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信网手机版移动继续看新闻
2015 01/04 15:14
· 来源 ·
· 作者 ·
田野
· 责编 ·
苏青
扫描到手机
用手机或平板电脑的二维码应用拍下左侧二维码,可以在手机继续阅读。

徐世昌协助袁世凯灭清 明哲保身辞官隐居青岛

\

尽管在宦海沉浮中徐世昌获得了“活曹操”的称号,但两相比较之下,徐世昌的起步要比曹操艰难得多。曹操的祖父曹腾是大长秋(负责皇后宫中事务的主要官员),父亲曹嵩也做过太尉一职,家室可谓显赫,徐世昌就没那么幸运了。

嘴馋时母亲把东西扔了也不给他吃

徐世昌的高祖徐诚曾任河南南阳知县;祖父思穆,任河南中河通判,在卫辉府(今河南卫辉市)安家 ,都是一些地方上的小官。等到徐世昌7岁时,他的父亲病故,徐世昌长到10岁的时候,祖父徐质夫也不幸病故,家中生计陷入困境。徐母刘氏出身桐城世家,知书达理,隐忍持家,挑起了家中生活的重担。

母亲非常重视对徐世昌的道德教育,据徐回忆,他小时候嘴馋,老想多吃一点,这时他母亲就会严厉地训斥他:“现在就这样,长大还得了!”宁可将食物扔掉,也不给他吃。等他长大一点了,每次交朋友,他母亲都会暗中观察那人的人品,如果是有志青年,就拿好吃的招待他;如果是街头小混混,就立刻把人家骂走。徐家族人也为此感叹道:“汝苦心持家教子,异日必有成就,真我家功臣也!”因此,徐世昌自幼便熟知经史,且能吟诗作画,其价值观取向与人生旨趣,在童年时候就已经奠定了基础。据《大总统徐世昌秘闻》一文记载,年幼的徐世昌已经非常懂事,为了分担家庭的重担曾经依靠挑水赚钱,“他看到别人以挑水卖水为生(当时吃的是卫河水),早晨便起得更早了,除了为自家挑水外,还承揽了另外几家的挑水活儿,每天如是,挣钱补贴家计。”

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徐世昌自然是坚韧不拔的,然而现实生活的困境终究让他感到不安。首先,徐家祖上家大业大,一度还得到朝廷的敕封,历代子弟都走科举功名之路,曾出现过父子两代都担任山西巡抚的赫赫功名。少年徐世昌,虽有博取功名之心,无奈在经济上和精力上都不允许,这让他很失落;其次,直到20岁那年,徐世昌仍然四处讨生计,先后到河南的沁阳、淮宁、太康等地,或帮助县令整理文案,或在当地任家馆教师,时光流逝,对于未来的不确定感也让徐世昌感到人生无望。

和袁世凯一见如故拜把子

算命先生常说:“身为奇才,必有贵人相助”,这话本来是唬人的,但在徐世昌身上却应验了,在他24岁这一年,他真的遇到了贵人,此人即是袁世凯。当然,当时的袁世凯也不过是个闲人,还没有在官场崭露头角,但命运却把两个人联系到一起。当时徐世昌正为淮宁县知事治理文案 ,袁世凯则在陈州闲居,两人偶尔谋面,谈了几句时局,结果竟然越谈越多,一发不可收拾。袁世凯见徐一袭青衣一双旧鞋,虽不修边幅却神采飞扬,谈吐间显露出满腹经纶与勃勃雄心,不禁赞道:“菊人(徐世昌的号),真妙才也!”从此两人成了八拜之交。正赶上徐世昌想去应天府应试,可囊中羞涩,袁世凯够仗义,给了徐世昌100两银子作为路费。徐世昌则不负厚望,在此次考试中金榜题名,四年后又中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三年后授编修。

