玄夷、风夷或阳夷族的原所。而所谓的“岛夷卉服”,应该是当时文明程度较高的地方。这也说明,当时崂山已经有了人类聚族而居。然而,历史发展中总伴随着战乱,据《魏书·地形志》所载,到公元548年,即墨(包括崂山)全县总共不过1万人。

元朝末年,有3处村落迁来崂山。据《胶澳志》及崂山部分村庄的族谱记载,明初从云南、山西、浙江等地迁来者居多。明朝洪武、永乐年间来自云南、山西、浙江等地移民,在崂山境内建立了286个村落,人口初具规模。大量移民的迁入,造成了崂山人口的剧增。根据即墨县诸多族谱显示,县内人口因设置卫所、建立军屯,迁入军户约7万人。清朝前期,人民生活安定,人口增长较快。

崂山区档案馆所记录下来的数字,足以说明崂山人口的剧增。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即墨地区每平方公里平均61人,崂山地区约为52000人,这是崂山地区最早的户口记录。同治十二年(1873年),域内有17915户、91847人,每平方公里约106人。在德国侵占胶澳之后,1901年,崂山地区约有16707户、94010人;民国时期,胶济铁路运量急剧增加,国外资本大量渗入,刺激着崂山地区的经济发展,促进了人口的增长,形成人口逐年增加的趋势。1925年,崂山地区约有20776户、150579人。1949年后,人口增长迅速至397013人。这一时期,崂山人口变化表现为一种波浪型增长。

枯桃村祖先三兄弟来自云南

岛城著名文史专家侯文程在《青岛地区明代云南移民初考》一文中说,崂山的移民很多来自云南乌撒卫。崂山区王哥庄靠近鳌山卫,这里有云南移民居住的村庄34处,占总村庄的三分之一。崂山区的中韩靠近“浮山备御千户所”,这里的40个村庄中,有30个是云南移民创建的。云南移民的祖籍已不可考,已查实者大多来自乌撒卫。有些云南移民并不是直接到达青岛地区的,比如,崂山区乌衣巷村的徐姓,是从云南昆山迁居上海徐家汇,后又北上至崂山老鸹巷立村的。

据考证,明永乐二年(1404年),王氏祖先王臣、王义兄弟二人迁入这里立村,成为村里的主姓;清乾隆初年,即墨周、黄、蓝、杨、郭五大姓之一杨氏后裔、入仕还乡的官吏杨氏兄弟到这里定居;后来又有李、毛、张、梁、孙等姓氏迁入。王氏在这里建村时并无名,只因房前屋后栽着许多大槐树,枝叶繁茂,常年栖息着许多的老鸹(乌鸦),便取村名为老鸹巷。河东岸村庄称为东老鸹巷,河西岸村庄叫做西老鸹巷。

这些移民中流传着很多故事,从中可以看到当时迁徙和立村之初的艰辛。比如,据徐东阳、杨盛人记述,在崂山乌衣巷就有个传说,明朝时云南发生战乱,很多姓杨的百姓只好到北方寻觅可以安身立命的新家园,他走过千山万水,九死一生之后终于来到崂山,到达了乌衣巷。当时乌衣巷已经有了住户。那里的村民热情欢迎了这群陷入绝境的移民。可这群新来的移民在云南生活惯了,不论在生活还是在耕种上,与崂山当地都有很大差异。于是,当地人就教给移民在什么季节播种什么粮食,用有烟道的大锅灶做饭,做地瓜干、苞米面饼子、馒头等食品,盖有别于云南竹楼、板屋的砖石房子。乌衣巷的居民是热乎乎的好心肠,可是耕地毕竟有限,缺乏接受这些新来移民的能力。后来,移民“休整”了一段时间后,就在附近另找了一个地方,安顿下来。至今,杨氏家谱上仍记载着祖先来到“即墨县乌衣巷”的经历。

卜振文也记述了枯桃村的来历。枯桃村建于明朝永乐年间。当年有兄弟三人从遥远的云南来到崂山,他们停留在一山脚下,见这儿有山有水,景色美丽犹如仙境一般,兄弟三人被深深吸引,于是在山下一棵行将枯死的桃树旁安了家,并且根据这棵树取了村名,就是“枯桃村”。传说,这兄弟三人浇水、剪枝、锄草,对这棵树备加呵护,感动了花神,让这棵桃树重焕生机。枯桃树的复活使兄弟三人万分惊喜,于是到处寻找奇花异草的种子,撒播在山野之间。后来山上到处都是花草,他们兄弟便靠采花种花来补贴生活,并世世代代沿袭下来。

