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的历史人物大家都不陌生,勇冠三军如吕布,智谋过人有诸葛亮,还有曹操、刘备、孙权等等,相关故事在中国流传了近两千年,恐怕早已妇孺皆知了。可有个人物本期《发现青岛》要详细介绍一下,他就是徐庶。
关于徐庶的歇后语有很多 ,什么“身在曹营心在汉”,什么“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等等,充分说明了他在历史上的受关注程度。其实,徐庶跟青岛也有着莫大的联系,据说他晚年就归隐在现在的青岛胶南帽子峰,至今还有人上去祭拜。
本期《发现青岛》,咱们就来说说徐庶,他跟青岛有着怎样的关系,关于他的民间描述是否准确,我们接下来一一解答。
早年杀过人越过狱
一切还是得从《三国演义》说起,这本在全世界华人中普及甚广的古典小说给足了徐庶戏份儿,用了足足两回重点描写他,给读者留下了深刻印象。
徐庶首次亮相是在第三十五回,回目叫做《玄德南漳逢隐沦 单福新野遇英主》,在这一回中,徐庶以一个飘逸之士的形象出现在刘备眼前,并通过一首歌曲获得了刘备的青睐,很有“中国好声音”的风采。徐庶具体唱的什么我们就不引述了 ,大意无非是世道很乱,我有大才,谁来要我。刘备当时正寄人篱下,兵少将寡,看见这样一个奇才,自然就收下了。
徐庶来到刘备的手下干了三件事,第一件,一眼看出了刘备骑得那匹马不是好马,这匹“的卢马”早晚要害死主人;第二件,破了曹仁的八门金锁阵;第三件,略施小计,袭破了曹军把守的樊城。单凭这三件事,徐庶就让读者眼前一亮——这位谋士实在不简单。那么智谋过人的徐庶真实身份到底是什么呢?到了第三十六回,罗贯中老先生借曹操手下谋士程昱的嘴说了出来:“此人幼好学击剑;中平末年,尝为人杀人报仇,披发涂面而走,为吏所获;问其姓名不答,吏乃缚于车上,击鼓行于市,令市人识之,虽有识者不敢言,而同伴窃解救之。”
《三国演义》中关于徐庶的描写大多都是假的,偏偏这则描述是真的,徐庶早年还真杀过人。其实在正史《三国志》中,关于徐庶的描写并不多,甚至连独立的传记都没有,不过《蜀书·诸葛亮传》中,倒是收录了一条《魏略》对于徐庶的记载,这条记载和程昱所说的大体一致,那就是早年的徐庶为了替人报仇犯下大罪,被衙门抓了还不报姓名,最后被拉着游街示众。《 魏略》中称 ,徐庶游街之时,老百姓“莫敢识者”,从这条记载来看,早年的徐庶很有黑老大的特点。犯了罪压根不把官府放在眼里,拉到街上老百姓都不敢认他,怕他报复,这么霸气外露的徐庶跟饱学之士实在是扯不上关系。非但如此,徐庶还上演了一出越狱的好戏 ,裴松之引《魏略》称:“其党伍共篡解之,得脱”,翻译过来就是徐庶的同伙一起来解救他,结果他成功越狱逃跑了。
杀人、越狱,这就是徐庶早年的一些事迹。
他是主动投的曹操
人都是会变的,徐庶也是一样,如果说青年徐庶多少有点玩世不恭的话,那么后来的徐庶完全称得上是励志的典型,通过刻苦学习,他“逆袭”了 。
《三国志》引《魏略》称,徐庶逃脱监狱之后,很为自己的所作所为感到羞耻,于是奋发图强,丢掉了刀子,拿起了笔杆子(原文是“弃其刀戟,折节学问”)。他主动来到学术区居住,可别人瞧不起他,特别是一些读书人,听说他有犯罪前科,根本不愿意跟他交往。如果换成普通人,可能会懊恼好一阵子,但徐庶没有,别人不理他,他自己去学。史书上说他自己一个人“卑躬早起,常独扫除”,通过一段时间的刻苦学习,徐庶终于成功转型,达到了“动静先意,义理精熟”的地步。不光在学问上大有长进,徐庶的朋友圈也发生了变化,过去那些舞刀弄枪的伙计们不知道他还联不联系,但现在他认识了好朋友诸葛亮,这足以表明他在个人学识、修养方面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各方面发生质变的徐庶最后和诸葛亮一起成为了刘备的部下,需要交代一点的是,徐庶是怎么跑到曹营去的。长期以来,受《三国演义》的影响,很多人都认为徐庶进曹营是曹操逼迫的,是程昱施了奸计,徐庶的母亲还因为徐庶误入曹营感到愧对刘备而自杀。但事实上压根就没这回事,徐母根本就没自杀,徐庶也不是被曹操有意逼迫而来的。
