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山大选址俾斯麦兵营军阀赖着不走,惹恼吴佩孚
俾斯麦兵营
私立青岛大学校门 高恩洪
关于青岛的大学、大师和大帅脉络复杂,我们不妨从一个建筑说起,它就是青岛著名的德建老楼——俾斯麦兵营。
出现在文字上方的就是20世纪初期的俾斯麦兵营。尽管画面陈旧,但我仍可看到兵营当年的依稀容貌,按照青岛市史志办所收录的资料《德帝统治青岛罪行种种》记载,德军占领青岛时于东镇建设了名叫威尔俾斯麦的兵营。这些营房都用钢架作梁,以石为墙,称为“万年兵营 ”。当时在青驻有大量德军,光威尔俾斯麦兵营就驻有二三千人之多。
这所兵营,建筑精良,风格考究,依青岛山南麓而建,景色宜人。装修则极尽奢华,引进当时并不流行的抽水马桶,可谓一流屯兵场所。
然而这所兵营,却并没有长久保持军事用途。在建好二十余年之后,它经由一场官司,变成了大学宿舍和教师公寓。又几年,蔡元培、闻一多、梁实秋等名家都在此居住,兵营成了诸多大学的校舍。如今俾斯麦兵营部分仍存,变为中国海洋大学的校舍。俾斯麦兵营何以催生了青岛高等教育?我们这就给您慢慢道来……
康有为办大学选址俾斯麦兵营
关于青岛所有大学的历史,不妨从私立青岛大学说开去。不单单是因为这所学校首次在名号中注明了“青岛大学”这个词汇,更因为由此之后,青岛近百年的历史就跟大学和大师联系在了一起,此中趣闻种种,在青岛的历史上留下了极为绚丽多彩的一页。
1923年之前,青岛还没有一所中国人开办的大学,作为“五四运动”的兴发所在,青岛的教育问题引起当时社会各界的关注,第一个出现的名人是康有为。
康有为不仅曾经在青岛居住,即使身死之后,遗体也安葬在青岛。作为“戊戌变法”的参与者之一,康有为算得上当时力主在青岛开办大学的大人物。这位老先生的住宅位于福山路6号(今福山支路5号),恰巧在俾斯麦兵营的南侧。因此他的办学主张自然就跟俾斯麦兵营扯上了关系,在给方子节的信中,康有为曾经款透心曲:“吾拟开一大学与此,就近收得万年兵营(即俾斯麦兵营)为之,亦相距数百步耳。扶杖看云望海之暇,与天下之英才讲学,远胜沪上矣。”换句话来说,康有为不光力主在青岛设立大学,还亲自拟好了校址,他觉得万年兵营环境优越,讲学看景两不耽误,比之当时的上海十里洋场是远远胜出的。
可惜的是,康有为的想法并没有由他本人实现。因为当时的万年兵营为北洋陆军第五师驻所,以康有为的力量并没能挪动“军爷”们的屁股。康有为失望之余来到沪上,历史似乎存心捉弄他,当初不被他看好的上海却成了想法付诸实施之处,1926年,康有为在上海创办了“天游学院”,这是后话。
高恩洪请吴佩孚做主赶走大兵
和康有为怀有同样想法的人不在少数,但最后对办学事件起扭转作用的人物叫做高恩洪。
青岛人对高恩洪的了解也许不多,但他对青岛的贡献可说是“响当当”的。1924年3月31日,时年 49周岁的高恩洪出任胶澳商埠督办公署督办,统管青岛政务,在此之前他已是北洋政府举足轻重的要员,曾经担任过北洋政府的交通总长、代理教育总长,因此在交通和教育两方面的施政经验极为深厚。
青岛大学文学院教授刘增人是青岛高等教育研究方面的专家,他曾经查阅大量关于高恩洪的史料。刘增仁教授称述高恩洪的几件善政包括修路和建校。他就在青岛修建过街天桥,优化青岛的交通布局,为时人所称道。
高恩洪所做的另一大善政就是筹划成立了私立青岛大学。有着英国皇家留学院留学背景的高恩洪早就热心教育事业,此次上任伊始,他就筹划创办私立青岛大学。他深知俾斯麦兵营地理位置得天独厚,更知北洋陆军第五师不易迁就,于是干脆甩开第五师自己做了决定。
