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不光诗文一绝,还喜好谈佛论道,那么作为道教名山之一的崂山,有没有吸引他前往呢?北宋熙宁八年(1075年)苏轼被任命为密州(今诸城)太守,看起来离青岛已经很近了 ,元丰八年(1085年),苏轼又被任命为登州(今烟台、威海一带)太守,离青岛也不远。正因为这个缘故,民间流传了苏轼“三访崂山,三叹崂山”的传说。1985年,人们又在王哥庄庄子庵旧址发掘出了一块石碑,按照碑文记载,这块碑是苏轼派人所立,要果真如此,苏轼就真的到过青岛 。但也有人认为,这只不过是人们的一种美好愿望,苏轼也许来过青岛 ,但现在还没有证据。
传说苏轼曾三访崂山
作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宋朝大文学家的苏轼,所到之处必有作品留存。“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说的就是他在密州任上的一次打猎。那么,他如果来了崂山,会留下什么诗作呢?遗憾的是,现在我们还没有发现。他曾写过一首《观海诗》,内中道:“东海如碧环,西北卷蓬莱。云光与天色,直到三山回……参差太华顶,出没云涛堆。安期与羡门,乘龙安在哉。”有人认为,这一场景就是描述的崂山。
虽没有留下什么诗作,但关于苏轼造访崂山的传说,在民间依然流传很广。据《崂山与名人》记载,苏东坡曾三访崂山。熙宁九年(1076年)初游崂山时,苏东坡在密州任上,到崂山巡视海防,因为喜好道教,他特意去了太清宫。然而,这次大门却未能向他敞开。原来,这天正逢农历七月十五,道士们都在闭门诵经。由于忙于公务,未能久留的他颇为惋惜地留下了“崂山多隐君子,可望而不可见”之句。并题写“方壶胜景”四字的石刻,后毁于明万历年间的崂山僧道之争。这一去,苏轼未能再访崂山,他因反对王安石的变法,以诗“诽谤朝廷”,而被罢官贬到湖北黄州去了……
元丰八年,苏轼从黄州被派到登州,途中他第二次来到太清宫,可又出了问题。这次殿门大开,满殿的道士个个头不抬、眼不眨、正平心静气地打坐修行,对苏东坡一行视而不见。苏轼站在殿门口约有一炷香的工夫,把打坐的几十个道士,逐一从头到脚地看了一遍,也没分出哪个是道长,哪个是道徒,只见他们个个鹤发童颜,年龄都在百岁之上。苏轼不知道,道士们为了修炼,可以几天几夜不吃不喝不动。为了不耽误去登州赴任,苏东坡迫不得已再次转身,一步三回头地出了殿院 ,一边走一边高叹“崂山多隐君子,可见而不识也。”
元祐三年(1088年),苏轼奉诏回京任翰林院学士,无官一身轻,他再次借机三访崂山。绕水路在仰口海滩登陆后,他游过狮子峰 、犹龙洞 ,最后进入太平宫,受到道长乔绪然热情接待。这乔道长,原为长广郡侍管,因案件牵连 ,便弃官进了崂山入道。他自幼好学,长于诗词,兼善古琴。出家“太平兴国院”后,除潜修道家经典,掌管庙务外,仍然深修琴术。因此,两人一见如故,彻夜长谈,范围广泛十分,投缘相见恨晚。待到下山之时,苏轼慨然悟道“崂山多隐君子,可识而不可攀也。”
才子苏轼的三访三叹揭示了崂山魅力的内蕴所在,成了民间流传不绝的一个景点传说,也因为这个传说,崂山有了更为深远的文化内涵。
苏轼命人立“东坡仁里”石碑
传说终归是人们口头流传的东西,如果能有一件实物,证明苏轼来过崂山,那就再好不过,上世纪80年代,人们还真发现了一块神奇的石碑,地点就在王哥庄村(包含崖下自然村)。
王哥庄因它的大馒头而被岛城市民所熟知。这个村庄位于崂山东麓,是王哥庄街道办事处所在地,全村居民820户,2530人,有林、张、苏等姓氏。相传明朝初年,宋氏兄弟为躲避战乱迁入此地。后来 ,弟弟移居他处,因想念大哥,回来探望,古名望哥庄,后演化为王哥庄,据考证,苏氏在崖下早于宋氏立村。
