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区划是城市管理的基础,一切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由此展开。青岛最近的一次行政区划调整是在1994年,当时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经济及社会各项事业的迅猛发展,青岛市东部大开发以及党政机关的东移,一幅大青岛的蓝图初现端倪。但是,每当青岛市要采取比较大的决策时,就会感觉到束手束脚,原因之一就是92平方公里的老城区基本是沿胶济铁路展开,呈南北狭长的“带”状布局 ,严重束缚了城市发展,给市民生活造成很多不便。另外,当时的市南、市北、台东、四方、沧口五区的面积、人口分布不均,差距过大,相应造成了生产、生活布局不尽合理,区划调整成为必然举措。
1994年,两区合成新市北
现在,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还偶尔能听到“老台东”“老市北”的提法,不过很多年轻人尤其是从外地来青的,对这段历史知之甚少。根据市史志办的资料,青岛市的市区行政区划自1951年划定之后,只有过几次局部性的小调整,而距离现在最近的一次区划调整,便是1994年,当时调整幅度比较大、人们念叨最多的,便是“撤销台东区,其行政区域并入市北区。将四方区的吴家村、错埠岭2个街道办事处,崂山区李村镇的杨家群、河马石、夹岭沟、曲家庵子4个村和中韩镇7号线以西的区域划归市北区,区人民政府移驻原台东区人民政府驻地。”这段描述也是市志和年鉴上记载的内容。
“1994年4月正式下文合区,这个我记得非常清楚”,时任新市北区第一任区委办副主任的刘洪先老先生对于这段历史记忆深刻。他说,过去市内的几个区都比较小,也很拥挤,“老市北、老台东更小,面积也就相当于现在的两三个办事处”,作为青岛的老城区,“这两个区就是咱们青岛市的居民大院”。
“20世纪90年代初,已经有很多人生活在老市北、老台东,却每天来回奔波到四方、沧口的工厂去上班,每天南北的人流量都很大”,那时的台东三路已经成为典型的商业中心,非常热闹,而老市北的即墨路小商品市场也正是最为火爆的时候。
“在我小的时候,市南区中山路一带最繁华,商业发达,人们穿戴也时尚,就连说话也感觉要好听一些,市南、市北、台东、四方虽然相隔不远,但光听口音就能听出是哪个区的,过一条马路,口音就立马不一样了”,因此刘洪先对于时代的变化很感慨,“比如浮山后,刚刚合区的时候那里就是个‘鸟不拉屎’的地方,这些年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当时不愿来,现在不愿走’,房价更是噌噌地涨,你说变化有多大?”
老台东一平方公里曾住三万人
1994年任新市北区第一任区委书记的辛毓明,也是老台东区最后一任区委书记,算是身临其境。“上世纪90年代初,随着经济和人口发展,老市北区、老台东区更是地域狭小,人口密度特大,发展空间小”,辛毓明说,当时老台东区一平方公里上生活着三万多人,老市北区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别的区原来还有农村,农村户口转成城市户口,也能带来一片发展空间,比如市南有浮山所 、辛家庄,一直到青岛大学一带,再加上海岸线,也算是有地方,而老市北和老台东却没有农村,没有地方发展,招来了项目也没地方放”。于是,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下,为了城市发展,解决围城困局,青岛市进行了一轮力度较大、范围较广的区划调整。
市史志办的工作人员介绍,当时老台东区的面积仅有7.48平方公里,人口却达22万人;老市北区面积仅为7.09平方公里,人口却达18.5万人。两区都没有发展余地,很多区属企业不得不建在崂山、四方区域内。“单纯的二合一,人仍然很多,地方仍然不够,所以,才从四方和崂山划过来一部分,而这一部分正是城区协调发展的基础和成效所在”,多位当时的党政负责人表示认同当时的调整方法。
两套班子合并,人事安排最棘手
市史志办的工作人员介绍,1992年,市委、市政府开始着手研究行政区划调整的事项,市民政局开始了前期调研。1993年,市民政局组织专人到武汉考察调整行政区划工作,研究调整的可行性,在综合考虑了自然环境、人口结构、生产发展、社会稳定等多项因素之后,最终形成的第七套调整方案于1993年年底在市委常委会上得到了通过。
