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永乐年间,城阳马家台建村时种的大槐树
城阳历史悠久,早在秦汉时期设置有不其县。岛城知名文史专家鲁勇先生称,据《汉书》记载,不其县城方圆十里,有居民3600户 ,县城设在今城阳以北二里的地方。可是,如今绝大多数的城阳居民都是移民的后裔,城阳230个村(社区)中,由云南移民建村的有155个。在某些姓氏的族谱中,甚至记载着迁徙的过程,将让这一辗转大半个中国辛酸的经历,流传至今。
七成半村庄是明代移民所建
在《城阳史话》中有《明朝的城阳移民》一文,其中记载,通过考证城阳域内族谱和有关资料得知,明朝时期,城阳移民大部分是洪武年间或永乐年间从云南迁来的。全区所辖的230个村庄约有176个村庄是在明朝时期迁徙建村的,约占全区总村数76.5%。其中,河套街道办事处的东河套、小涧西、小涧东、大涧、孟家等18个村,全是明朝时期迁来立村的。而城阳街道办事处的34个村中,城阳、西城汇、古庙、董村 、栾家沟岔等28个村是明朝期间迁建的,约占全街道总村数的87.5% ,至于其他街道办事处,明朝移来立村的也占多数。
据鲁勇称,这些明朝时迁徙的村庄 ,又有155个是云南移民所建 。据知名文史专家侯文程先生考证,《登州府志》附录中之《乌撒考》中就记载了当时的移民情况,以及移民方式。其中称:“明永乐二年,朝廷曾将乌撒卫的大批汉族军士和军户调往山东,他们从陆路到重庆,乘船渡三峡顺流而下,直抵江苏的扬州,然后转大运河北至淮阴,弃舟陆行,取道赣榆、诸城、胶州而达即墨各地。”这一记载,与城阳肖家村《肖氏族谱》中的说法类似。
当然,这些从云南来的移民只是驻防云南的军人,说他们老家是云南或乌撒卫也不准确。他们各有原籍,比如城阳区小寨子的张氏族人,虽然自称老家是乌撒卫,但实际原籍为徽州(今安徽境内),元朝末年,张氏堂兄弟四人从军,两位长兄分别以名张清、张徽,大概就是对徽州、清河的纪念。
明朝初年,大批军队按卫所编制进入当时的即墨县(含城阳),这些军队的军人绝大部分驻进军屯。他们的任务是“三分守城,七分屯种”,即大部分屯田,小部分驻防。据牟信刚、曾范军所撰《明朝的城阳移民》记载,在鳌山卫、浮山所设立以后,城阳地区一带即划地设军屯,置军户。民间传言,当时朝廷将朱元璋起兵反元时立有战功的卢、杨、牛、王、焦、何、高、冯、周等18个姓氏调此二个卫所来守护,世袭军职,其眷属编为军户,驻军屯中,世代服兵役。当时仅里仁乡就有军屯5处 ,其中在上马镇有葛家屯、辛屯、李家屯等处种粮,以供军需为主,这是民间族谱所记载的部分移民的由来。
关于城阳村 ,史料记载,明朝正德年间,流亭东果园村的牛维新任鳌山卫指挥佥事,驻城阳村。另外 ,城阳村周边还一直流传一首民间打油诗:“张王李刘矫,韩段于姜肖,牛袁两大家,挑开大街道。”据说,牛、袁两氏本来是姑表兄弟,同时从云南移民来此,分别落居城阳村东、西两地段,约定相互关照,互相扶持 ,互不通婚。至今,牛、袁两姓仍是城阳村大户家族,至于张、王、韩、姜等姓氏,其后裔也繁衍不断。
经过明代驻军、移民和原居民的共同努力,城阳地区的经济开始复苏并兴旺起来。到明朝万历年间的《莱州府志》,开始出现“城阳集”这一记载。明万历六年至九年(公元1578~1581年)即墨县令许铤推行“垦荒田,招流移,筑堤岸,通商艘”政策,继城阳集之后,流亭集、棘洪滩集等大集市相继出现,渐渐形成人山人海、人声鼎沸的集市盛景。城阳是即墨南乡的著名集市,四面八方的客商来此贸易者,每届集市,少则千余人,多则数千人,其间来自江、淮、闽、浙等省的粮油、瓷器、丝绸、酒类、棉布等货物,经女姑口、金家口,到城阳集结众多。那时 ,棘洪滩、皂户等村的人们己在海边支灶煮盐……好一派繁荣景象。
传说仇良弼建立了沟岔村
在城阳地区还流传一个名叫仇良弼的人的故事。明代燕王朱棣与建文帝之间的战争被称为“永乐扫碑”(靖难之役),而后又在民间讹传为“永乐扫北”。
仇良弼的故事是由栾延欣、栾永光搜集整理的:传说,明朝“永乐扫北”时,城阳这里的人几乎被斩尽杀绝了。后来,益都仇家庄一个名叫仇良弼的来到这里 ,见此地到处沟沟汊汊,水源丰富,土地肥沃,是块风水宝地,便在这里建起了村庄 ,起名“沟叉”村。后来又改名为“沟岔”村 。
立村之后,仇良弼勤勤恳恳,开荒种地,织布纺线,日子过得红红火火。家境渐渐殷实起来,他又添置了农具,购买了耕牛九十九头,雇上佃户,当起了东家。