据《崂山村落》一书介绍,王哥庄村原有修真庵、庄子庵等道观,1985年,在庄子庵旧址前的崖下村南,挖掘出土了《东坡仁里》石碑,记录了苏东坡与崖下村的一段奇缘。按照碑文记载,北宋熙宁年间,苏东坡从密州(诸城)往芝罘(烟台)上任途中游览崂山,在道士乔绪然和吴复古的陪同下,游览了太平兴国院 、庄子庵。夜晚在庄子庵住宿,子夜时分,闻其庵前崖下村民起早上远山砍柴,乡亲们相互叩门招呼,结伴而行。苏东坡被村民们这种休戚与共、辛勤劳作的质朴品德所感动,又是本家苏性,连连赞叹该村为“仁义之里”。村民们还邀请这位苏太守共进农餐,苏氏谈笑风生,兴致勃勃,村民也以此事为豪,世代传为佳话。后来 ,原丰八年(1085年),苏东坡在黄州、汝州结束了谪居生活,诰命复朝奉郎,起知等登州,乘船至任所时,在仰口湾登岸,至太平宫访道友乔绪然。在苏东坡至颖州、扬州和定州任职时,特遣使者前往崂山,在乔道士的协助下,代为立下“东坡仁里”石碑,表达了苏氏对崖下苏姓村民团结互助,仁义好客的高尚品德的赞颂。
此碑原放在一个农家院落中 ,后来在“文革”被锩断埋入土中 。“东坡仁里”碑高1.98米 、宽0.73米 、厚0.26米 ,碑料为崂山白色花岗岩。现经对接修复后,正面字迹清楚可见。碑石正中是四个遒劲雄浑的正楷大字“东坡仁里”,每字长0.28米 、宽0.32米。碑面左侧书中楷行书:“元佑甲戌秋月为劳山苏姓里民题”10字,每字长7厘米 、宽6厘米 。右侧书:“苏使者缮稿。”石碑背面,由于年久字迹模糊及被锩断时受损,不可全读。但“劳之密土……吾巡劳山……”及使者受命来崂山立碑之经过,仍历历在目。
传说和石碑都存在疑问
尽管有相关的传说,还挖掘出了石碑,但是苏轼来过崂山这件事还是没有收录到《崂山志》中,究其原因,还是在于这些证据的真实性存在问题。
青岛三十中原校长王瑛伦撰写的《苏轼到过崂山吗》一文,详细分析了苏轼未曾到过崂山的情况,并且指出了上述证据存在的漏洞。作者借对苏轼生平事迹全面搜集研究的重要成果——《苏轼年谱》(中华书局出版发行,1998年)及其他资料,进行了一番查证。
先说传说。首先是苏轼知密州巡视崂山海防问题。密州在宋朝时辖诸城、安丘、莒县、高密。崂山当时是否在密州管辖范围内呢?据史书记载崂山在秦汉时属琅琊郡,晋时属长广郡,隋朝就归即墨县属东莱郡,唐朝以后属莱州统辖。看来北宋的密州并不管辖崂山,苏轼怎么会去巡视人家的地盘呢?其次是赴登州时,船靠崂山,上岸访太清宫、太平宫的问题。苏轼知登州,从常州起行,一路上过府县游的庙、拜的友都有记录。比如记录了他去了密州,故地重游,“自密州赴登州,并海行数日”。可就没有记游崂山。看来不是不记,而是因没去而无所记。再次,第三次访崂山问题。他离开登州走的是陆路 ,经莱州、青州到济南,会拐一个大弯来崂山?那样肯定会留记录,但目前我们找不到。
再说石碑。作者说,“碑文正面左侧的年代书‘元佑甲戌’,推算就应该是元佑九年。可是元佑的年号只到癸酉,即元佑八年 ,甲戌换绍圣元年了。不管是作为州官的苏轼还是他的使者绝不可能搞错年号,只能是多少年以后的粗心人,才可能出这样的错误 ,而且别人也不会太在意年号是否正确。”除此之外,碑体背面的文字更值得推敲。苏轼派人来立碑,碑文肯定是由他这个文豪大书法家亲自写了 。
暂不论字体,单说内容。这“劳之密土”“吾巡劳山”就有疑问,崂山不是密土,他管不着崂山,怎会大书自己越权巡视别人管辖的地域?最后一点,根据崂山区的村庄介绍,全都始建于明朝初年,之前没有村落。那么王哥庄村南这个崖下村何时辟建?在北宋的苏轼1076年来访时,村庄有多大?苏姓有多少户?查崖下村史得知,明朝永乐二年(公元1403年)苏氏祖先苏安卜从山西大同南的小云南迁来建村居住,此前这里没有村庄,更无苏姓人家存在。
当然,尽管有人论证了上述证据的问题,但我们并不能说,苏轼就没有来到过崂山。这些传说和发现都寄托了人们的一个美好的愿望,那就是希望苏轼这位大文豪能和崂山产生关系,也许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就会发现有力的证据。
特约撰稿 田野 未经城市信报授权不得转载、摘编,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来源:信网 编辑:尺素]大家爱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