1924年5月29日,高恩洪一干人在胶澳督办公署(今青岛市人大和青岛市政协办公大楼)成立了私立青岛大学筹备处,高恩洪、宋传典、刘子山等11人组成筹备会统筹建校事宜,另外延请了梁启超、蔡元培、张伯苓、黄炎培等24位学界名流为名誉董事,校董会成立不久,就积极筹款建校,并且大胆地宣布校址拟定在俾斯麦兵营。这就好比集市上两个人做买卖,卖方还没应允,买方已经大手一挥把东西拎走了。这样一个决定遭到驻军的反对,特别是第五师王翰章旅坚持不走,双方闹得不可开交。
这件事越闹越大,双方干脆派人直赴洛阳,请时任直鲁豫三省巡抚使的吴大帅定夺。吴大帅就是吴佩孚,官司打到他手里,正中高恩洪下怀。高恩洪何许人也?他是吴佩孚的同乡、同僚,更重要的在于他还当过吴佩孚的老师。这场官司他占尽了便宜。
这里有必要说一下吴佩孚其人,一直以来,吴佩孚作为旧军阀形象出现在历史教科书中,但实际上,他本人绝非莽汉。吴佩孚是秀才出身,向来自命儒将,崇尚孔孟之道,加上他跟高恩洪的这层关系,自然把兵营定做教育之用。”
就这样,校址公案在吴大帅手下就此了结,我们可以想象吴大帅当时恼怒的样子,他签发的命令斩钉截铁——“令开:奉督办公署第3239号准予备案。9月15日,奉870号公函,准将青岛兵营拨给本校永做校址”。
私立青大督办易人,经费断绝停办
和校址官司同步进行的还有建校筹款跟招生,中国人在青岛开办的第一所大学已蓄势待发。第一届学生只有40名,主要来自山东、江苏、湖南、广东等地,其中有9名来自南洋和朝鲜的留学生。在这批学生中,有罗荣桓、彭明晶 、张沈川等进步青年,这也为私立青岛大学留下了不同寻常的历史意义,关于他们的故事我们稍后会提及。
由于学校的私立性质,筹款成了绕不过的话题。“当时的一块大洋差不多能买两斤白面,高恩洪捐了1万元,还有一个青岛商会的刘子山,他是青岛首富,靠贩卖烟土起家,他捐了2万元,这笔钱就是最初的筹备经费。”刘增人教授称,此后的学校经费由胶澳商埠督办公署、胶济铁路 、士绅富商三方拨款组成,“公署每月拨款1000元,铁路局6000元,士绅捐赠4000元,这笔钱是学校的日常活动经费。”
1924年9月20日,私立青岛大学首届新生入学正式开课。作为校长的高恩洪发表训词。然而,私立青岛大学成立的第二年就开始走下坡路。高恩洪在青岛施政期间曾帮助吴佩孚筹措军饷。因为这层关系,吴佩孚倒台后难免殃及池鱼。
私立青岛大学成立当年,第二次直奉战争爆发。吴佩孚全军覆没,只得南逃。1924年,时任山东督理、督办的郑士奇(皖系)派王翰章到青岛逮捕了高恩洪。这个王翰章正是跟高恩洪打官司的北洋陆军第五师军官。所幸,高恩洪被捕后一年又重投吴佩孚麾下,任十四省联军司令部交通处处长。再往后,他弃官从商,在上海创办自行车公司,获善终。不过自从高离开青岛后,就再没参与过私立青岛大学的教务问题。
高恩洪的下野给私立青岛大学蒙上了一层阴影。他一走学校的资金立马成了问题。刘增人教授曾经在青岛市档案馆查阅到一则档案,明确了私立青岛大学停办年份是1929年而非1928年。
1928年4月,国民政府发动第二次北伐战争,1929年4月15日,国民政府接收青岛,不久青岛成为特别市,归国民政府直辖,政府表示相关的补助费用一并停止,私立青岛大学的经费来源完全断绝,被迫停办。不过我们不必为之嗟伤,因为仅仅相隔一年,在私立青岛大学的基础上,一所新的大学又在青岛出现。这所大学大师云集,“一宗三枝”,分别奠定了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青岛大学的基础,它就是后来山东大学的前身——国立青岛大学。[编辑:苏青]
大家爱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