1994年2月28日,市政府正式向山东省政府提出了《关于调整青岛市市区行政区划的请示》。在得到省政府和省民政厅同意之后,将市区行政区划调整方案上报国务院。4月23日,国务院批复山东省,同意调整青岛市市区行政区划。4月29日,省政府批复青岛市,同意调整市区行政区划。跟新市北区有关的区划调整如下:“撤销台东区,其行政区域并入市北区。将四方区的吴家村、错埠岭2个街道办事处,崂山区李村镇的杨家群、河马石、夹岭沟、曲家庵子4个村和中韩镇7号线以西的区域划归市北区,区人民政府移驻原台东区人民政府驻地。”
老市北区和老台东区原本是两个独立的建制区,领导班子和各个部门原本是完整独立的,合二为一以后,要重新整合成一套班子,人事安排、干部的思想工作和职务确定成为最棘手的问题。
“要秉公办事、考察推荐,同时还得适当平衡,一定要公开、透明、公道、公正地对待干部,不能搞亲疏关系,厚此薄彼”,一位当时的主要负责人告诉记者,当时老市北区、老台东区每个区都有包括街道办事处在内的三四百名干部,一旦要合起来,“工作规律、人事关系都打乱了,合二为一还意味着将近一半的人要‘下岗’”,这位老同志表示,街道办事处一级暂时不动,先忙区机关,“区委、政府、人大、政协、纪委、武装部六套班子,两个合一个,各自下边都有些部门,也是两个合一个”。“六大班子的40多个人,当时在新的市北区机关驻地(原老台东区机关)开会,连个能放开这么多人的会议室都找不到”,六套班子的负责同志从自身做起,谁也不许给自己的部下讲情,并研究出了一套“上级给下级打分,下级给上级打分,主管部门拿意见”的遴选方式。
“两个部门合一个,两个正职中就会有一个一把手变成二把手,我们就研究出了这个办法”,具体操作起来就是,区级领导各自给自己原来区的所有中层干部打分,原来各个部门的一般干部,各自给他们正职领导打分,“难就难在部门的正职上嘛,这样下级给上级打分,上级给下级打分,然后上市里的主管部门去,市北一个,台东一个,让市里给划勾,三张票确定一个名额,工作好坏,能力高低,一目了然”,这位老同志表示,这样的操作方法还真挺管用,“没选上的干部更是一点意见都没有,找自己的老领导也不好使”。记者了解到,干部工作完成了,之后的各项工作才能顺利推开。
新区成立七年财政收入翻三番
说起新市北区成立之初的城市面貌,时任新市北区第一任区长的王增元告诉记者,1993年市委市政府确定进行棚户区改造,新区合并以后,工作继续推进,“新市北区的棚户区占到了全市的60%,其中主要在老台东的范围内,比如仲家洼、下板坊都是当时棚户区的典型代表,老市北区也有一部分,主要在泰山路上”。
说起当时的城市环境和居民生活状况,王增元仍然很感慨,集体用水、集体用厕所、每天都要排长队,还有人家提着家里的马桶往古力里倒,“青海路水淹片,就是因为一下雨就淹而得名”,对于新市北区而言,“棚户区改造量大,难度也大,资金和开发力量都有缺口,当时区里成立了十几个开发公司 ,棚户区改造成为区里主要领导的工作重点,白天晚上连着干”,换来的成效也很大,“棚户区改造在新区合并以后迅速推进,到1999年底就全部完成了。而改造的棚户区,除了就地安置的之外 ,主要是去了浮山后,群众居住条件得到了极大的改善,浮山后也发展起来了,真正实现了城区协调发展和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
而区划调整带来的另一个好处,王增元深有体会,两区合并之外 ,四方区的两个街道办事处和崂山区的五个行政村也划过来了,加上这些人口少、面积大的区域,新市北区的面积就达到了28.63平方公里。“区划调整合理配置了资源,拓展了发展空间,有利于经济发展,有利于环境改善,有利于群众生活的提高”,王增元说,“当时老城区有很多工厂,但都规模很小,受到地域的限制,发展不起来”,新区成立之后,市北区陆续打造了辽宁路科技街、昌乐路文化街、敦化路家具街、婚纱街、延安三路建筑材料一条街等,“我当时就提出打造商贸一条街,从国货公司 、热河路、辽宁路到威海路、辽源路,同时实行工业改制,退二进三,和工厂外迁等”,到2000年前后 ,市北区为了进一步拓展发展空间,还在城阳棘洪滩征地10平方公里,用于引进新项目,后来,就逐渐成为了青岛高新区的前身。
新区合并以后取得的发展显而易见,“在1993年年底,两个区的财政收入各有两千多万,两区加起来四千多万,到2000年年底,新市北区当年的财政收入就已经达到了3个亿左右,7年翻了近三番,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王增元说。
记者 郝春梅
[编辑:每皮]
大家爱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