大麦岛村也和移民密切相关。据焦立章记述,大麦岛村始建于明朝永乐年间,明清时期隶属于即墨县仁化乡文峰社管辖,也是“浮山备御千户所”所管辖墩堡之一。该村在明清时期均被称为“墨岛”,因村南海边有一小岛,岛上土质黝黑如墨而得名。大麦岛村是一个多姓村庄,据该村统计,共有姓氏113个,其中兰、戴、于、王等四大姓是大麦岛主要姓氏。据该村《戴氏族谱》记载,戴姓居民原籍河南汝宁县,元朝末年有人到平度做官。明永乐年间戴成、戴亮等人迁到浮山前、黄海之滨的小墨岛后立村。据于姓族谱记载,山东半岛文登的大水坡本是该姓的聚居地,后来分成三支,其中一支迁移到青岛。据《蓝氏族谱》记载,蓝氏祖先由于投效元世祖有功,授武义将军总领监军,后迁居即墨。明朝万历年间,蓝思动等人由即墨城里十字街迁居大麦岛村。另外,该村《王氏族谱》也记载:明永乐二年,王伯英、王伯能、王伯俊、王伯杰兄弟4人,由河南淮安府东门内来到崂山山脚下登窑村(今登瀛村)落户。明万历年间,八世祖王文夏等由登窑村迁至大麦岛村居住,自成一支。

通过大麦岛村,也可以看出崂山移民状况的复杂程度。

◎链接莱西移民很多来自四川

关于莱西历史移民问题,有一个传说。据说,明朝“永乐扫北”时,朱棣曾提前派了一位大官来山东巡查民情。来到今即墨、莱西等地时,发现这些地方的民风不淳,做生意总是在秤上做手脚,欺骗顾客。只有一位小贩特别诚实。于是,这位大官就送给这位小贩一个信物(有的说是嘱咐他在村里各家的门前悬上一束艾草),悬挂在门前。当朱棣的军队攻打胶东的时候,几乎杀死了两地的百姓,只有小贩所在的村庄,因为有这个信物的保护而得到保全。而这个村的人,也就成为唯一的繁衍到如今的本地人。当然,这仅仅是传说,但也从中可以看到战争的残酷性和老百姓所遭到的荼毒。

莱西的移民状况和平度有些相似,其中也有很大一部分来自于四川。在明代,四川移民的分布区,以莱州府辖区为主。明洪武九年(公元1376年)的莱州府辖掖县(今莱州)、平度州和胶州等地(包括莱西)。据史料显示,在莱州、莱西等地的四川移民中,绝大多数只说祖籍为四川,至于在四川什么地方,他们已很难确指。在莱州市四川移民记忆的祖籍中,出现频率最高的是铁碓臼。铁碓臼不是特指某个地点,而是广泛存在于四川各地,如四川奉节铁碓臼、四川风度铁碓臼,但更多的四川移民说他们的故里铁碓臼在成都府。从四川移民村落历史材料中看,如同大槐树是洪洞移民的祖籍符号一样,四川移民以铁碓臼为故乡的象征。

据齐鲁师范学院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刘德增考证,碓臼是县衙中震慑罪犯的符号。从四川各地铁碓臼迁至莱州的移民,原始身份应是被流放的罪犯。他们以铁碓臼为老家的符号,可能是因为身为罪犯,不便对子孙或其他人说,便说是从铁碓臼前来的。日久天长,铁碓臼就成了祖籍符号。而据《莱州市地名志》统计,莱州有176个姓,其中四川移民村落有161个姓,这也反映了四川移民的人口成分极为复杂。

城市信报/信网记者 王学义 

[来源:信网 编辑:每皮]
信网版权稿件,欢迎转载。转载时请保留完整信息,否则追究侵权责任。
精彩美图 更多 >>

青岛话题 更多 >>

深度报道 更多 >>

大家爱看

信网手机版

信网小程序

青岛网上辟谣平台

AI调解员

Copyright © 2014-2024 信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4028146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80021 增值电信:鲁B2-20180061 鲁公网安备:37020202000005号
手机版 | 媒体资源 | 信网传播力 | 关于信网 | 广告服务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