那九十九头牛经过精心饲养,一头头膘肥体壮。每天清晨,佃户就赶牛到墨水河边饮水吃草,因常走村东直通墨水河的那条小道,人们后来就把这条小道叫做“赶牛道”。有一天,佃户赶牛在河里饮水时 ,数了数牛的数目,却数出一百头,他再仔细一数,还是一百头,不禁愣住了,这是个什么景儿呢?等牛喝完水之后,他就赶牛回家,向东家把这一怪事如实说了一遍。仇良弼不相信,他和佃户一起到牛棚仔细把牛数了数,仍然还是九十九头。
第二天,仇良弼跟着佃户一块到河边放牛,数了数,还真的是一百头。在回家的路上,他又数了数还是九十九头。那么在河边多出的那头牛是哪儿来的呢?他百思不得其解。
仇良弼一连放了好多天牛,天天这样。他想:多出来的一头牛一定是一头神牛。莫非是神灵相助 ,保佑我发财?于是他更加精打细算,勤俭持家,再加上风调雨顺,年年五谷丰登。几年下来,他家有良田千亩,骡马成群,粮米更是囤满仓库,成了有名的大富户。人们给他起了个外号叫“仇百牛”。
仇良弼发家致富后,他娘日夜盼望儿子能当上大官。这一年的辞灶那天,仇良弼的娘用手指点着灶王额头说:“灶王爷呀,灶王爷,你上天时请天老爷保佑我儿当上一个大官。”没想到灶王生气了,他心想:我是上天派下的神明,你怎能随意指点着我的额头说话,太无礼了!于是,灶王随着一缕香烟上了天庭,见到玉帝,把一年的辛劳禀报完后,恳请玉帝说:“玉帝呀,您可千万别叫仇良弼当大官啊。”玉帝不解地问:“为什么?人家仇百牛勤勤恳恳,千辛万苦把那片荒芜废地变成良田,出了多少力,流了多少汗,劳苦功高啊!像这样的人为什么不能当官?”灶王指着前额说:“玉帝你看,仇良弼还没当官,他娘就敢指点着我的前额对我指手画脚,指使我干这儿干那儿,他儿子若是当上大官,还不知把我欺负成什么样子呢!”玉帝听后寻思一会儿说:“那就叫他当一辈子庄稼汉吧。”
就这样 ,仇良弼终生与官无缘,和土地打了一辈子交道。
槐树枝指引移民立村马家台
城阳还有一个马家台。马立宪搜集整理了马家台的来历,这个故事便与云南移民有关。
传说明朝永乐年间,要从南向北移民。在云南一个村里 ,有一群人扶老携幼,来到了村头的大槐树下,在一位白发长者的带领下,不分男女老幼一下子齐刷刷地全跪下了。白发长者眼含着热泪说:“孩子们,移民是国家律令,自古皇命难违,我们只有听从。起程前,我想从咱这大槐树上折下一截槐树枝,把它带到北方去,让咱们的子孙后代们永远都记住,咱们的根是云南的大槐树。”
顿时,人群里传出一片哭泣声。老人说罢,伸手折下了一截树枝,把它仔细地浸泡在装满清水的皮袋里 。就这样,这支姓马的移民队伍上路了。一路上长途跋涉,来到了北方的一个地方。这一天,天空中飘起雪花,移民从南向北翻过丹山岭,过了石漫河,到了河北岸的黄土崖后,一片开阔平旷土地呈现在面前。人们议论纷纷:“干脆别往前走了,我们姓马的就在这里住下来吧,咱立村盖房,开荒种粮,在这里过日子就行了。”
那天晚上,人们生火取暖,你一言我一语地说话。有人想继续往前走,再去寻一处比这儿更好的地方;也有人想留下来在这里立村 ,再好的地方也不去了……最终,意见也没能统一起来。就在大人议论事的时候,有几个孩子闲不住,他们用火烤开冻土,挖了个坑,把从云南大槐树上折下来的那截槐树枝,埋在了这个坑里。这是一截早已干枯了的槐树枝,小孩儿也只是出于顽皮,树枝埋下也就忘了拔出来,就各跟大人睡觉去了。
可第二天清早,人们被冻醒后,看到了一个奇迹:插在冻土地上的槐树竟然活了,枯枝变绿,幼嫩的枝条随风摇曳,似乎在向人们招手说:“留下吧,留下吧。”
见此情景,人们呼啦一片全跪下了,认为这是祖先们的保佑,槐树既然能在这里扎下根,就在这里立村安家吧。从那天起,人们在扎下根的槐树枝旁边打墙盖屋,在这里定居下来。这里确实是一片风水宝地,旱不着,涝不着,年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丁也渐渐兴旺起来,一个像模像样的村庄形成了。
村庄形成后,该有个村名了。于是,族里辈分高的几位老人商量了一下,去即墨县城(那时城阳属即墨县),联名请县太爷给起个村名。
县官接受了请求,坐着官轿来到了这个移民新村 ,认真仔细地察看一番后,对人们说:“这村前有河,河后有崖,崖者为台,村里人姓马,依本官所见,就将村庄定名为‘马家台’吧。”于是,人们一齐感谢县官老爷给村庄起了名。马家台从此叫开了,而那棵插下去的槐树枝也长成了一棵大槐树,成为马家台村的象征。
这些民间传说和官方记载一起,构成了城阳地区移民的群体记忆,在记录移民这一历史事件的同时,也反映出这次大移民给安土重迁的老百姓所带来的痛苦和辛酸。当然,从历史的角度来看,移民也确实促进了城阳地区经济的发展,有其重要的意义。
城市信报/信网记者 王学义 图片来自网络
[来源:信网 编辑:每皮]大家爱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