《三国志》称,当时曹操南下占领荆州的时候,徐庶跟着刘备、诸葛亮一起逃跑,结果被曹操打败。而此时,曹操恰巧捕获了徐庶的母亲。这个时候,徐庶主动向刘备提出了辞职的要求,他指着自己的心口对刘备说:“本来想跟您一起成就霸业的,靠的就是这里,但现在母亲被捕,这里方寸大乱,根本没法出谋划策了,咱们就此别过吧。”说完就跑到曹营去了。
罗贯中老先生估计是恨透了曹操,所以杜撰了一个徐母骂子自杀的情节,这个情节成就了徐庶母亲的大义凛然,表现了徐庶的一片孝心,可到头来却把曹操弄成了歹毒无比的大坏蛋。
进曹营并非一言不发
在简要介绍了徐庶的生平之后,我们最后来谈谈关于徐庶的两则歇后语吧,这两则歇后语早在文初就已提及,一则是“身在曹营心在汉”,一则是“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从史实的角度来看,这两则歇后语到底是真是假呢?很可惜,是假的。
首先,前文已经说了,徐庶进曹营并非曹操刻意逼迫,因此,也就不存在徐庶和曹操的对立问题,他没必要进了曹营还一言不发,更没必要终其一生都念念不忘刘备(和刘备共事不过两年)。
其次,也是最关键的,徐庶的好朋友诸葛亮在晚年曾经提到过他,而此时的徐庶已在曹营升任中层管理者。这则重要的史料同样出现在《三国志》引《魏略》的记载中,称“至黄初(曹丕年号)中,韬(石韬,徐庶、诸葛亮好友)仕历郡守,典农校尉,福(徐庶)至右中郎将、御史中丞。”后来诸葛亮听说这两位好朋友才做到中层,感到很惋惜,感叹说:“魏国就这么人才济济吗?怎么我这俩朋友都没被大用呢?”通过这则描述我们可以知道,到了曹营之后,徐庶的地位是有所提高的,虽然没有成为高层,但起码也是个中层干部,如果他真的一心想着刘备,一句话也不说,一个主意也不出,魏国没必要给他那样一个官职。
不过从另外一个角度也可以看出,徐庶晚年是落寞的,因为跟自己的好友诸葛亮比起来,他并没有发挥多大的作用,而对方已经成为蜀国的一国领导者。如果历史允许假设的话,我们不妨来推测一下,假如徐庶没有投奔曹操,他将会是怎样一种地位呢?他的地位应该跟诸葛亮相差不远,这可以从诸葛亮后来发布的一道公文中看出来,《 资治通鉴》记载:“五月,太子禅即位……封丞相亮为武乡侯,领益州牧,政事无巨细,咸决于亮。亮乃约官职,修法制,发教与群下曰:‘夫参署者,集众思,广忠益也。若远小嫌,难相违覆,旷阙损矣。违覆而得中,犹弃敝趫而获珠玉。然人心苦不能尽,惟徐元直(徐庶,字元直)处兹不惑。又,董幼宰参署七年,事有不至,至于十反,来相启告。苟能慕元直之十一,幼宰之勤渠,有忠于国,则亮可以少过矣。’”
在这道公文中,诸葛亮将当时已经在曹魏出仕的徐庶作为道德高尚的楷模提出来,要臣下们向其学习,足见在诸葛亮的心目中,徐庶绝非泛泛之辈。我们同样也可以想象,凭借着自己的才能,凭借着好友诸葛亮的支持,徐庶在蜀国肯定会大有作为,但历史就是这么残酷,徐庶去了魏国,而且从此就变得默默无闻了。
据说晚年的徐庶后来得病身亡,结束了自己的一生。虽然他在历史上没有做出什么惊天动地的事迹,但他至少做了一件大好事,那就是把诸葛亮推荐给了刘备。诸葛亮常常自比“管仲”,那么徐庶又何尝不是“鲍叔牙”呢?没有徐庶的引荐,也许诸葛亮就会埋没在茫茫的乱世狼烟之中了 ,由此可见,徐庶的一生虽然平静但绝不平凡,无论幼年的弃武从文,还是后来的引荐诸葛亮,直到最后的为母投曹,他都是一个不违背自己本心的奇人,他活得问心无愧。记者 田野
在简要说完了徐庶一生的经历之后,我们把目光拉回青岛,开头说了,徐庶晚年归隐到了胶南,这种说法到底有什么资料可以证实?徐庶晚年又为何会来到青岛?
其实 ,徐庶晚年的行踪不光《三国志》中没有描述,就是在《三国演义》中 ,我们也难觅只字片语 ,可是胶南大珠山帽子峰一带的一些习俗和民间传说却给这些问题提供了一些答案,之前山上不光有徐庶庙,而且每逢过年还会有人来鸣放鞭炮以示纪念,如此看来,徐庶晚年归隐胶南一事,倒是挺可信的。[编辑:苏青]
大家爱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