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青岛活跃微信号日渐增多 好内容已成稀缺资源
这是一个令人目眩的内容创业新世界,造就它的是智能手机所带来的注意力转移。两年间,微信月活跃用户从不足4亿涨到超过8亿,低头玩手机的人越来越多。 5年前,微信公众号诞生时,很多人运营公号纯粹是兴趣使然。但现在,不论是创业者还是投资人,都对包括公号在内的新媒体平台内容创业的“钱景”充满热情。
今天,北上广深有了一大批如 “逻辑思维”“吴晓波频道”“夜听”“十点读书”“丁香医生”等头部大号,而在青岛本地,除了独有“视觉志”矩阵号可与他们一决高下外,一些“本地号”虽有区域局限性,但也各展神通,努力向上生长,不过,真正能形成产业和影响力的少之又少。
门槛虽低,可想在2000万个公号中脱颖而出也颇为困难。今年,在圈内人都在唱衰公众号打开率的时候,有业内人称 “公众号打开率一直都不错,不是公众号打开率低了,是你的号打开率低。 ”这个行业,就像视觉志创始人刘义宝曾说过的一句话:微信号生存的机会一直有,但好内容一直是稀缺资源。
岛城 有近8万个活跃公众号
每天翻阅上百个公众号寻找灵感;参加各种聚会和会议都满满的套路:这是我号的二维,扫一扫,加一加呗;每次和同行一起,都会讨论数字:什么?你都十万粉丝了;天天码字,习惯晚睡……这是公众号数据统计网站新榜给出的“公号狗”的特征,从这个素描中,能看得出,做公众号的这类人群。
在岛城,也有这样一类人。28岁的孙先生曾就职于岛城某新闻网站,从2015年,孙先生就自己做了一个青岛本地的微信号,内容多是本地资讯,凭借当时红利优势加上自己的勤奋,孙先生的号小有名气,很快有了广告收入。 2016年8月份,孙先生辞职,专业做起了公众号。 “很辛苦,因为是日更号,每天都要有劲爆内容,天天要找热点,简直能把人逼疯。 ”孙先生说,虽然收入有所提高,但比之前的工作辛苦很多。
记者在新榜上查询,搜索关键词“青岛”,出现了近8万个微信号,而没在新榜上留下信息的号则更多。 “新榜”是2014年8月成立的内容创业服务平台。他们日常监测的总样本库有上千万个账号。按照新榜的上榜规则,也就说,岛城有近8万个活跃的微信公众号。其中,“青岛日报”“掌上青岛”“青岛新闻网”“青岛小强”“在青岛”“青岛圈”等微信号排名较为靠前。
据了解,办公地点在岛城的“视觉志文化”旗下有7个账号形成矩阵,凭借进场时间较早和优质内容的持续产出,目前已积累2000多万用户,在不同领域排名都较为靠前,“视觉志”账号更是长居“乐活”领域首位,没有地域局限性。此外,岛城少数账号正在逐步崛起,在全国拥有了影响力。比如:去年开始崛起的“我走路带风”,今年被投资的“末那大叔”等,这些号都有着极强的辨识度。
变现 头部号变现较为简单
除了企业为了宣传而做微信号外,变现是大多数公众号的目的。广告、电商、社群经济和付费阅读,是内容项目变现的四种方式。一名十年资历的美食编辑,凭借自己的优势做了一个美食号,凭借广泛的资源和众多美食优惠券快速吸粉,成为岛城变现最好的美食号之一。
接广告是内容创业者最常见的盈利模式。粉丝量有一定积累后,首先找上门的是广告。一开始是微信自动匹配的页面下方小广告,做大之后,会有广告主一对一找过来。很多自媒体甚至靠广告就能活得很好,头部大号视觉志一条广告可以卖到几十万元,养活团队绰绰有余,不需要受资本的束缚。再比如微信公号“黎贝卡的异想世界”,该账号负责人说,目前还没有融资。
几十万元的广告费听起来有点咂舌,但“黎贝卡的异想世界”用一个活动告诉了业界,他们值这个钱——前几天,该公号替广告主卖出了100台宝马mini。
不过,相比头部号,岛城大部分自媒体还是徘徊在温饱之间,变现能力较差。 “首先,当地的号是有局限性的,其次,本地的较大的公号多则十多万粉丝,少则一两万,做广告的意义不是太大。 ”岛城资深自媒体人孙先生说,对于广告主来说,有高度垂直的领域、有电商和IP潜质,是他们喜欢的两点特质。
新榜战略投资总监刘俊说,头部账号相对而言更受广告主的喜爱,一些大号甚至要排队才能安排到位置。但随着市场渐趋理性,一些中长尾的号接下来会有不少机会。
内容 好内容不存在资本寒冬
“内容消费的新趋势正在崛起,内容重新为王。但内容不再是一个媒体概念的词汇,而是一个企业战略的概念。 ”《超级IP》的作者吴声曾表示,内容力成为新的基础设施,成为水,流到所有需要被重新定义的领域。
“内容已经成为购物的依据,有内容力能实现‘所见即所购’。比如故宫淘宝,很多人觉得它推送的内容很好,就会买对应的产品。”一位对内容行业砸下重金的匿名投资人对记者表示,他们对内容行业观察了很久,最终决定大举投入,因为他们看到“风来了”。
这位匿名投资人主要投资两类项目,一是小而美的内容团队,二是平台型内容团队。其中,有系统化和规模化生产优质内容能力的平台和团队,是他们争夺的重点。
不过,尽管资本视内容项目为新的风口,但读者对微信公众号的热情却在衰减。最近一年时常出现“公号打开率下降”“阅读数大不如前”的说法。刘俊说,确实可能存在这样一个趋势,一个例证就是,新榜前不久以八万多个账号作为样本,统计发现今年6月同比少了约一万篇10万+。
但这只是硬币的一面。另一面是只要原创能力足够强,即便在公号打开率下降的背景下依然有出头的机会。新榜研究发现,年中时的数据,平均阅读数成长势头最为迅猛的1000个账号中,大多数具有原创标签,原创能力依然是账号前途的重要影响指标。
青岛晚报/掌上青岛/青网 记者 薛飞
人物访谈
码字是我的宿命
一个微信公号运营者的自白
2015年,我辞去了文化公司工作,全职成为一条“公号狗”。原来在单位工作的时候觉得累,但做了公号之后,发现做公号原来是一条不归路。
一般早上一睁眼就要想今天或者明天发什么稿,8时开电脑,埋头开始找资料或者写稿,还要和同事在微信上开会。中午12时要确保稿件弄好交给编辑,编辑做版、找图起码要到晚上7时。然后要修改、改标题,争取在晚上9时前发送,因为晚上9时是微信打开率最高的时段。发完稿以后,要去后台监控留言,光是回复留言就要忙到晚上11时30分,有时还要在工作群里交流这篇稿子的得失。
不要以为这些是“公号狗”的全部,我们是新闻资讯号,也经常出差,参加广告客户的活动。公号的创始人,实际上等于集传统媒体的作者、编辑和主编于一身,而且全年无休。
中国的微信公号已达两千万,但真正能进入“第一梯队”的不到万分之一,码字是我的宿命,我们辛苦并快乐着。热点、谈时政,是公号文爆款的便捷法门,对于曾经的时评写作人来说,我也有这样的路径依赖。可贴近时政热点,文章阅读量大,相伴随的风险也大,删帖甚至封号,可能接踵而至。码字者,总能找到让读者接受并喜欢的内容和写作角度——这应该是当下中国码字者的基本职业素养。
[编辑:芃芃]大家爱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