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信网手机版移动继续看新闻

《马向阳下乡记》亮相上海 参评“文华大奖”

2019-05-29 10:37:45
责任编辑:芃芃

原标题:“马向阳”亮相上海,参评“文华大奖”

半岛记者 刘礼智

38台全国优秀剧目上海参评“文华大奖”,5月28日晚,轮到青岛《马向阳下乡记》唱响上海大剧院。5月27日,第十二届中国艺术节媒体开放日迎来《马向阳下乡记》青岛剧组举办新闻发布会,该剧总导演黄定山、编剧代路、作曲臧云飞、音响设计宋多多以及出品方代表出席发布会,接受全国媒体采访。

发布会上,总导演黄定山强调《马向阳下乡记》一直在不断打磨,为观众呈现艺术精品。在第十二届艺术节之前,该剧还进行了最新一轮修改打磨,不仅文本改了18处,在音乐、配器方面也有修改,并且压缩了10分钟演出时间。对一部相对成熟的歌剧来说,这样的修改实属不易。黄定山还特别提到,《马向阳下乡记》首演之后,演出几十个场次,都收获观众的掌声,这给了剧组很大的信心。“我们会在第十二届艺术节上呈现精彩表演。”

通常说歌剧是阳春白雪,《马向阳下乡记》则是现实题材。“今天,我们就带着这样一部具有泥土芬芳的戏来到上海,让田野的清新的艺术空气能够在上海大剧院的空中飘荡。”黄定山指出,艺术的最高级应该是“大雅大俗”,希望这样一部民族喜歌剧能够赢得观众喜爱。编剧代路也坦言,之所以撰写《马向阳下乡记》剧本,因为“扶贫”不仅是中国的,还是全人类的。“作为一个社会主义文艺工作者,应该以饱满的革命激情来完成这个创作。”

“中国民族歌剧首先是中国声音,我们要写一个有中国声音的歌剧。这个故事发生在山东,剧中一定要有山东味儿,青岛元素。”作曲臧云飞表示,他特意到青岛写曲子,在青岛人圈子里体验生活。《马向阳下乡记》里有很多地域元素,比如里面有一段山东快书,大家听得非常亲切,比如有几句道白,本来是普通话,我们变成了青岛话,大家就觉得这个故事发生在山东。“《马向阳下乡记》是民族歌剧,是中国的,而且是好听的。”

今年“文华大奖”的评选,各省市自治区原则上都报送一部参评剧目。《马向阳下乡记》此次代表整个山东登上全国艺术舞台。“我们代表山东来参加第十二届中国艺术节,既忐忑又光荣。我们能够带着一个民族喜歌剧,站到中国艺术节这样一个艺术界最高舞台上,展示山东青岛的节目,非常光荣!”青岛演艺集团董事长黄港如是说。

[来源:半岛客户端 编辑:芃芃]
精彩美图 更多 >>

青岛话题 更多 >>

深度报道 更多 >>

大家爱看

信网手机版

信网小程序

青岛网上辟谣平台

AI调解员

Copyright © 2019 信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4028146号 新闻采编许可证:37120180021 鲁公网安备:370202020000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