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乐单族用“独处”解构现实婚恋》
“今天周六不上班,小雨无风温度舒适,一人在家生活惬意。看看书和视频,吃吃零食,这样的生活还需要另一半吗?”这是28岁网友雅雅对自己单身生活的白描,也是国内不少独居年轻人的缩影。民政部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单身成年人口高达2.4亿,超过7700万的成年人是独居状态,预计到2021年会上升到9200万人。
“独处”“悦己”成就单身经济魅力
一人食、健身餐、滋补品和懒人速食,也许将成为2020年度美食趋势。2019年“双11”期间,天猫售出一人份厨房电器的同比增速是厨房电器整体增速的2倍。放眼国内超过2.4亿单身人口,“一人市场”称得上滔滔蓝海。
一方面,单身人口的增加为单身经济的崛起提供支撑。特别是受疫情影响,“一人”消费品需求进一步增加,主打一人食的餐厅也因单人单桌、隔离用餐受到消费者青睐。一家一人食餐厅的创始人认为:“年轻人平时挤地铁、上班到哪都是人,他们可能需要一个自己独立的空间。”无论是一人份产品,还是一人食餐厅,都为独处提供了便利,哪怕只有片刻。
另一方面,国内单身群体所表现出的强劲消费力,让单身经济正在满足强大的“悦己”需求。尼尔森5月发布的《中国单身经济报告》显示,42%的单身消费者为“悦己”而消费,高于非单身消费者。单身经济逐渐升温的背后,是单身人士追求品质生活、不将就的体现。
满足消费者“独处”和“悦己”的需求,正是单身经济的魅力所在,也反映出当今单身群体在基本消费之外,向往更深层次的精神消费。
不愿从“高配”的单身,跌入“低配”的婚姻
乐单族指那些“宁愿孤独等待灵魂伴侣,也不随便约会的人”。
不将就,是乐单族婚恋观中的重要原则。
能在孤独等待中耐得住寂寞,自得其乐,或许正是源于他们善于“独处”和“悦己”。如网友“你若安好”所言,“跑步听音乐看电影打扫卫生,把时间安排得妥妥的,我已经学会和自己相处。”
年轻一代工作生活节奏掌握在自己手中,尤其是部分女性群体的职场地位逐渐提升,工作稳定、收入可观,因此她们对婚姻的期望不断从穿衣吃饭的生存需求,向寻找灵魂伴侣的精神需求倾斜。
坚实的经济基础是乐单族不将就的物质后盾。
“我完全能自给自足,不用依靠别人,现在这样就很好,再养只猫或狗,完全是理想生活。”有网友表示,就算去相亲,也绝不会为了早点结婚而降低择偶标准。
当温饱已不是最棘手问题,人们必然对生活质量提出更高要求。已婚人士不断释放婚姻、养娃焦虑,所以有相当一部分年轻人不愿离开单身舒适区,害怕从“高配”的单身,跌入“低配”的婚姻里。
日本一项调查显示,从时间上看,单身一人的家庭,无论男性还是女性,做家务时间基本一样。在仅有夫妇二人的家庭中,妻子做家务时间是丈夫的2.6倍。在有子女家庭中,妻子做家务时间是丈夫的2.8至3.6倍,育儿时间是丈夫的2.1至2.7倍。
此外,社会的包容力显著增强,人们几乎在任何兴趣点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小天地,特别是互联网世界,再小众的圈子都可以聚集起一群志同道合的人。在自我偏好拟态环境下,人们能尽情释放、宣泄情感。
“自己喜欢的东西是无可取代的。”37岁未婚的青木美沙子是日本lolita(指一种小众装扮风格)协会会长,她在谈及自己的婚恋观时说,“结婚和恋爱的时机,每个人都不同,每个人理所当然有不同的人生。”
他们并非止步不前
“我并不是不憧憬谈恋爱,只是不会为了结婚降低自己的要求”。谈及自己的婚恋观,乐单族娜娜表示自己其实是期待恋爱的,不将就不能和不结婚划等号。
就像许多年轻人选择慢就业一样,也有一些人放慢步入婚姻殿堂的脚步,但并非止步不前。
不只是乐单族,青年群体对婚姻的态度都越来越坚持要找到那个“对的人”。在一项晚婚调查中,有将近三分之一的参与者表示,自己晚婚的原因是“没有遇到合适的人”。
90后、00后熬着最深的夜,享受着最自由的孤独。经济与科技的高速发展在给当代年轻人带来生活便利的同时,也加重了他们的孤独感。电子屏幕虽然打破了空间限制,让每一个人得以相连,却也在现实中筑起一道无形的墙,社交呈现出线上活跃、线下寡言的冰火两重天。与长辈们相比,年轻一代是自由的一代,也是孤独的一代。正因为孤独感在年轻人的生活中日益凸显,才会有更多人在学习与孤独共处的同时,对未来的婚姻生活报以更多情感期待。
乐单或不着急结婚的年轻人,未必排斥婚姻,也不是不相信爱情,而是他们的自我意识在生活中愈发凸显,对自己的人生规划提出更高要求。不将就、不妥协、不气馁,全力奔跑寻找另一块幸福拼图——乐单也正属于这其中的一部分。
有趣的是,当下的疫情正改变着单身人士的恋爱交友观。英国一项调查显示,47%的单身年轻人比英国实施居家令前更希望找到长期伴侣,以免今后再度面临隔离时感到孤单。他们对隔离期间有伴侣的人产生嫉妒心理,还有人因没有抓紧时间寻找伴侣,担心下一次疫情接踵而至而感到新的压力。
[来源:半月谈 编辑:古德]大家爱看