这样的人生经历多少有点传奇色彩,徐世昌从此和袁世凯成了亲密无比的好友,尽管后来两人政见曾经产生过分歧,但直到袁世凯去世,徐世昌跟袁世凯一直相辅相成,袁临终托孤也是找的徐世昌。都说在官场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徐袁二人的交往确实令今人深思。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考试不仅促进两人的友谊,为徐世昌步入政坛奠定基础,也让徐世昌成为了一名虔诚的道教信徒。就在光绪八年,徐世昌与弟弟徐世光到北京乡试。试毕,不知能否取中,忐忑不安。听人说前门外琉璃厂吕祖庙最为灵验,于是前往求签。到了庙中,抽得一签,曰“光前裕后,昌大其门庭。”榜发,徐中试一百四十五位举人,弟世光以九十五名中试,恰巧世光在前。徐顿悟,暗想自己将来还能大其门庭,其信奉道教便从此始。待以后步步应验,更是笃信不已,每天都亲自烧香、叩头,顶礼膜拜,到晚年越发执着,在他的寓所楼上,塑有吕祖神像,每天中午叩头100个,从不间断。

在东北任上跟日本人斗智

徐世昌和袁世凯的第一次政治合作很快就出现了,这里面还颇有些“山穷水尽疑无路”的味道。当时徐世昌虽然在翰林院做了编修,但由于大学士李鸿藻认为徐世昌“虚矫过人”,因而不得宠难以发达。但徐世昌向李介绍了袁世凯,通过李鸿藻,袁世凯为李鸿章所赏识,向朝廷推荐他督练新军。这成为袁世凯发展的起点,同时也成为徐世昌仕途走向发达的转折点。有意思的是 ,此时袁贿赂庆亲王和总管太监李莲英,得一道员(相当于副省长),正要走马上任,接到徐世昌的通知后,还有老大不高兴,他当时没有想到,北洋新军会在中国扮演一个什么样的角色。

袁世凯发达之后自然没有忘掉老朋友,徐世昌在翰林院踏踏实实做了九年的冷板凳,事情不让他办,好处捞不着拿,整天就是翻资料,这不是屈才吗?1897年12月,经袁奏请,徐世昌得以翰林兼管袁军营务处,往来北京、天津之间,并成为袁的重要谋士。说这些个官名可能无法认识到徐世昌地位的变化,还是谈工资来得实在,当初徐世昌当翰林,年俸45两,现在他做谋士,年薪2000两,地位彻底变了。

是金子总会发光的,除了袁世凯之外,徐世昌渐渐得到了清帝国高层的认可。青岛市博物馆原副馆长王桂云先生对徐世昌有过研究,据他称,徐世昌人生又一重大转折点是在庚子之乱以后,“1900年8月,徐世昌随慈禧和光绪逃至西安。此年6月9日,经山东巡抚袁世凯保荐,两宫回銮,徐被召见,慈禧见其仪表端正,奏事明晰,甚为器重,退告左右曰:‘若世昌者,足继李鸿章矣。’”这话的意思是什么?“徐世昌这样的人物,足以接替李鸿章。”徐世昌不再是那个挑水的穷孩子了。

很快,徐世昌就接到了清帝国的任命,成为第一个东三省总督。关于他在东三省任上政绩,各书褒贬不一。《徐世昌当国琐事》一文,说他“既到任,置政治于不问,专一建筑官署,以图畅适私意。又复纳贿营私,勾结日本 ,断送种种权利。”很有骂他酒囊饭袋的意思,但考虑到民国党同伐异,加之徐世昌一直以来的办事方略,此说似不足全信。倒是不少书中提到徐世昌捍卫国家领土一事颇有可圈可点之处。

《大总统徐世昌秘闻》对此事记述最为详尽,内中称:“清朝末年,日本侵略者妄图霸占中、韩边界图们江以北吉林省所属延吉一带约8余万平方公里的我国领土,制造了一起边界纠纷。日本人将这一带称为‘间岛’,这件事在我国近代史上被称为‘间岛问题’。被任命为东三省总督的徐世昌,对日本的侵略行径切齿痛恨……在得知日本部队强行进入该地后,即命总督府行营翼长张勋抽拨营队径往延吉一带增援戍边。严令拘捕韩国巡警、遣回所有入境骚扰的日本宪兵和远征队,并将日人在图们江沿江至六道沟90余里栽下的木桩全部拔去,堂然记上华名里数,订立中文标识。经过反复的据理、据力斗争,最终迫使日本与清政府签订协议退出‘间岛’。”从上述资料可以看出,不管徐在东北究竟政绩如何,他的捍卫国家领土的行为是值得肯定的。

辛亥革命向清政府举荐袁世凯

人性都有复杂之处,徐世昌也不例外,他纵然贫寒出身,纵然受到清廷提拔一步步做到了封疆大吏,但当清政府行将就木之际,他没有选择拉这个衰朽的帝国一把,而是倒戈一击,他的“活曹操”的本性第一次开始暴露出来。

青岛文史专家鲁勇先生说,徐世昌在辛亥革命期间的精彩表演可谓淋漓尽致。当时清政府发现袁世凯渐成尾大不掉之势,把他罢黜回家 ,恰巧此时发生了武昌起义。北洋军由荫昌率领前往镇压起义,可清政府不知道,这支军队经过袁世凯数年调教已经不是公家的武装了,根本调度不动。无奈之下,清政府只好派徐世昌这位老朋友去彰德袁世凯住处探探风声。“徐世昌回来,气急败坏地报告‘咱们甭找他了,难道少了他,这出戏就唱不下去不成?’庆亲王奕劻着急地问道:‘他说了些什么,你说,你说。’徐世昌是个会做戏的人,不急不慢,欲说又止,引得奕劻越发着急,这时才说出袁世凯的6个条件,满足之后才出山。其实这都是袁世凯和徐世昌在彰德共编的一出戏,清廷最终只好接受条件,任命袁世凯为湖广总督兼钦差大臣,节制各方军队。”

就这样,在徐世昌的帮助下,袁世凯将清帝国的军政大权一把握在手里,随后采取“以南压北,以北逼南”的战略,促使南北双方回到谈判桌上,谈到最后的结果就是,清帝逊位,帝国灭亡,袁世凯出任第一任中华民国大总统。清政府无论如何也想不到,徐世昌完全没有李鸿章的那份老臣之心,帝国都破乱成这个样了,干脆亡了吧。

值得注意的是 ,尽管徐世昌帮助好友袁世凯夺得了政权,可他并没有着急去分一杯羹。以他的资历,威望,完全会得到一个很大的官职,但他回绝了。他也没有跟清政府一刀两断,反而安安稳稳地坐起了他的逊清遗老。他摆出一副不问政治,哀悼亡清的样子来到青岛闲居起来。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我们在下一篇中为您解答。

1912年,清帝国宣告灭亡,中华民国成立。权力就像杂技演员表演的五球不落游戏一样,倒来倒去还是回到袁世凯的手里。此时的徐世昌却并没有表现出对权力多大的兴趣,他决定隐居了。照理说隐居就该找个偏僻的地方,最好能够无人问津的,可他偏不,他选择了逊清遗老的聚集之地—— 青岛。在青岛,他养花、种草、喂鱼,表面上看起来不问世事,可明眼人都明白,这个“活曹操”心里一定有别的打算……[编辑:苏青]

精彩美图 更多 >>

青岛话题 更多 >>

深度报道 更多 >>

大家爱看

信网手机版

信网小程序

青岛网上辟谣平台

AI调解员

Copyright © 2014-2024 信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4028146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80021 增值电信:鲁B2-20180061 鲁公网安备:37020202000005号
手机版 | 媒体资源 | 信网传播力 | 关于信网 | 广告服务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